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成华 《前进》2010,(10):34-35
毋庸置疑,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确实存在忽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问题。有的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知之甚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学了也是肤于表面,流于形式;有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急功近利,断章取义,不求甚解;有的认为阅读这些经典原著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加强经典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由于理论素养缺失、对经典研读不够、学习投入时间少等因素影响,一些党员干部的经典阅读能力比较差,面临经典著作阅读"赤字"问题。为此,党员干部应在思想上重视经典著作阅读,研读经典原著,抓住经典研读的核心及重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研读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3.
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实践是重构马克思主义魅力的重要基石,在“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中,教师需要依次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解决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兴趣层次、能力层次和知识层次的问题。但就具体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方法而言,需要避免《圣经》式阅读、断章取义式阅读、应景式阅读等片面的阅读方式,原著的阅读是文本内容、使用情景和主体性之间的三维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时代潮》2004,(10)
“红色经典”改编风卷神州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些新的改编经典现身荧屏。近期荧屏上蜂拥而至的所谓翻拍“红色经典”,又引发了对经典改编的不同争论。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表示,目前一些根据红色经典电影、小说等改编的电视剧,改编者没有了解原著的核心精神,没有理解原著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再出通知,对因改编过程中存在的低俗化倾向及戏说红色经典的影视剧再次亮出红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等创立者和继承者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引入原著教学将会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原著教学的意义,提出教学中原著的选择原则以及教学过程中适宜大学生阅读的原著;提出教师导读与学生阅读相结合、教师引导下的课堂讨论、建立合适的考核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原著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并围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调查发现,当前基层党员干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对此,要着力解决好"为什么读"和"怎么读"两大问题,真正让基层党员干部把读经典、学原著、悟原理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并将所学所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7.
闫续瑞  冯宁 《求索》2010,(11):214-216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经典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传统文学经典文本被电子媒介改编、视听化后几乎脱离原著本来的面目,另一方面这些经典文本又借助电子传媒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引发大批读者重读原著的热潮。当网络成为大众直接参与的媒介后,各种平民式的戏仿又使经典再生并获得另一种存在方式。电子媒介在文学经典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解构者和开创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入,目前社会生活呈现泛娱乐化的发展态势。泛娱乐化带来的阅读碎片化、表象化和快餐式倾向,都对大学生经典阅读产生很大冲击。泛娱乐化时代的经典阅读面临传统价值观念解构、深度思考淡化和个体化需求增多等问题。这需要学校采取措施引导学生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经典阅读:把经典阅读纳入高校育人全过程;完善经典阅读引导组织和平台架构;构筑新时代经典阅读推广的新模式;发挥图书馆等公共资源在经典阅读推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典原著课程是党校教育的基础之基础,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集中于"学"与"教"两个方面,或两者兼而有之。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于直面问题,通过深层次原因剖析,在"学"与"教"的双向维度上找到问题破解的途径,从而构建党校马克思经典原著教学的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10.
谢婉若 《求索》2007,(8):167-169
当前影视界出现了一股改编“红色经典”的热潮,为迎合消费者的娱乐口味,一些改编剧内容与原著出现了巨大偏差,随意改动原著情节和人物性格形象,体现出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回声“红色经典”不容亵渎于蓝 读过贵刊中文版第7期封面文章《与影视作家对话红色经典》之后,我也有话要讲。优秀的作品可以改编,因为历史是发展的,文艺需要进步,但是不能亵渎。改编优秀作品首先要非常准确地理解原著,明白要给受众什么,为受众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让他们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改编者要对作品本身负责,传达原著中正确的信息,把正确理解后的原著人物形象化,精神深刻化。  相似文献   

12.
尹传芳 《人民论坛》2012,(8):118-119
经典阅读可以也应该在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有所作为。加强经典阅读,可以接引文化脉络,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可以提高阅读者的人文素养,助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阅读经典,应该以稳健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选择经典,以发展的眼光、严肃的态度阐释经典,并按不同的年龄、文化层次和培养目标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方面分出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3.
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在我国研究生扩招迅猛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如何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以IS09000族标准为基础,利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试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希望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走进了上海市委党校第三十七期中青班,我们带着思考、怀着激情,相互交流品读经典原著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理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部队1994年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学习新一卷《邓小平文选》反复强调要在认真阅读原著上多下功夫。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总政治部要求各部队在学习中首先要认真抓好通读。采取什么方法通读好原著,经过初步的学习,我体会,集中通读、逐篇钻研、围绕主题、综合思考,不失为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好方法。 集中通读。同任何读书学习一样,集中精力、认真阅读原著,是学习新一卷《邓小平文选》最基本的途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6.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精髓,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将革命导师们提炼出的抽象的本质规律联系现实的具体生动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地学经典,就是要在实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联系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联系党员干部各自的工作业务实际,反对生吞活剥、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17.
"碎片化"阅读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本文以延安精神的传播为切入点,从延安精神传播过程所能获得的文化感知、生动体验、情感升华等现象分析入手,对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构建体制机制、关注读者需求、创设阅读环境、多样化阅读形式等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问题.从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学校层面影响因素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研究生培养质量市场评价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市场评价机制的含义,分析了机制建立的可行性,初步探讨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市场评价活动的实施,提出了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市场评价机制需配套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荣丹 《求索》2013,(4):165-167
为了厘清大众传媒环境下经典阅读的立场,我们从当下出现的经典阅读分流与异化等现象出发,运用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追根溯源,探寻现象背后隐藏的实质,最终试图寻找到一条实现传媒与阅读良性互动、与受众积极自我实现的理想场境,并期待为大众的阅读理想期待视野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