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政党理论与韦伯政党理论在政党本质、政党社会基础、政党政治立场、政党使命任务和政党民主等方面存在着不同,这是基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开展政党研究的目的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多种原因形成的。开展马克思政党理论和韦伯政党理论比较研究对丰富政党理论研究和指导我国政党建设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管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阐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根据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从而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理论支撑与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对历史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对历史的评价问题。如何审视政党的历史,进而评判政党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政治活动,以及内化在政党某些政治活动中的价值追求,受立场的左右,也受认识方法的影响。从事政党历史研究的学者们长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政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进行评价。然而,有时,阶级分析方法也可能具有"反证"的功能。一些学  相似文献   

4.
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双重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主线推进-方针指导-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力求实现重大突破,从而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型政党制度"一经提出就引发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热潮。通过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横向对比,以及本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的纵向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必然选择,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掌握其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世界维度所呈现的逻辑意蕴。  相似文献   

6.
党性关乎立场,关乎一个政党的道路走向,甚至关乎一个政党的最终命运。党性概念构成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性概念意涵深刻,作为一种政治概念,表明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阶级立场和明确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哲学概念,哲学上的党性问题决定着哲学立场的划分,进而规定一个政党的属性和定位;作为一种实践性概念,表征着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实践问题。党性代表着党的根本属性,是试炼无产阶级政党的试金石。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不断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党风建设、党纪建设,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为民性、务实性、时代性是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根本性问题认识的理论升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根本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符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9,(6)
政党自信是一个政党清楚地认识自身,对自身价值、理论、制度和能力的"悦纳"和积极评价,也是相信自己的前途命运并积极推进事业发展的精神状态。政党自信是立党铸魂及党的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政党自信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封闭自恋也不盲目自大,最有理由自信,这种"理由"构成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内在依据。政党自信的"发生学逻辑"源自于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文化逻辑、理想逻辑和党建逻辑等六大逻辑。六大逻辑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共同支撑政党自信,促进政党自信。增强新时代政党自信对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能力,对于构建一个在21世纪具有蓬勃生机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的长期执政的先进政党,对于增强国家自信、民族自信和"四个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充分肯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坚持人民立场,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  相似文献   

10.
对历史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对历史的评价问题.如何审视政党的历史,进而评判政党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政治活动,以及内化在政党某些政治活动中的价值追求,受立场的左右,也受认识方法的影响.从事政党历史研究的学者们长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政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进行评价.然而,有时,阶级分析方法也可能具有"反证"的功能.一些学者从新角度、用新方法,借用阶级分析方法的一些内容,可能会得出相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李思学 《探索》2020,(1):121-130
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其本质属于政党治理范畴。政党治理主要包含三大要素:政党治理主体、政党治理机制和政党治理价值,分别回答了"谁治理、如何治理和治理为了谁"等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构成了现代政党治理的理论框架,直接影响着政党的治理效能。政党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党治党的内在规律,为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治理效能提供全新视角、理念指引和科学思维方法。新时代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治理效能:从治理主体上讲,动员全党主体力量是首要前提;从治理机制上讲,完善管党治党机制是关键环节;从治理价值上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基于我党目前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以及所处的历史阶段、所担负的历史任务,提出的一项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是高校的社会责任。高校可以以理论研究和智力资源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以理论队伍和人才资源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以信息技术和教育载体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以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70年前,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时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争取考出好成绩,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赶考"的永恒考题。"赶考"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  相似文献   

14.
党性是政党的固有本性,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党性与先进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坚定的党性立场必须建立在先进性的基础之上,坚持党性原则是实现先进性的政治保障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密切党民关系、实现政党价值的现实路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体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特质,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的法治方略,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工作全过程,必须体现党服务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要求,必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执政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规律等。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每一个党组织都要认真履行组织党员学习的职责,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能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要吃透"本上"的,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使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将服务贯穿于执政活动始终的一种政党发展形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终极价值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7,(3)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坚持什么样的立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关系这个政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始终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和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相结合,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立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立场和科学态度,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建设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党风建设理论,从党风建设的角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