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语·鲁语》中有个故事,说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道:“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说:“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敢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而且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  相似文献   

2.
赵畅 《政策瞭望》2012,(2):56-56
《国语.鲁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季文子虽然官居鲁国宰相,但他的妻子儿女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3.
季文子戒奢华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 ,官居宰相 ,生活却十分俭朴。他的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 ,而只穿布衣 ;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 ,而饲以青草。有人讥之为“吝啬” ,季文子答道 :“我何尝不愿穿绸着缎 ,乘车骑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体 ,食不果腹 ,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国家赢得荣誉 ,没听说用自己的美妻良马能给国家带来光荣的。”这样 ,原来讥笑季文子吝啬的人 ,也模仿季文子的榜样去做。当时 ,因为季文子的影响 ,鲁国上下崇俭戒奢 ,蔚为风气。刘太守清正廉明东汉会稽太守刘庞 ,被调到京城去任职。临行时 ,五六位老…  相似文献   

4.
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记载: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很爱吃鱼,全国的人都抢着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不接受。他的学生劝他说:"老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了鱼,就必然会迁就别人而徇私枉法,宰相就会被罢免。而宰相罢免了,虽然我喜欢吃鱼,别人肯  相似文献   

5.
对待功劳和过错的态度,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 《论语》有云:"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将进城门,他一面鞭打马匹,一面说:"不是我大胆殿后,是马匹不肯向前跑."对此,孔子给予高度评价,说孟之反"功不独...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前进》2014,(4):64-64
<正>《史记·循吏列传》中,有一个"公仪休相鲁而嗜鱼"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鲁国的宰相公仪休,特别喜欢吃鱼。所以鲁国的很多人,都争相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一条都不接受。有一个下属问他:"您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别人送鱼却不要?"公仪休回答:"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别人的鱼。接着,他解释了自己拒鱼的理由。那些人为什么会给我送鱼?是因为他们看中了我手中的权力。如果我  相似文献   

7.
西方有一位哲人叫苏格拉底,身为哲人的他却经常遭人破口大骂,骂人者的目的就是想激怒苏格拉底.但是无论对方怎么骂,苏格拉底从不还口.那个人觉得很奇怪,便问苏格拉底,难道你真的喜欢我骂你吗?苏格拉底一笑说:"我问你,如果你要送给别人一件东西,别人不要,那么这东西在什么地方?"那个人说:"你不要,当然在我的手中."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你骂我,我不接受,你想想,你骂我的那些话在什么地方呢?"那个出言不逊的人听后羞红了脸.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想不到,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使自己和对方都不愉快.  相似文献   

8.
执法不营私     
楚国宰相子文的亲戚中,有人犯了国法,刑狱官把他拘捕了,后来听说犯法人是宰相子文的亲戚,刑狱官就把他释放了。子文知道这件事后把刑狱官找来并责备他说:"设立刑狱官的目的,一是侦伺有没有违犯君王命令的,二是查察有没有触犯国法的。那些刚直不阿的人执法,灵活不丧失原则,坚持原则又不会不近情理,不会使法律徒具形式而不能实行。现在,你放弃国法、违背律令,擅自释放了犯人,对身为刑狱官来说,这是为官不端正,私心太重了。难道我有徇私枉法的意图吗?为什么刑狱官要违背法律呢?我身居高位当宰  相似文献   

9.
<正>春秋时期,鲁国上卿大夫季文子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却"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仲孙它提醒他,这样有损国家气派,吝啬而不体面。季文子回答,国家形象的维系要靠高尚品德,而非美妾良马,"若独贪于奢侈,好于文章,是不德也。"在仲孙它看来,为官当有"派头",而季文子没有;这种派头,就是美妾良马、家财万贯、锦衣玉食、前呼后拥。派头是权力的象征,权有多大,派头就有多大,这种在封建社会大行其道的官本位思想,如今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好装饰、铺排场,讲面子、耍威风,被群众称之为"抖派"。  相似文献   

10.
漫画与幽默     
“穷”画家   一位贵族带着女儿在湖边散步,不远处有位画家在埋头作画。女儿跑过去看画家画画。   贵族悄悄对女儿说:“瞧,这个叔叔多可怜,穷得连相机都买不起。” 歌唱家   甲:昨天我听见你唱歌了。   乙:是吗?我可是花了 100万来学唱歌。   甲:那我想介绍你认识我的哥哥。   乙:怎么?他也是歌唱家?   甲:噢,不,他是律师。他能帮你把钱要回来。 喂,我是老板   在非洲,白人家里的佣人一般称呼男主人为“老板”或“先生”,称女主人为“太太”,从不直呼姓名。老板说一不二,佣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  相似文献   

11.
先人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郑国有个宰相很爱吃鱼,于是有人给他送鱼,他一概拒绝。有人问:"你那么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说:"我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俸禄,我不接受别人馈赠是为了保证终身有鱼吃。"郑国宰相考虑的是送鱼的人满足了他的私欲,他必然要满足送鱼人的私欲,这不很危险吗?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25日,全国十佳民警评选公布,贾银虎已经知道自己是其中一员了。他的姐夫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里看到了他,特意从山西往北京打电话,冲口就说:“你可真棒啊,贾家几辈子的光荣,都让你给得了。”这时候,他的爱人和孩子守在家里的电视前,看着亲人披红挂彩的,心里挺幸福。他曾告诉她:“我是全国的十佳警察了。”他的媳妇还不信呢:“全国那么多警察,会轮到你?”这会儿她想给他打个电话,却为了难,因为至今,他们家里还没装电话呢。儿子就说:“这回着急了吧?”好在没过几分钟,贾银虎就回了家,警服是穿着呢,可是已经不披红挂彩了。跟平常没什么…  相似文献   

