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理论,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信仰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信仰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其出发点和切入点;以人的现实性为其立足点;以人的社会性为其人性基础;以人的实践性为其有效途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其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
颜军  张春和 《求索》2011,(8):93-95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以尊重和发展"人的需要"为主题,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点。马克思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人的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这都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不只是应然追求,也具有深层的实然意蕴.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其存在的前提,是以“人”为其本质的根源,是以“人”为其价值的中心,是以“人”为其发展的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的深层意蕴是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与发展论的整体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其发展的起点和归宿,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意蕴的集中体现和最高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本实践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中原  刘莉 《湖湘论坛》2009,22(2):49-51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基础和前提。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主体性发挥亦互为基础和前提。只有当人主体性发挥符合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及其要求时,其互动才会良性运行并产生预期效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发挥应该以不导致心理问题为限度,以实现“双赢”为法度,以符合自然承载能力为尺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高度。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2,(6)
保山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占地200多亩,共有员工4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5人。 该示范园由保山市农业局主持。该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教兴农为主线,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切入点,以适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为支撑,以培养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为重点,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和如何体现与实现以人为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的本质 ,不是抽象的“符号化”的人 ,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人 ,但也不是“物化”、“商品化”的人 ,而是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要体现和实现以人为本 ,必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为出发点 ,以不断推进消费升级 ,提高消费质量为支撑点 ,以先进文化的引导为升华点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提出的国家建设目标,也是每个人的向往和社会的整体追求。在西方幸福研究中,大多以抽象人为假设前提,以假设的、片面的"人"为逻辑起点循证的幸福也必然是片面的幸福。以"现实的人"共同实现"美好生活"为幸福的新时代人民幸福思想则正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道德性、主体性,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美好生活为幸福内容,以全体人民的共创、共享幸福为目标,来追求全面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冯德光  赵晓燕 《前沿》2007,(5):215-217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而儒家的和谐思想,则以“仁爱”为核心,以礼乐教化为手段,以“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最高社会理想,同时,以中庸思想为方法论,阐释了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也阐释了“天人合一”物我同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9.
乔莉萍 《长白学刊》2012,(3):156-157
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人的发现” 1350年开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化的新开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一场新文化运动.它以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学术为基础,与基督教神学人生观相对立,以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为理想,以促进和实现人类幸福的现实生活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现行的干部用人制度中突出的问题是“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 ,此问题的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 ,为此 ,必须建立一套以民主、科学为精髓 ,以公开、竞争为特征的用人机制 ,真正实现由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  相似文献   

11.
张允金 《理论月刊》2003,(11):27-29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为思想起点,以自由自觉的活动为人的本性,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的本质及其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揭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西江千户苗寨看旅游传播与中国少数民族乡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了解,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发展。旅游传播以人际传播为基本形态,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与少数民族东道主的即时交流与互动对少数民族乡村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五本”论     
弓克 《今日浙江》2006,(16):35-38
人贵务本。务本之要,在务“五本”(这里的本,指“根本”,乃哲学价值论概念,而非哲学本体论概念):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五本”乃人生之本。世以人为本“世以人为本”之“世”,乃世界之“世”,乃为人世界之“世”。世界,可分为“自在世界”和“为人世界”。为人世界,应以人为本,应以人为主体。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人总是为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存在着,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这意味…  相似文献   

14.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企业成长发展的新形势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并向深层次发展,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突出人本特征,培育人本文化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因此,创新企业文化内涵,必须塑造和培育企业人本文化,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结构和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不损害自然的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崭新文明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公共性"思想以人的理性运用自由为核心,以个体的启蒙为手段,以促进理性政治为内容,以关注人的基本尊严为目的,具有深厚的政治学意蕴.其对于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从解决关涉人的基本尊严的财富保护和分配、关涉体制及其正常运行的执政者批判、关涉人的理性政治素质建设的个体启蒙等问题人手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7.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由过去的学科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更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出发点,以资本的无限扩张为手段,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马克思主义用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一个生态和谐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人的需要、能力、交往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反面是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是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在唯物史观中,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发展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因而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引领,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此意义上,不平衡发展根源于人的不平衡发展,而人的不平衡发展又以人的不充分发展为前提。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化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一)人文素养的基本概念人文是中国固有的名词,在《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现代汉语》中,人文解释为: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人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关怀,是人自身的德性,是人对社会的一种关怀,是人们对文明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