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3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外商把义乌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充满神奇和活力的义乌,近年来,随着市场国际化的推进,吸引了世界各地13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采购。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因市场爱上了这座城市。义乌市以开放的姿态狠抓政府职能的转变,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让外商参政议政,与本地市民一样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一方面,全力营造国际化的文化氛围,留住不同肤色的商人在义乌当地长期居住,让他们融入义乌市民生活圈,促进了外商与义乌市民的和谐相处、和平共进。市场为媒的异国情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和谐…  相似文献   

2.
每天,都会有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商,汇聚到中国内陆的一个县级市——义乌,他们日均采购800多只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商品,行销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让世界各国商人纷纷走向义乌呢?义乌地处长三角南翼,浙江省中部。全市人口150万,其中外来创业人员70余万。义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建县已有2220多年历史。近几年,义乌全面推进经济国际化,如今的义乌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国际化商贸城市,2004年义乌共有18万名境外客商前来义乌采购商品或旅游,在“2004年度海内外公众最喜爱的中…  相似文献   

3.
徐军 《今日浙江》2006,(4):14-15
繁荣的市场和良好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在义乌创业。据统计,目前有647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公事(代表处),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义乌鸡鸣山社区是外商居住最为集中的社区之一,被当地群众称为“联合国社区”。春节、元宵期间,他们包饺子、吃月饼、参与社区巡逻、和社区里老太老爷姑娘们一起跳跳舞…….住在义乌市鸡鸣山社区的外商依麦德说:“虽然我们是老外,但住在这里我们和义乌居民没什么两样,一点都不见外。”我们走进了这个社区,用镜头记录了外商在义乌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外商在义乌     
走进有着“华夏第一市”美称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不论是在篁园市场还是宾王市场,喧闹的人群中,人们不时可以看到操着英语、德语、俄语、韩语的一群群国外商人。他们时而认真挑选商品,时而精明地与摊主讨价还价,一批批小商品通过这些外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义乌市市场发展局局长吴波成说:“现在每天常驻义乌采购的外商有1000多人,去年小商品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0亿元,这些外商是义乌小商品外贸出口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会展经济的义乌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牧 《今日浙江》2008,(7):38-40
位居中国三大国际会展 在几家世界权威机构发表的专题报告中,义乌是唯一被录入的县域经济体。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88家国外企业在义乌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商品已经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高达60%以上。2007年义博会期间,共有来自172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万名外商参会,  相似文献   

6.
<正> 春节之于中国人,如同圣诞之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春节,挂灯笼、赏花灯、观舞龙、贴春联……。同时,中国年独特的民俗风情也感染着在中国过年的外国人,中国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令他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这在义乌这个外商云集的小商品王国里特别能感受到。物美价廉的小商品,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外商常驻义乌,据义乌涉外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到2003年底,国外公司在义乌设立的商务机构已达221家,比年初新增81家,共  相似文献   

7.
义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其活力四射的国际贸易活动,牵引着义乌的经济活动日趋国际化。近段时间,义乌喜事不断: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式实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参展客商和成交额双创新高,义新欧货运班列正式开行,义乌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作……这些既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不断取得的重大成果,更是义乌国际化道路上一个个新的里程碑。从"马路市场"到国际化通道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从国际化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过程:国内市场阶段,也可称之为前国际  相似文献   

