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应对国际竞争、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实质是利益博弈,目前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一系列挑战,增强国际话语权一方面需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话语权理论研究工程,建构中国式的话语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3月在拉萨等地的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到现在,欧洲和美国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错误和歪曲接连不断,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手段公然用在了新闻图片的处理上,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被弃之一旁。愤怒的中国网民甚至制作出反 CNN网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我们回过头,在西方媒体报道新中国的历史中搜寻西藏的身影,会发现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的。中国西部边陲的雪域高原,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西方舆论界的视野。一方面,西藏承载了一些西方舆论对东方神秘文化的想象,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想象被加入了西方的意识形态评价。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1)
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过程,要在国际学术领域增强话语权就必须坚持自身独特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底蕴。湖北哲学社会科学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坚持"三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重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新变化带来的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新变化;突出湖北哲学社会科学地域、民族特色,主动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视域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推进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中国国际话语展现的多层次话语困境,我们要依托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发展,为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进程创造良好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同时厚植中国国际话语在文明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传播的土壤,增强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表达主张、反对霸权的底气与能力,继续为人类世界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牢牢掌握解读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权:一在"破",即解决"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问题,尤其是揭示西方话语背后的方法论谬误和政治意图;二在"立",即建构"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宣传与阐释系统,尤其在"核心要素""世界意义""战略重点"等方面要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问题,亮出了"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态度",并得到积极回应。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1])这些"中国方案"的推出,为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奠定了良好基础。一、"中国方案"频频亮相国际舆论场随着日益走进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地区和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0)
在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的号召下,本文提出加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本文利用数据分析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及发展马克思主义三方面进行论证,通过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经济周期、财富集中度、失业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目前正处于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时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术国际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话语权“西强东弱”总体格局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强化中国学术话语能力。当前,中国学术话语主体存在着理论创新能力不足、学术话语内容存在着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不高、学术话语国际传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增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的硬实力支撑和理论创生能力;要领悟文化自信的内涵,将其熔铸于中国学术国际话语;要从方法、内容、形式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备的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有一批享誉世界的国际名牌,如可口可乐、科达、摩托罗拉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名牌是一个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象征,而一个国家拥有名牌的多寡,则是该国综合实力大小的象征。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我们至今尚无一个在世界上真正叫得响、过得硬的名牌。长此下去,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振兴民族经济,要高度重视名牌创立和名牌战略的实施问题。一、明意义,重视名牌实施名牌战略,形成一批质量信誉高、市场占有率大、…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这显然与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直接相关。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原因,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没有达到与国家实力相称的地位,这已经成为政界与学界的共识。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增强国际话语权,就是以非暴力、非强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9)
国际经济组织中的话语权狭义上指的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规则制定、监督、修改的权利。现如今,在国际经济组织内部,存在着中国话语权与其实际经济地位不相符的情况。对中国如何加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话语权提出以下建议:减少大宗货物的对外依赖度;加快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更加积极地开放本国市场;积极参与各个国际经济组织变革;做负责任的大国;加强媒介宣传为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话语权提升营造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期刊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国际学术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西方国家借助优势已经基本上垄断了国际话语权。因此,我国应努力打造具有国际话语权竞争力的学术期刊,积极参与国际话语权的竞争,避免我国学术成果向欧美外流。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司法话语权,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参与者的言说行为资格。司法话语权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人脑所凭空构想出来的。中国司法话语权是在中国司法实践的土壤中生成、积淀和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话语权是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提升国际话语权是维护国家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开拓了新方向,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争取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我国应该通过巧妙进行话语阐释和舆论宣传、保持从容理性和战略定力、增加"一带一路"的制度供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动员能力等方略寻求破解国际话语权困境的出路,攻克难关,大力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种民间交往日益增多,涉及两国或多国的民商事纠纷迅速增加。我国的许多单位和个人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国企业与外商发生经济纠纷后,如何通知外商来华应诉?怎样在外国执行中国法院的判决和仲裁裁决?在诉讼中,需从外国调取证据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一个司法新领域——国际司  相似文献   

16.
近日出版的《红旗文稿》刊发文章说,我们的舆论往往作片面的理解,认为国际话语权的大小根本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大小。虽然不能否认实力强大对于话语权是一个积极性因素,但国际话语权从来不是按国家的实力大小来分配的,在某些问题或某些领域,一些实力小的国家比一些实力大的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情况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7.
张楠 《学理论》2011,(3):31-32
伴随全球化的拓展,全球性问题越业越多,经机制来整合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成为解决国际矛盾与冲突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对国际机制的概念及有效性、现实意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内涵丰富,有着深刻的生成和发展逻辑,处在"直面挑战和主动应战"的范式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面临的挑战体现为,改革攻坚期各种诉求竞相发声,互联网时代话语主体趋向多元,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遭遇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话语霸权,贬低社会主义国际论断不绝于耳。为此,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要增强综合国力,把实践成就转化为话语权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话语优势;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把多元文化转化为思想共鸣;弘扬核心价值观,把价值观自信转化为话语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把民族愿景转化为世界表达。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国际关系中各个领域话语权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但在某些关键领域仍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人权观念领域,中国所倡导的人权观念与西方国家主流的人权观念存在重大分歧。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明历史的国家,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西方国家人权的解释并不十分赞同,而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人权理念也不甚了解。正是这种分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未能在人权领域取得与其国际地位相平等的国际话语权。如何谋求在人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在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国外交“话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稳定区域国际安全协调机制,构建全球发展环境新格局;中国新外交实际上打破了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的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