13.
青青(散文)     
一样的田埂,一样的泥泞。雨下得很大。一个穿红衣扎羊角辫的女孩儿,一只手护着头,一只手护着书包,跑过来。"青青",我不觉叫了一声。是的,是青青。怎么不是呢,一样的衣服、一样的辫子、一样地跑过来。而她,跑过我的身边,却没有停下来。青青,不是你。那么你呢,你到哪儿去了?正是菜花开的季节,青青,你又藏在花丛中了吗?"燕姨,花环给你,戴在头上,好看呢"。青青,就在早上,你出去扯猪草的时候,你的父亲对我说,你的耳朵越来越不灵便了,说话倒还行。可是往后耳朵全聋了,可能连话也不会说了。现在书读了也是白读,家里又忙不过来,想让你退学。青青,姨知道你是多么喜欢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喜欢坐在教室里读书。可是,你再也不能背书包上学了,你知道吗?"青青,"我把花环戴在头上,"下次回来,姨给你带书来,好吗?"你高兴地跳起来,就象考了一百分那样。  相似文献   

14.
笑不笑由你     
不及女佣丈夫看着太太骂完女佣之后,对女佣说:“你不要生气!我和你都是一样的命运2”女佣说:“先生,你哪能和我一样,我一点也不怕她,我已告诉她明天起不干了,你敢不干吗?”(高伟辑)妙答妻子噪唤不休,在关灯时又问:“喂,家里窗子、液化气瓶都关好了吗?”丈夫极有  相似文献   

15.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4,(16):61-61
正一个访客问禅师:"我奋斗多年,却总是不觉快乐,这是怎么回事?"禅师说:"这样吧,你与我一起出去走一走。"禅师带这个访客来到一个驿站,他取出随身携带的茶具,叫访客坐下一起悠然冲茶喝。访客感觉禅师多此一举,问他:"小小的一个旅行,我们何必如此复杂呢?"禅师笑道:"旅行难道不是我们的生活吗?在这点时间里,你也可以享受自己的快乐啊!"平实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认真过好每一天的人,才算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什么是快乐人生?心平气和感受生活,应该学习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16,(10)
正那天,去北京,在单向街书店的西海店,我问正坐在对面埋头读书的许知远同学:"你说,一个人读书会有穷尽的时候吗?"他很快地回答说:"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了。"我知道这个问题很"无耻",不过没有想到他会那么"无耻"地回答。我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的阅读量应该超过1900年之前90%的智者的阅读量了——柏拉图、孔子到底读过几本书?可是,为什么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却无法与先人相比?香港苹果日报总编辑董桥早年在伦敦钻研马克思。后来他说,原来自己认识的不是马克思其人,而是马克思的胡须。  相似文献   

17.
同学唯力     
那天中午 ,我在办公室里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的男声很陌生 ,那男声说 ,喂 ,请问胡是在这里吗?我说我就是呀。他说胡你好 ,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我了 ,我是你的同学唯力呀!我说唯力你好 ,怎么不记得呢 ,你不是“大四川”吗。我记得上学时 ,唯力跟一个小个子四川人同桌 ,那时的唯力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我们女生有好长时间不知他叫什么 ,背地里就喊他“大四川”以示与“小四川”有个区别。对我来说分别15年了 ,警校那100个同学如今能有三分之一叫上名姓的就已很不错了 ,可是当同学唯力从15年漫长的跨度里打过来这个电话的时候 ,我…  相似文献   

18.
迟来的爱     
刘洪雨 《中国保安》2006,(16):49-50
文子是我们保安公司的一名员工,那天下了班,文子到宝安参加一个老同学的婚礼。俗话说: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阳光灿烂,转瞬间乌云密布,雷声轰鸣,接着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文子赶快跑进了候车室。此时车上坐满了乘客,他走上车,见一个年轻女子旁边还有一个空位,便挨着女孩并排坐下。坐定了,文子留意了一下身边的女孩,挺漂亮,有气质。女孩正看着当日的《沙井文化》。文子问:“那篇《含泪的祝福》的小说我也看了,你觉得怎样?”女孩抬头看了一眼文子,女孩答非所问:“你是做保安的吧?”文子点了点头说:“是,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文章中…  相似文献   

19.
找我的老人     
终于有了个不用备勤的周末,逃也似的回到离单位40多公里外的家里,赖在妈妈身边,卸下坚强的外壳,还回原本的自我。只有妈妈和家,能让疲倦的心灵和身体,得以片刻的休憩。可是同事的电话跟踪而至:“值班室这来了一个老人,说要找你。”“找我?什么事?”“不大清楚,说是要还你钱。”在脑海里拼命搜索,我没借钱给过一个老人呀。“说是湖南的,去年9月份你给他60元钱。”哦!有印象了。“哦!是他。麻烦你告诉他不用还了,他的情况看起来还好吗?”“看上去很精神,那我就转告他不用还了啊?”“好的,谢谢。”挂断电话,却想起了同事电话里说的那个老人,那…  相似文献   

20.
鞭靴之贪     
《创造》2016,(5)
正唐德宗时宰相陆贽为官清廉,皇帝曾劝他道:"爱卿太过清廉了,像马鞭靴子之类的小礼物,收下也没什么不可。"皇帝都这么说了,陆贽却不以为然:"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他是说,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胃口必定越来越大;收了鞭子靴子,就想收华服裘衣;收了华服裘衣,就要开始收钱……防微杜渐,这真是洞彻人性之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