8.
王荣 《今日浙江》2009,(2):48-49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商的经营户刘玉芬刚刚整理好店面,晚饭都来不及吃,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匆匆向稠州中学赶去.原来她是忙着参加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外语培训班.刘玉芬深切地感受到:"现在义乌的市场越来越兴旺,来采购的外商也越来越多.要想做好外贸生意,不但商品要物美价廉,懂得外语和外贸知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义乌面孔     
<正>义乌人是如何赚钱的?这是每一个到义乌的人都禁不住要问的问题。义乌是世界的“大超市”,在这里几乎没有你买不到的日用品;义乌是国际商贸城,分别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常驻外商就有5000多人,商铺广告牌上不仅有中文,还有英文、阿拉伯文、俄文,就连出租车里播放的也是用中、英两种语言的“欢迎您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问候语;义乌是“富翁制造基地”,平平常常的一个老板,资产就可能有成百上千万。在这个“连空气里都飘着金钱味”的城市里,在这个以市场称奇的县级市里,义乌商人凭着一分钱、一厘钱的赚头,成就了大事业。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5,(8):56-57
近年来,以市场为核心的义乌现象日益引发人们关注。2005年7月20日,本刊就义乌经验、发展、和谐等话题对义乌市长吴蔚荣进行了专访,《小康》:民营经济目前是义乌的最大特色,也是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义乌的民营经济如何走出国门,实现企业的规模经营,与国际化接轨?政府对此有何鼓励性政策?吴蔚荣:政府鼓励、支持、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大舞台上闯出崭新的天地。主要是通过办义博会让国外的商家来义乌,了解义乌。同时,大批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到世界的大市场上去搏击。走出去的那些企业对国际市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00,(1):12-14
作为浙江一个最具活力与经济增长素的“板块”,浙江市场一直受到中央和国领导人的关注。他们来浙江考察,总要到场走走、看看、聊聊,在取得第一手调研资后,为浙江和全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方意见。本期汇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义乌“中小商品城”的考察要言。从某一方面说,义乌商品专业市场是浙江专业市场在全国的一个品牌”和“形象代言人”,正因此,国家领导人言涵盖的,就不仅仅是义乌一地了……  相似文献   

12.
说到浙江义乌大名鼎鼎的小商品市场,几乎全世界都家喻户晓。除此之外,义乌的展会经济也是如火如荼。例如,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业博览会、中国义乌电子商务及网络商品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就像四时鲜花一样盛开不断。义乌的展会经济在经历数年时间和市场的考验,其专业化和国际化特点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管理工作牵扯面广、涉及部门多、综合性强,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顺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追求新作为。结合本地外商较多的实际,浙江省义乌市因地制宜在全国首创了"洋街长"治街模式。目前,"洋街长"治街模式已开展四个多月,效果显著,城区多条道路面貌焕然一新,未来有望将该模式打造成城市管理的"义乌样本"。一、外商集聚给城市治理带来新挑战义乌是全国常驻外商最多的县级市,作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义乌小商品市场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国家试点的启动实施,标志着义乌改革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启了新的征程。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抓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力争设立“国际贸易特区”,力推我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深入实施,为引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多做贡献,不断续写市场发展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5.
义乌被外商称为“财富金矿”,惊呼“发现义乌”,纷纷飞越重洋,赶赴义乌投资、采购,在这里构筑起一道道独特的异域风光  相似文献   

16.
方允伸  严悦  方允伸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55(12):F0002-F0002,3
2006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于10月22日—26日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本届“义博会”共有国内外近3000家企业参展,展位数达4000个,展厅总面积9万平方米。为期5天的展会,吸引与会客商10万多人。其中境外客商15000人,分别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美客商占40%以上。展览交易成交额达到94.5亿元,比上届增长16.7%;其中,外贸成交额7.8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66%。“义博会”作为中国最大日用消费品博览会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10月22日,义乌小商品指数在国家商务部的授权下首次发布,义乌开始正式发挥“全球小商品市场温度计”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起义乌,人们首先会想到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确,号称神州第一市场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成了义乌的代名词。然而,如今到义乌,义乌经济开发区作为商城投资兴业的热土,已成为义乌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为开发区充满活力的生机和良好的投资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的一段时间里,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总机和110报警电话的接听量猛增——先后有300多名市民来电"告状",称"义乌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先后给他们打去电话,称他们牵涉到各类经济案件和刑事案件。3月21日下午2时许,义乌的骆先生在医院里正忙得不可开交——一名朋友遭遇车祸,他忙前  相似文献   

19.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再到20世纪,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就一直是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与核心.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两者的真实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提出"政治国家-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的国家与社会结构新模式.这一理论转变于中国而言,就需要在"良性互动"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建构契合中国政治文化和现实社会条件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来践行市民社会理论所体现的"社会至上"理念,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共赢"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义乌完全有条件成为我国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典范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副司长丛明:浙江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化具有较大优势。义乌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典范:具有现代化都市的基本功能和特点,“义乌”品牌在国内外越打越响,义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作为我国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典范。浙江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化面临良好机遇。中央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全方位对外开放,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义乌不但要取得自身的不断发展,对全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