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贫困问题自古存在。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贫困治理不仅需要各国自身努力,而且需要国际社会的协助。全球贫困治理成绩显著,但也面临重大挑战。中国是全球贫困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贫困治理任重道远联合国是全球贫困治理的主要机制。自从联合国大会于1961年决定设置联合国"发展十年战略"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全球贫困治  相似文献   

2.
正在政策和贫困群众之间"穿针引线"的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他们的努力下,不但贫困地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贫困群众和党的心也贴得更近了。在赤峰市林西县,有这样一群扶贫干部,他们吃的是大锅饭、睡的是简易床,每月驻村20多天,忙起来没日没夜……但也正是这群干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出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纸短情长初见兰晓娟,记者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说话细声细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4,(20)
<正>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研读全书,体会深刻。"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闽东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因此,习近平同志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但  相似文献   

4.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顺利实现,但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稳步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经济水平仍然是今后较长时间内的首要任务,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思想文化建设也亟待提上日程。思想文化脱贫,既是巩固小康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一、文化脱贫是推进农村后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主要解决了农村人口的物质贫困问题,文化贫困仍存在"贫困"是内涵丰富而复杂的概念。从广度上看,贫困不仅指物质生活方面的匮乏,也包括文化需要、健康需要、发展需要等方面的贫困。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城市贫困治理中的社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工作与城市贫困治理具有共源性,反贫困是社会工作的起点,也是其核心理念.我国政府对城市贫困高度重视,但在贫困治理中缺乏对社会工作的有效运用,这极大地影响了反贫困工作的成效.结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了"设岗、搭台、培育、购买"等一系列在城市贫困治理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求实》2021,(3)
贫困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持续—波动"的连续谱系。伴随着贫困状态在平缓与波动之间的循环演变,贫困治理也在以社会救助为主体的常规性治理和以反贫困运动为主体的突击性治理之间不断转化。基于"对象—需求—目标—体系—机制"的贫困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和贫困治理的系统开展,中国贫困对象及其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换,贫困对象从绝对贫困群体向相对贫困群体扩展,贫困对象的需求则从基本生存需求向多维发展需求延伸。随着贫困治理背景的全方位转换,社会救助作为"后扶贫开发"时代贫困治理的主要措施,也需要实现制度转型:确立保障生存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在补齐社会救助制度短板的基础上,构建保障生存型和促进发展型救助制度体系,并加强二者的联动;在对象识别、分类救助、管理协调和业务经办等方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救助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4,(20)
<正>《摆脱贫困》一书立足宁德实际提出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推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输血"不"造血",而是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推动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这是本书深入论述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书中,习近平同志一再表明,摆脱贫困不仅仅是增加人民收入,也不仅仅是硬  相似文献   

8.
一、贫困与城市贫困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因而,贫困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个体型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城市  相似文献   

9.
正关岭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农业县,也是一个贫困突出的县,贫穷和落后是关岭最突出的矛盾。因此,加大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力度,是实现关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不甩帽子不罢休"的精神,坚持以"精准扶贫"为基调,以"高效脱贫"为目标,在"输血"的同时进行"造血",走出一条适合关岭特点的扶贫攻坚好路子。  相似文献   

10.
尹辉 《当代贵州》2013,(5):18-19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立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实现这样一个灿烂前景并不容易,特别是在贵州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省份,还存在诸多瓶颈。突破"观念"瓶颈观念瓶颈首先表现在对贵州加速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不足。贵州,虽因"贵山"而名"贵",却因贫困而出名。因为贫困,贵州一直是全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当前,贵州全省有50个  相似文献   

11.
贫困与愚昧,的确有孪生关系.但存在决定意识,愚昧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现象的产生,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原因,许多问题因素汇聚到一个人身上,"出事"是一种必然.因而贫困,不能简单地让贫困者"买单".  相似文献   

12.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这句话,如此直白,如此朴素,却如此温暖。我必须在内心深处记住自己的根。我生在一个连地图都忽略的小村,但是我不能忽略她。那是我生命的起点,没有那个起点,我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  相似文献   

13.
消除贫困一直被作为国内外发展援助项目中的主要目标之一,但一直未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核心内容来对待。笔者认为,通过开发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与当地扶贫工程结合,是西部民族地区摆脱贫困与落后的一条重要途径。扶贫与旅游结合战略的优劣势甘孜州新龙县就是一个典型的贫困与优美的旅游资源共生的地区,该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与社会文化资源,但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贫穷落后地区。贫困与生态资源的孪生性是实施扶贫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战略的根本诱因,也是该战略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1993年,国际生态协会(TheEco-tourismSoc…  相似文献   

14.
在贫困的西海固,农民们有这样一句话:"这优惠那优惠,不如选一个好支部。"这是贫困农民历经磨难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唤。的确,一个好的支部,一支有合力的党员队伍,就可以使一个贫困村走上致富路。在西吉县公易乡代段村,就有这样一个好支部。代段村党支部带领全村人利用当地优势,种洋芋,开粉坊,使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9元,成为西海固"粉条加工第一村"。  相似文献   

15.
贫困的原因太多,但人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是贫困之总根源;减少和消除贫困的方法很多,但思想反贫困乃成本最低、成效最显著的一种扶贫方法。基于发展经济学家的论述,探讨了思想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即思想"为什么"或"怎么样"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两会好声音     
<正>抓实扶贫,就是要摸清"贫困家底"。做到脱贫的一个不留,贫困的一个不漏。——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要让"主角"真正唱起来。——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真正的创新不是"管"出来的,不是一厢情愿地扶持出来的,也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省长李希  相似文献   

17.
正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信"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的信条,致力于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共同营造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消除贫困是最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类终极关怀的诸多话语之中最现实的焦点。目前全球仍有28亿人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其中12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那么什么是贫困?我国的贫困状态如何?怎样消除贫困?本文对此作些粗略的介绍。贫困的多元内涵。尽管人们对贫困的感受丰富而又现实,但理性层面的认识尚有待深化。绝大多数学者已经认识到,贫困不是单纯的经济收入水平低下、物质资料匮乏和生活状况的窘迫,而是一个历史性、地域性的综合概念。它既有内涵的多元性,也有文化的依赖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贫困标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贫困认知。世界…  相似文献   

19.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分布广、分布不均、贫困程度深。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是造成我国贫困的首要因素之一,其贫困代际传递的实质就是父辈的贫困直接导致其子女也陷入贫困。这种恶性循环造成农村贫困户祖祖辈辈不能够脱离贫困,要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则需打破这根链条,让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不再发生。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则为社会学研究脱贫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20世纪取得了比以前的所有世纪都重要的成就。也创造了比以前的所有世纪都要多的财富。但在告别这个辉煌世纪的时候,人类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其中之一就是没能把贫困留在20世纪。于是,在世纪之交那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无论是大国的还是小国的,也无论是穷国的还是富国的,甚至是联合国的领导人们,在阐述过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后,都不约而同地要提及这样一个话题:消灭贫困。 贫困,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消灭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很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存在着一个人数不少的贫困群体。即使在辽宁这样一个城市化程度较高,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的省份,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人群仍然是全社会都应该认真关注的群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党和政府也加大了对贫困人口的关注程度和扶贫工作力度,在向贫困宣战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也没有放弃争取幸福生活的努力,他们在接受救助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双手开拓着通向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