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使命感,结合历史经验,提出将"从严治党"提升为"全面从严治党",并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内生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维护党内政治生态,为开启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好地实现"四个全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刘诗林 《探索》2022,(2):64-76
巡视是新时代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也是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相结合的一种监督方式。党组织授权并鼓励巡视组在巡视过程中主动对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政协监督等民主监督,吸纳民主监督资源、激发民主监督活力、增强民主监督效力,同时也突出和巩固了党内监督的主导地位。巡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遵循党内民主原则,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促进和保障人民民主,最终形成民主合力、提升民主实效的重要制度设计。在巡视场域中,能深度观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机制、价值取向、实践形态和显著优势,呈现出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作为自上而下党委监督与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巡视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人民民主本质。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成熟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示了对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赋能效应与民主伟力,彰显了中国特色政党体制下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探索》2020,(4)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国内、国际各种力量。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重要机制。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党的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要以党中央为核心,以政治理想、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法规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党内同心圆,凝聚党内力量。全国人民的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以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和"一国两制"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国内同心圆,凝聚国内力量。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条件,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以"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合作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国际同心圆,凝聚国际支持力量。党内同心圆是核心圈层、国内同心圆是主体圈层、国际同心圆是外部圈层,三个圈层相互关联,在核心圈层的引领下,凝聚各种力量来推进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叶代辉 《当代贵州》2011,(35):50-51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的示范作用带动人民民主,把民主建设由核心向外围全面推开,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终目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党内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党内监督制度是党内监督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总结党内监督历史经验,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台了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标志的一系列党内监督制度,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推动党内监督工作取得重大成效,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权力监督的新道路,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对党内监督建设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提升,阐明了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单汝波 《世纪桥》2020,(4):48-5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党的领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党内监督指明了方向。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监督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权力服务于人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核心和关键;运用好民主集中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巡视是加强党内监督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推动党内监督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者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一中国式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从正面解读和论证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作用,从而解答中国的人民民主由党内民主来带动的原因,并试图提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路径。为促进中国特色民主实践的开展,这几个方面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党内监督全覆盖破题,以党内监督全覆盖带动自我监督体系整体推进,通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监察全覆盖,不断推进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建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实践,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经验:坚持“有形”与“有效”相统一,提升监督体系的效能;坚持纪法衔接贯通,提高监督全覆盖的质量;强化追责问责,构建自我监督的闭环系统;坚持自我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不断增强监督合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按照“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总要求,着力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基本内容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其基本原则是积极稳妥、借鉴吸收、强化规则;其基本途径是勇于创新、党内推动、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基本内容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其基本原则是积极稳妥、借鉴吸收、强化规则;其基本途径是勇于创新、党内推动、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1.
王静 《唯实》2012,(10):19-22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提法,预设着欲推进人民民主应有相应的传送机制。党内民主发展了,不等于人民民主自然而然就发展了,其间存在着带动的可能性、可行性、持续性与稳定性等诸多问题。我国要实现稳定可持续的民主发展,必须准确找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效的对接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执政地位成为党内民主成果能否转化为人民民主的关键点,从党内民主走向人民民主,必然要经过执政民主的中介。因此,首先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否则将失去其带动人民民主的可能性;其次,要着力研究党内民主成果如何化为执政民主;最后,要实行党政分开,保证人民民主免遭来自权力集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基本内容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浩国;其基本原则是积极稳妥推进、借鉴吸收、强化规则;其基本途径是勇于创新、党内推动、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的发展模式是探索党内民主的实现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科学的、符合党内民主发展演化规律的一整套方法或可供参考的整体样式。回顾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发展模式经历了理论性生成、历史性生成,形成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代会制度和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共同构成的党内民主发生发展的内在理路,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论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松  庄德水 《理论学刊》2007,4(10):11-16
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成熟的过程。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包括三大理论基础、三大监督原则、一个监督核心、基本监督途径这样一些基本内容。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就其形式而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对"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探索出现的偏差表现在四个忽视方面,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5.
许耀桐 《前线》2016,(11):8-10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认真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大党内监督力度,提升党内监督水平。那么,认真学习"条例",要弄清楚党内监督是怎么提出来的?党内监督的作用是什么?党内监督应该如何深化改革?党内监督的由来发展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有效地开展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式确立党内法规的概念,建立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制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规划,阐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对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规范建构"。同时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蕴含着政治性、人民性和理性的"内在理念"。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中。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最终形成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良性循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7,(4)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信任正处于从传统政治信任向现代政治信任转型的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以回应挑战为导向,以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成为培育党内政治信任的重要路径。党内监督的充分发挥,将厘清党内政治信任的主体,夯实政治信任的情感基础与认知基础,强化政治信任的制度保障,最终在全党范围内培育以制度信任为核心、以组织信任为支撑、以人格信任为辅助的复合型现代政治信任体系。以党内监督为路径培育党内政治信任,一方面有效地回答了在党内政治信任培育的过程中"谁信任""为何信任""如何信任"以及"信任谁"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促进党内政治合作,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内监督制度在监督原理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了权力制约、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责任担当、惩防并重等四个方面。在监督制度运行模式上的创新体现在从"自上而下"的监督向"上下左右"全方位监督的转变,从依靠党组织、党员监督向依靠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监督的转变。在党内监督制度运行机制的创新上,主要包括了以德治党思想在党内监督制度运行机制中的体现、纪委监督执纪的新形式以及重点监督等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访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的逐步实施,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的基本框架已逐渐明晰,党中央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加强反腐败的决心更加坚定。这将更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了解和研究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对于搞好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