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国栋 《传承》2008,(4):6-7
三湾改编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史上具有第一块里程碑的意义:第一次把党的"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的设想辅助于实践;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上的开篇之作;第一次为解决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一次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形成了新型人民军队的管理基础;第一次为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和进行武装割据,造就了军事基础。  相似文献   

2.
申富强  李红卫 《传承》2010,(3):10-11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夺取了执政地位,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开拓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道路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常永志 《传承》2012,(20):4-5
贯穿我党九十多年历史的一条耀眼"红线"就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从"三湾改编"起,我军就完全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宗旨为宗旨。党始终直接领导和掌握了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军"永远不变"军魂思想也经历了探索初创、曲折发展、实践检验、理论升华和依法规范的过程。"永远不变"军魂的内涵是科学的,反映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和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夺取了执政地位,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开拓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道路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需要用辩证思维看待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有善于化危为机的大智慧,同时,还要有化疫情之"危"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发展之"机"的制度支撑。这是充分释放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的根本。相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迈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铿锵步伐。  相似文献   

6.
三湾改编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史上具有第一块里程碑的意义:第一次把党的"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的设想辅助于实践;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上的开篇之作;第一次为解决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一次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形成了新型人民军队的管理基础;第一次为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和进行武装割据,造就了军事基础.  相似文献   

7.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了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序幕。也由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使我们党形成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等一系列革命理论,这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时中国国情、斗争实际相结合所创造出来的思想理论,使得党领导军队和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探索出一条指引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道路,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80周年。5月,本刊记者参加全国党刊研究会和当代江西杂志社共同组织的"星火燎原路,崛起看江西。纪念‘三个80周年’全国党刊联合采访活动"。踏着革命先烈走过的道路,那些已被青山遮掩的红色故事,那种不屈不挠、敢于牺牲、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又一幕幕回到眼前,一次次萦绕胸怀。  相似文献   

8.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创出"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们"三位一体"而构成中国红色文化发展的灵魂、脊梁和路径,从而使红色文化成为认识与运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客观规律的关键抓手,并在党的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
朱辉宇 《人民论坛》2020,(14):12-15
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集中力量办大事、全面依法治国、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制度优势,将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制度保障,也有助于我们从眼前的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化危为机、乘势而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场大考,给全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困难,疫情之下压力与机遇共存。各地结合自身的实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城拔寨的拼劲,沉着"应考",努力化"危"为"机"。《当代广西》第5期刊登的本期关注"疫情下的发展大考",从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方面关注了我区在"危"中寻"机"、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的系列文章,让笔者读后信心倍增。  相似文献   

11.
张晓丽 《传承》2010,(24):20-2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和领导核心,这是毛泽东关于党的领导地位的精辟概括。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毛泽东一直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重视路线、政策的重要性,秉承事实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等。  相似文献   

12.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飞跃,催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3.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57页)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30页) 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  相似文献   

14.
危和机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辩证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中华民族素有化危为机的辩证思维和辩证法,能够将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磨难变为前进发展的动能,这就是她的生存智慧、发展动力和复兴法宝。化危为机必须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当前疫情防控的斗争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注重策略方法、讲求转化艺术。  相似文献   

15.
胡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中国近现代发展进步的历史,特别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90年为基本脉络,回顾总结党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成就,阐发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执行的大政方针,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讲话坚持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展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世界视野、博大的时代精神、深厚的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推进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16.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既是强军之魂,也是强国之要。必须注意向包括广大官兵在内的全社会宣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大意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宣讲不仅要重视把握"军魂"的本质实质与历史必然性,也要注意在讲清"军魂"的制度规范与制度优越性上下功夫。前提是要讲清"为什么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国基本军事制度",增强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军事制度的自信。关键是要讲清"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人们对坚持中国特色重要民主政治制度的自信。最根本的是要讲清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意义,增强人们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既是强军之魂,也是强国之要。必须注意向包括广大官兵在内的全社会宣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大意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宣讲不仅要重视把握"军魂"的本质实质与历史必然性,也要注意在讲清"军魂"的制度规范与制度优越性上下功夫。前提是要讲清"为什么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国基本军事制度",增强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军事制度的自信。关键是要讲清"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人们对坚持中国特色重要民主政治制度的自信。最根本的是要讲清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意义,增强人们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0多年,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三次革命实践中,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探索开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全新发展。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  相似文献   

20.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冲击的效能,做到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化险为夷、转危为机,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课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的历史性考验。只有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共建共治共享等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全党、全体人民和社会各界防范风险、应对挑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下好风险防范先手棋、打好化危为机主动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