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晨 《学理论》2020,(10):117-119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要赢得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就需要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主线、载体等几个方面把握"微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我们应增强忧患意识,认识到"微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形成的风险挑战有:话语机制转变对高校师生舆论安全的冲击,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高校师生政治信仰安全的冲击,"去中心化"对高校师生价值观念安全的冲击",泛娱乐化"对高校师生思想文化安全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可以从利用"微平台"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抵御和防范西方意识形态"微渗透",构筑校园"微文化"建设,依法加强高校的网络空间"微治理"等几个方面思考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在此背景下,借鉴话语权研究方法,提出一套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符合微生活时代诉求、遵循意识形态微媒体传播规律、满足高校主客体互联互动,以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  相似文献   

3.
李春敏 《党政论坛》2008,(21):44-46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指导思想。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过去是我们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现在和未来也是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但在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同缺失的问题,其实际效果令人堪忧,如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构建认同,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审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指导思想.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过去是我们革命和建没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现在和未来也是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但在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同缺失的问题,其实际效果令人堪忧,如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构建认同,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审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话语认同是增强意识形态社会影响力的突破口。意识形态话语认同要在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以话语参与社会讨论的过程为线索,可以找寻出提升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三个着力点:首先,提高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生产力,输出高质量的话语内容是参与社会讨论的基础条件;其次,激发意识形态话语的讨论参与力,使其顺利进入社会问题讨论的场域中;最后,提升意识形态话语的问题解释力,在解答社会问题中提升话语认同。  相似文献   

6.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更需要推进并注重思政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抓住时代发展的特征及特点,明确微时代下学生群体的思想理念及行为方式,从而全面做好思政教育改革工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3)
"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探寻如何抓住"微时代"的契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前瞻性、可行性。做好"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借助"微"应用,搭建"微"平台,凝聚"微力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到"微提升"。对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助推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三自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科学厘定"微时代"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微时代"研究生"三自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了"微时代"研究生"三自教育"的新思路:培养网络认知,科学自我教育;注重网络实践,加强自我管理;捕捉网络信息,理性自我服务;提供广阔平台,营造教育氛围;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3)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任务。然而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新媒体时代及多元文化思潮等带来的挑战,使一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倾向。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认同度,成为新时期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7)
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稳定,当前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时代重点尤为可贵。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重点是要突出时代性。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全媒体时代到来,推动微传播成为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式,开辟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路径。有效实现全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微传播,应努力做到适应“微特质”,转变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体系;挖掘“微内容”,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日常化大众化;重视“微受众”,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群体;运用“微媒介”,培养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正联网+"是自由、开放、平等、分享等互联网精神特质在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运用的实践成果,是互联网企业向传统行业的逆袭与创新。高校在面对"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重大机遇与带来的严峻挑战时,既要因势利导,张扬其时代特质;更要因时而化,摒弃其消极影响。唯有用"扬弃"的态度来指导具体工作的实践,才能切实增强高校  相似文献   

13.
李孝节 《学理论》2013,(13):188-189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了继QQ聊天、博客、人人网之后中国互联网的新热点。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更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效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4.
林辰 《理论探索》2024,(1):73-80
人工智能与大众传媒的深度联姻重构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改变了传统的话语权利生成逻辑,拓展了新的社会政治空间,正在形成并不断演化的智媒时代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场域产生了冲击影响,如“信息茧房”“算法黑箱”等加剧群体区隔化,“把关人”缺位失效引发价值偏离风险,“致瘾性”机制导致群体生活疏离,“泛娱乐化”消解主体的理性认知等。这些冲击影响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效应对这些现实挑战,须采用畅通传播途径、优化传播内容、加强网络治理、创新传播方式等措施,稳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领力、穿透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微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文化传播、价值生态正日渐发生变化。随着人们生存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改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生态也发生了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认同危机、控制力下降、话语权消解等问题。首先,微媒体传播内容的任意性降低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社会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目标向度,其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坚  相似文献   

16.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理论》2016,(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权威性、教学方式和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能力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从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1,(3)
新形势下,研究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在众多因素影响下,构建研究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格局需要重点把握高校、研究生、教师、课程、网络平台等五个方面内容,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穿教育始终,开创研究生意识形态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后真相"时代,"另类事实"在社交媒体空间泛滥,人民的信念与可观察的事实背道而驰,人人竭力抢占舆论先机,意图争夺话语权。"后真相"现象是"坏的主观性"之必然结果,社交媒体助长了认知偏误,市场诱因导致假新闻泛滥。"后真相"现象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冲击,"后共识"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权,网络民粹主义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后真相"时代,应提高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合功能;掌握网络议题设置权和舆论引导权;强化法治观念,加快网络技术革新,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形成新媒体场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洪流。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6)
"微时代"悄然改变网络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扩大教育客体、干扰辨识能力、增加控制难度、提升沟通要求、冲击价值认同等严峻的挑战,结合《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微"话语,树立"微"权威;大学生提升媒介素养,争做"微"领袖,组织"微"活动;高校加强监督管理,搭建"微"平台,利用"微"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模式,丰富"微"内容,提供"微"载体,创新"微"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阐述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其现状,从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大学生自我教育及国家如何正确应对意识形态斗争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