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互联网政民沟通已形成网络官媒推动、政府主办、第三方获授权主办三种制度化模式,它们都较早把握了互联网技术改变政治生态这一潮流,以网上公开解决群众问题作为新技术和与既有体制耦合的节点,从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拓展到全面互动的网络问政,营造了区域共同体.从前景看,政府门户网站、政民网络沟通平台、政务微博、官媒网站整合为复合型沟通网络既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生命。随着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复杂化以及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传统单一的管制模式下,政府与社会、市场、公民的矛盾逐步激化,官本位政府理念、闭塞的信息表达渠道、扭曲的政民关系致使政府公信力极为脆弱。重庆市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重庆群工"平台,通过构建信息反馈、涉访涉诉等信息表达渠道,"三重监督"下的责任倒逼以及多级联动的服务模式,理顺了政民关系,促进政民有效沟通,提高行政效率,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在门户网站的建设中普遍设立了政民互动专栏,为公民与政府的直接互动提供了新型的、更为畅通的意见平台,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精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淮南市田家庵区进行调研,管窥地方政府政民互动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政民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政府透明度是政府和民众深入互动后民众对政府提供信息质量的结果评价。探讨政府透明度的形成、评价与改进过程,嵌入政民互动的理念,设计政民互动机制。实现民众侧的政府信息反馈机制与政府侧的政府信息提供机制有效对接,形成政府透明度的双向度合作治理模式。对典型案例的政府透明度状况体验评估发现,政民互动质量较低,政府透明度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且有较大改进空间。地方政府透明度的治理改进需进一步提升政民互动质量,促进民众参与导向的政府信息反馈机制和民众需求导向的政府信息提供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新型政民关系的构建——基于和谐社会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构建新型政民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服务型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政民关系中存在诸多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加速第三部门的发展和成长,完善监督机制,以促进我国新型政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政民关系建设面临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多重背景,也存在着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政务服务水平无法满足群众需求、政府透明度不足和公信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政民关系亟待提升。文章认为,政府回应能力是政民关系的核心,提出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需求识别能力、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能力、建立行政问责和社会问责机制、健全政府回应能力评估体系为路径,构建平等对话、有效回应、社会监督的新型政民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微博满足了构建服务型政府新的要求,并在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政民沟通、舆论监督等方面对构建服务型政府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面对微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必须正确对其引导。因此,怎样有效地发挥微博的作用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也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工作方式 ,转变政府工作作风 ,拓展行政民主渠道、完善公民参与制度等是建立新型政民关系的具体措施。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建立新型政民关系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与民众、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党群关系的具体安排,主要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中;政民关系的具体安排,主要体现在宪法和法律中。近年来,党的建设虽然不断加强,政府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党脱离群众、政府脱离人民的危险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党群关系与政民关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民呼政应”是当前政民互动实践中的理想方式,主要指公民高程度参与、政府高程度回应有机结合的状态。“接诉即办”的北京模式是“民呼政应”的典型实践样态。高位推动下多维施压和赋权增能互嵌共生构成理解“民呼政应”缘何可能的分析框架。多维施压源自于市民反馈、上级点评、同级竞赛,赋权增能由“吹哨报到”与“社区动员”机制促成。但“民呼政应”仅是当前实践中的理想方式,并非完美无缺,其实践样态“接诉即办”还存在着行动滞后、充斥大量无理诉求、治理效能与资源投入不相匹配等问题。未来,应当致力于探寻从“民呼政应”到“未呼先应”的超越之道,构建“未诉先办”的新型实践样态,实现“接诉即办”的优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地治理邻避冲突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地方政府通常基于公共利益和专业知识来推进邻避设施的选址与建设,而公众通常将邻避问题置于日常生活经验所形成的风险感知中加以考虑,以一种地方性知识生产方式来建构风险议题。这种知识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地方政府与技术专家的专业知识,形成了风险异议,进而产生了邻避冲突。要有效破解邻避冲突僵局,就要强化基于风险沟通的合作性知识生产方式,促进政民之间开放性、审议式的良性对话,同时警惕权力与技术的合谋,重塑公众对政府风险监管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水循环模式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个重大认识,为研究当前的政民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水循环理念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中国政府和民众互动关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借用水循环理念,构建新型的政民循环互动关系,需要增强政府和民众的互动理念,完善循环互动制度,同时在具体操作层面加强互动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开展政民互动,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接受社会监督、服务公众.构建和谐政务环境的有益尝试.深入探讨政民互动平台建设,对促进电子政务发展,进而实现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改民关系的深刻变化。指出,在立宪政体和责任政府的框架内,通过公共服务市场化和扩大公民参与,进一步确立公民在政民关系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变政府管理为公共行政的总趋向。  相似文献   

15.
由于政府公共选择与村民集体选择的冲突、村民组织化程度低、参与渠道堵塞、参与意识与能力不足等问题,村民会采取无序的、过激的、突发的方式干预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进程。因此,政府必须重视农村公私合作中的村民参与,通过提升村民参与能力、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拓宽村民参与渠道、建立有效的多元沟通机制等途径,实现村民对公私合作的民主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16.
"政民互动神经元"是基于中观的过程分析视角对政务微博的工具创新性提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在开源网络空间里,机械层级的科层运作转变为节点链路间的传导协作,网络社会中"行政共同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胶合博弈以焦点问题为引擎逐步实现了结构化演进,政务微博不仅发挥了二者间信息传递的中转站作用,而且打通了政民二元主体之间的位差壁垒,实现了在我国整体紧密的政民环境下的社会治理创新。政务微博的工具创新性在于通过政民互动神经元的有机营养作用实现了政民二元主体的双向增权,对于转变行政思维、提升国家治理"软能力"及培育社会资本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也应看到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缺乏机制保障、存在管理惯性等问题使得政务微博的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只有在进一步规范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时代话语,推动政务微博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才能建立更具韧性的政民信任,实现善治的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四组特征。政务微博成为政府与公众崭新的沟通工具,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务微博已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当前各类政务微博在平台建设、信息联动、风险防范、信息发布、政民互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提高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亟需从组织管理、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媒体协调联动、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培养等六个方面构建具体的政务微博的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反腐总目标的一致性和政府与公民反腐的互动意愿,网络反腐案件中的政民互动具有现实的需要。政府互动在网络反腐中能够从细微处入手,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和保障公民权利。因此,网络可以成为政府与公众共同使用的反腐工具。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民政,民政有没有理论,如果民政有理论,同哪些学科、理论关系最为密切,民政工作是不是只是国家、政府民政职能部门的事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学界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展开认真的研究,给出具有共识性的回答。本文拟从民政与人政、民政与政府、民政与民本、民政与民权、民政与民生以及民政生态等角度,对民政问题的相关内容做些理论上的探微。本文认为民政有理论,而且民政理论应当先行于民政实践,政治学应当关注和加强民政问题的理论研究;认为从特定意义上说,民政亦即人政,民政不仅以"民"而且以"人"为中心或核心,民政应以人为本,民政工作不仅仅是国家、政府民政职能部门的事,整个国家和政府的机构设置都是为着民政的,并以民政为核心,只是分工不同罢了;认为以人为本的民政理论与实践工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数字政府搭建了公众与政府互动的平台,有效利用互动产生的信息数据与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基于顺德容桂人民政府网的论坛版块,分析公众诉求和政府回应的行为模式,识别政府和公众所运用的行动策略。研究表明,维持政民良性互动的要点在于三个方面:利用融媒体、强化部门间合作与完善考核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