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玉仁 《理论探索》2011,(1):120-123
财产申报制度是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是国家发展政治民主的必然要求,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建立有效的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必须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推行财产申报资料公开制度,以便社会公众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财产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等腐败线索;建立"抓一把手"与"一把手抓"相结合的制度,促使"一把手"以身作则,并管好分管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财产申报工作;积极推行并严格实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问责制度,以确保财产申报制度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正>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二〇〇五年二月四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思想斗争的锐利武器,也是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有效方法。现在,党内批评总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而"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批评则与我们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我们常讲,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四自"要求,就是对自我批评的要求。尤其是省级领导干部受党教育多年,在党性修养上更应有"响鼓不用重锤敲"的自觉性。要经常警示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组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经剖析过"猛人"和"包围圈"现象,指出: "无论何等人,一旦成为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着的人,那结果该猛人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恰似"猛人",他们身边也总有一些人包围着,往往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失察失明,以致公正的变得自私,廉洁的变得腐化,聪明的变成糊涂.  相似文献   

4.
张敏 《党政论坛》2001,(12):39-40
随 着廉政建设的深入 ,促请领导者管好“身边人”的呼声也愈来愈高。为此 ,中纪委以下达文件的形式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 ,为配偶及子女谋求非法利益 ,并将此列为监督检查的重点之一。于是乎 ,“妻贤夫祸少”、“子不肖 ,父之过”的文章 ,连篇累牍地见诸于各报端 ,既为告诫 ,也为警示。从实际效果看 ,教育作用还是有的。但是 ,配偶及子女只是“身边人”的一个部分 ,眼睛不盯牢 ,不对 ;仅限于此 ,也不够。从前一个时期暴露的腐败案例看 ,另一类“身边人”浮出了水面 ,那就是某些领导干部身边的工作人员 ,尤其是秘书…  相似文献   

5.
慎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官从政者应力求达到的精神境界。当前,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处显而修善,处隐而为非",违背党性,腐化堕落,官德丧失。领导干部能否面对诱惑仍保持"慎其独也"的君子风范,既需要外在的制度控制和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令官员不得不慎独;也需要官员自身持之以恒的思想道德修炼,将被动的他律转变为高度的自律,以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守住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执政党建设讲话的中心思想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思想建设方面,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执行者。在组织建设方面,强调从严治党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破除潜规则;从严治吏,严格管好干部;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在作风建设方面,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发扬优良作风。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强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制度建设方面,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调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相似文献   

7.
据新闻媒体披露,在不少地方,严格的信访指标与领导干部政绩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在这样的制度下,滋生出"信访寻租",成为当前腐败新动向. 某省规定,上访者要在信访部门所在地派出所登记造册,然后通知上访者所在地政府派人来领人.  相似文献   

8.
对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咎辞职”是指领导干部对自己履行职责过程的一种自查、自责、自咎行为。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咎辞职实际上是一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监控机制。道德水准高的人会主动承担责任 ,而道德水准低的人则需要外界的压力。引咎辞职制度对于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有重大的作用。它必将以其自身所特有的管理力度 ,为干部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为突破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思维定式 ,改变领导干部“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心态有着重大的意义。推行这项制度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相应的制度规范建设。在执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时 ,既要大胆创新、勇于借鉴 ,又要积极稳妥、与现行领导干部制度相衔接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蛙水关系",是指有些领导干部把自己当成"青蛙",当需要群众之"水"时就跳下去,满足了自己的利益需求后,又脱离群众之"水"跳到岸上。其具体表现是:其一,制度设计上群众主体地位的缺失。其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上的"联系群众秀"。其三,决策出发点的偏斜和价值选择扭曲。其四,党群关系远好近骂的现实与冲突。党群"蛙水关系"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导致党群关系融合度降低。其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只说出来,没有写下来就不能流传久远。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关键少数",不仅要会讲、会干,也要会写。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中,要  相似文献   

11.
<正>"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传递的鲜明政治信号,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发出的严肃指令。毋庸置疑,领导干部的地位作用决定了不仅是干部队伍的"风向标",更是广大群众的"导航仪"。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就是抓住了依法治国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2.
陈晓利  张玲 《理论导刊》2020,(5):112-1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更加艰巨的执政考验,作为党员队伍中"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必须修养官德,从思想底色、理想信念以及从政能力上下功夫,在解决自身与物、与人、与事三个维度的关系中不断提升领导境界。对物,领导干部应该依次超越"人役于物"和"取物有道"的境界,达到"超于物外"的境界;对人,不以情感差序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依据,摈弃"情感优先",崇尚"以民为先",拒斥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对事,摈弃"为官不为"与"为官乱为",追求充满创新精神的"合法为、积极为"境界。  相似文献   

13.
关于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伟 《理论探索》2001,(2):29-32
领导干部的选任制度必须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近一段这项改革力度较大,成绩突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关于“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关于群众推荐,关于考试,关于正确把握学历和资历条件,关于正确把握德才条件等等。只有正确、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把这项改革引向深入,从而做到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大力推进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14.
提起人才的重要性,大多数领导同志都能说上几条.可一边喊缺乏人才,一边又对身边的人才甚至对特意从外地引进的人才敬而远之,坐视人才浪费的现象却屡屡不绝.可见,对待人才问题上,一些领导干部是"叶公好龙",徒有爱才之名而无爱才之实.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4,(4):64
<正>领导干部瞒报个人有关事项不是"小节"潘洪其在2013年12月30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领导干部瞒报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不是无伤大雅的"小节",而是必须严加追究的政治失信失德行为。不难设想,一个干部如果不敢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多半是自己有见不得人的东西,担心泄露出去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在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基础上,将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试点和探索,领导干部个人事项从向上级部门报告,由上级部门内部掌握,发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1)
整改落实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这个活动搞得成不成功,关键要看整改落实的效果。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主要是在八小时外发生的。倡导领导干部八小时外多与群众一起运动,做群众体育活动的带头人,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对纠正"四风"问题大有益处,能加深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身体素质。深化认识、担任会长、获取知识、争当教练,管好辖区、组织比赛是保证领导干部与群众一起运动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17.
所谓"挑官",就是被调整的干部尤其是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在单位、职务、岗位等方面向组织讨价还价,要求去一些"有油水"的部门,不愿去所谓的"清水衙门"工作.这种现象干扰着干部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18.
对领导干部电话公开,舆论是一片叫好。领导干部愿意公开自己的电话,我非常支持;但把公开领导干部电话上升到打造现代阳光政府的高度、甚至是划等号,我则不敢苟同。如今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处理问题,必须讲程序、讲制度。如果领导干部接到电话后,马上在电话中决策,则是典型的违反纪律;如果领导干部不表态,打电话的群众又会认为领导干部不负责。倾听民声,需要的是制度化规范化渠道的正常表达,而不应该是领导干部与打电话群众两个人的私人对话。要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各个公共职能部门的依法、责任、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以德为先,以和为贵,以中庸为至德,注重的是臣民的意识,而不是公民的培养。它希望每个人注重自己的德行,形成一个君子社会。但事实是,文明的养成固然需要道德力,更需要制度力;需要"君子社会",更需要法制社会。在中国这样有几千年文明积淀的国家,传统的"伦理文明"当然应该传承发扬,但一种能将人带入更理性、更符合人性的"制度文明"更应该花大力气建设。还有,它讲求"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又重视恻隐与慎独。意思是不管别人看不看得见,都不能  相似文献   

20.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是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解决现行党政干部体制弊端的有效举措,是立足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