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邓小平同志论述国际法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的文章中,最为醒目的是邓小平同志在处理国家间主权争议,国家内领土统一等问题时提出的“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的方针,这一方针,给国际法观念注入新的内容。本文拟就“一国两制”“共同开发”方针的国际法意义试作论述。 一、“一国两制”“共同开发”方针对国际法原理的体现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形成国际关系。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章、制度就是国际法。国际法在国际交往的实践中产生,也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发展。五十年代,随着新独立国家的增多产生了新  相似文献   

2.
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首要事实和基本前提 ,是当前唯一为所有主权国家接受的国际行为准则。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主权平等原则是联合国成立和存在的基石。半个世纪以来 ,联合国在发展国家主权理论 ,维护国家主权权威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局限和困难 ,更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一国家主权原则是国家最本质的属性 ,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必备条件。国家主权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形成最早、最完备的原则 ,它产生于 1 6、1 7世纪。法国思想家布…  相似文献   

3.
二战期间日本对外战争的性质与责任李家振日本对外战争是侵略战争,这是由其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从法律上来看,则是国际法上所禁止的、非法的,并且是构成国际犯罪的侵略战争。因此,它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国际法责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正确对待历史。在...  相似文献   

4.
正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在当天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习近平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内政的范围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冷战结束后,安理会在依据《联合国宪章》第7章采取执行办法时,涉及到一些传统的国内管辖事项。《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是否属于内政的问题由行政院判断。而在联合国的实践中,是由联合国的各个机关分工负责来判断争执的事项是否在本质上属于内政。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权是国家基本权利的基础,其概念源于法国法学家博丹的论国家主权说,在其名著《论共和国》(1577)把主权界说为“国家内绝对和永久的最高权力”。他认为主权是主权者对领土及其居民的最高权力,除自然法和神法及国际法(the law of nations)外,不受其他权力所制定的任何法律和规则的约束。博丹的国家主权学说在十六、十七世纪都没有受到多大挑战。到了十八世纪,瑞士法学家瓦泰尔在其巨著《国际法,即自然法的原则》中形成了国家主权的新概念,即主权国家是完全自治的,因而是独立的,不服从任何其他国家法律秩序的约束,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完全自治,对外则表现为独立。瓦泰尔的主权国家概念不仅在当时,对以后国际关系也有很大影响。当然,关于国家主权最权威、最有影响的全新概念是《奥本海国际法》中所阐释的“主权是最高权威,即一个独立于世界上任何其他权威之外的权威。因此,依照最严格和最狭隘的意义,主权含有全面独立的意思。无论在国土内或国土以外都是独立的。”我国国际法学者周鲠生认为:“国家的基本权利在本质上是和国家主权不可分的,基本权利就是从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权利。国家既有主权就当然具有一定的基本权利,否认一国的基本权利就等于否认了一国的主权。”我国另一国际法学者认为,国家  相似文献   

7.
赫德利·布尔认为国际秩序是国际社会的一种稳定状态,也是其追求的目标。国际秩序由共同利益、规则和制度三个要素组成;实践中则依靠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大国等机制加以维系。虽然布尔的理论只揭示了国际现实的一个侧面,但其以秩序为线索,通过"社会性"的角度考察国际社会的机理和国际关系的现实,奠定了英国学派的理论基础,有助于人们以新的视角理解国际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8.
张荣辉  汤霞 《世纪桥》2014,(8):30-31
格劳秀斯这位享誉欧洲的"国际法之父",在其《战争与和平法》中系统阐述了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思想。他从战争的正义性为视角引出自然法理念,探讨了国家起源与契约之间的关系,国家主权的特性与内容,并将主权理论扩大适用于国际交往中,从而演绎出以理性自然法,国家主权论,国际关系规则三个命题构成的国际法理论三部曲。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9,(5)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和新闻记者伤亡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野蛮罪行这一践踏国际法的毫无人道的暴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在一片谴责声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还在继...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法治理念为基础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际法治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结晶,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法治保障。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包括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体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举措是加强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完善全球公正的数据安全规则,提升中国全球化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国际治理的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国际社会的很多矛盾都在抬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日益加深.在"实力"外交遭遇困境的背景下,"软实力"外交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开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也越来越重视"软实力"外交,并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应对大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屡次兴起的"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和平发展外交之旅任重道远,中国的理性应对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重要体现。自从人类社会脱离了愚昧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任何社会的文明,都是一定的物质文明和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文明的统一。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依次出现过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但是,这三个时代的文明,都是建立在阶级对抗和阶级剥削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在许多方面是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本质是国际主义的,这种国际主义本身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性。当前,国内大量媒体声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超越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人类共有价值观。事实上,就当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社会整体而言,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多样化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国家确立的国际交往原则和外交战略都深深地  相似文献   

14.
进 入新世纪以来 ,国际关系正在发生着急遽的变化。国际关系的发展将会朝向何方?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国际战略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许多国际战略家也试图对此作出回答。然而 ,对于国际关系发展方向问题的探讨其实有一个前提 ,这就是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究竟是什么。但是 ,对此  相似文献   

15.
民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趋势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体现的是一种自主、平等、公正的制度诉求和道德理念。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汹涌和政治多极化的日益发展,不仅提出了将民主化的国际关系提上国际政治议事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也使其具有了进一步的现实可能性。但是国际权力政治运行中的霸权行径和专横作风的存在,为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设置了许多羁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当今国际面临的全球性两大战略问题是和平与发展。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 ,还是谋求各国经济发展 ,都需要国际法来调整和促进。国际法是调整国际法主体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对国家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纵观国际法 ,最突出的就是国家主权原则。主权(Sovereighty)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国家主权作为十分重要的国际法概念 ,是国际法主体权利义务的中心。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根本原则 ,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国家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 ,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对内最高管辖权 ;二是对外独立权 ;三是反侵…  相似文献   

17.
全球治理的产生基于全球化、全球问题以及国际社会新兴力量的崛起。全球治理的概念一直都没有统一和明确,不同专业和领域的机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法与全球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本身应当是实现全球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或是途径。全球治理和国际法的共同基础是国家主权,二者的发展都与解决国际问题包括全球化问题密切相关,全球治理的主体、对象和范围、实现方式和途径等基本问题都可以从国际法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要论摘编     
5月8日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这一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罪恶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也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本刊特摘编《人民日报》评论员5月9日所作评论文章《中国人民不可侮》中的一段,以志我们的爱国之情:“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国家权力是现代国家权力形式的主要指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权力在现代国家体系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在维护国家权利、协调国际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重要的作用。但是民族国家权力的扩张又必然,中击公民权利的维护和个人自我的认同,再加上极权主义等方面的威胁,使民族国家权力在运用的过程中陷入二难的困境。吉登斯对构建未来社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且有益的尝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但其思想理论具有不可超越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型国际格局是与单一型国际格局相对而言的概念,它们都涉及到国际格局的结构层次与框架问题。但是,在过去许多时候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人们似乎没有注意过国际格局在结构层次与框架方面的划分问题,只是笼统地把国际格局看成是“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