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宗教观的教育和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宗教这一特殊现象,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但当前大学生在宗教观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模糊。对宗教的社会作用还缺乏认识;高校对大学生宗教观的教育和引导的工作也做得不尽如人意;大学校园中,宗教渗透活动日渐增多,对于大学生已产生明显的影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宗教观的教育和引导,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理性对待宗教,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无神论观念,有效防止宗教的消极作用,合理发挥宗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宗教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信仰中国传统宗教的比例比较高。对福建省高校9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比较高的认同;遭遇困境是促使大学生转向信仰宗教的主要动因;传统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出年龄趋小化趋势;大学生信仰传统宗教的程度并不深。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尽管传教现象在大学校园已经较为普遍,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传教行为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辨别力。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涉猎过宗教典籍,没有参加过宗教活动,对宗教知识的兴趣程度不高,参加宗教活动的意愿不强,由此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较少受到宗教的影响。共产主义是大学生精神信仰的主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图景呈现出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格局。宗教并未放弃争取大学生,对此要加大对高校传教现象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和宗教观的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积极教育引导有信教倾向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对宗教极端思想的反渗透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影响我国最大的"三股势力"已将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对象从新疆的高校大学生逐渐转向了内地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重点目标,给国家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相关部门及教育机构应结合内地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特点,从文化、教育、管理、宗教等方面实施有效策略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反宗教渗透的工作处在十分关键的阶段。尽管现阶段多数大学生并非宗教信徒,但他们对宗教的兴趣正在增强,且大多数在校园中有传教或被传教的经历。其中,外来宗教的渗透倾向最为明显而且方式多样,宗教传播虚拟化趋势更为显著。由于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经历迥异,大学生在宗教信仰的种类、兴趣、强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基于此,本文认为高校应采取"疏"与"堵"相结合、"实"与"虚"相结合、"内"与"外"相结合的方式应对宗教渗透。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合理地评价宗教,对于消除和减少宗教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课程依托、没有教材、流于形式等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效果。构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体系,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教育等策略,增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把握当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课题组以青岛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特点进行调研分析,针对信教及非信教学生分别制定系统的、可行的引导工作措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更细致、更深入做好大学生宗教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宗教在我国是一种非主流社会意识,新时期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渗透,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在阐述高校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初步归纳分析了宗教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表现和原因,并简要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取有效措施,抵御宗教渗透,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宗教对大学生群体的渗透影响是消极的。高校应采取积极对策,从优化大学生群体成长的外部环境、提升大学生群体成长的内在素质、建立多部门联动、严格管理的反境外宗教渗透机制方面入手,应对宗教对大学生群体的渗透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的扩散化等趋势日渐显现。随着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的增多,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冲击和影响了大学生群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科学的共产主义无神论信仰的建立。分析当前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问题在社会环境、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宗教传播等方面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宗教文化信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意见>([2007]16号文件),就做好高校的宗教工作做出部署.恰逢其时,徐州市委统战部、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申报了<高校宗教问题研究>的课题.当前,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大学校园,致使部分学生盲目信仰,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研究高校的宗教问题,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在宗教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他阐明了宗教的主要特点,丰富了党的宗教方针政策,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开展好宗教工作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理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开展工作,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宗教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了宗教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宗教问题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并且实现其中国化,把宗教工作同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结合起来,保护正确的宗教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等.但也有一系列深刻的教训:一定要坚持宗教信仰是个人私事的原则,基于我国的宗教问题开展工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等.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经验与教训,使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表现为信教大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信教大学生中虔诚的宗教徒居少,出于好奇而盲从宗教者居多;信教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消极倾向。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宗教本身的因素。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积极开展高校统战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范围内传统宗教的复兴和新宗教的兴起,以及"宗教热"在我国国内呈现出的上升趋势,大学生信教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在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宗教,怎样认识宗教"这个首要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信仰宗教"这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从教育上去认识和解决现阶段大学生信教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信教大学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宗教信仰在重庆各高校渐趋火热,部分学生甚至把信仰宗教当作是一种潮流与时尚。通过对重庆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校园文化软实力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既要利用宗教的合理内核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担当,同时也要规避宗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消极影响,这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联系的日益深入,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渗入和传播,信教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导致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既有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等外部因素,也有大学生好奇心强、追求自我实现等内部心理因素。高校一方面应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应采取加强对大学生的无神论教育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生宗教信仰看高校宗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信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表现为信教学生数逐年增多。选择基督教的人数增长较快。多数有宗教倾向的大学生,不遵从严格的宗教仪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陈兴龙 《理论前沿》2007,511(22):31-32
宗教领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既要开展和谐宗教建设,又要积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