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又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运用,是无产阶级认识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最科学、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原理,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因此,搞好初中政治课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等有关问题的教学,对于中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对指导…  相似文献   

2.
肖毅敏 《求索》2007,(4):145-146
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应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同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范畴属于不同的哲学问题,不能将其作为三层次两决定一体规律论述;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替代,必须由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组成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推动了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必然要取代封建制度。从而进一步掌握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把握人类历史的基本原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及其关系的界定有赖于对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历史的根本观点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彻底终结了任何从抽象的观念出发阐释历史的理论路向,开启了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阐释历史的新路向,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并通过制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从纵向上描绘物质生产的过程,它们作为同一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两个方面,是基于不同的视角予以概念界定的结果,生产力是基于物质生产活动的能力之状态的视角,生产关系是基于物质生产活动的共时性结构视角。只有深入到历史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它由历史性的生产关系而获得定向)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状态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并构成了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近年来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帝国主义的条件下,不是说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腐朽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那末,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还能迅速发展呢?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状况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于辩证地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现在,让我们来简要地考察一番: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为什么要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呢?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们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为: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时候,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对利益分析法的根据、内容以及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它方法之间的关系三个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把利益分析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有何根据呢?首先,利益分析能揭示社会运动的物质动因,是解开社会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  相似文献   

8.
庞辉霞 《传承》2008,(4):28-29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确立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并对此前提和出发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构造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确立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并对此前提和出发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构造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不仅以其系统阐述的社会批判理论而闻名于世,而且还以其号召并践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而广为人知。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哈贝马斯提出用"劳动和相互作用"代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用"社会一体化"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用"社会的组织原则"代替"生产方式"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策略。就其诉求而言,哈贝马斯力图通过"创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而使其与变化了的时代相匹配,但由于摒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其"重建"实际上否定和抛弃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肯定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生产力是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这一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是,生产力毕竟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具体领域,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动力是一切运动系统的核心,揭示系统运动变化的动力,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关键。因此,深刻认识社会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动力,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认为“只有生产关系才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经济社会形态、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社会状态、社会制度、历史时代、历史时期等概念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别称。准确把握经济的社会形态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不同表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来意义,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属性决定于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观看20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把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归之为"社会革命"的范畴.按照这一观点,20世纪的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渐进的社会革命的时代.而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积累机制、阶级斗争以及不同政治力量通过政府发挥的作用是驱动变革的动力机制中的三个核心要素.从这一社会革命的角度,人们可以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现象,包括社会民主党的历史作用,有一个多层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冯溪屏 《思想战线》2007,33(5):80-84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原因,并非如以往所解释的那样──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受外在自然的制约,而主要在于生产关系是受内在自然(人的自然)所决定的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形式。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才能不再被物欲所束缚,摆脱内在自然的支配而获得自由。这样,社会形态的发展也就超越了自然历史过程,迈进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 ,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现阶段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新概括。一、“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运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的原理 ,指明了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正确方向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 ,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规定和推动的。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 ,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决…  相似文献   

16.
于炎 《传承》2012,(18):22-23,35
马克思通过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揭示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构成的秘密,把人看作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也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诠释。通过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具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如何在当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同志主编的《社会发展史》一书,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政治理论的基础读物。全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它包含以下内容:(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质和基本面貌。(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四)社会基本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是: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于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与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智慧.它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等深刻思想,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系统的、动态的和辩证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简史》课,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蒙课,是较受师生欢迎的。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且使学生懂得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使学生初步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人生观。为此,我在教研工作中,通过对一些优秀教师经验的总结和对新教材的理解,绘制了下列图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