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产能过剩、企业成本过高、债务率过高、房地产库存较大等结构性难题。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用改革办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供给学派主张供给管理,供给学派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实践对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关注政府债务问题。对于政府债务,正确认识是规范管理的前提,规范管理是科学化解的基础,要从政府举债的积极意义、负面影响、潜在风险等方面客观全面的认识政府债务,从而统一思想认识,夯实改革思想根基。围绕当前债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建立专职独立的债务管理部门、跟踪问效的债务管理机制、符合实际的债务预警体系等方面积极改革。着眼于国内外可采用的化解债务风险手段,结合区域特点,在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营商环境,充分利用政策方面,加强探索,切实在制度层面上理顺关系、在实践层面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政府,如果债务负担沉重,将会严重影响该级财政的运转,威胁到当地政治经济生活的稳定,因此,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辽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实地调研,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改革     
<正>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强调的需求管理上,只讲发挥好需求侧"三驾马车"作用,现在看来这是绝对不够用和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抓住机制创新、制度供给等关键环节,作出整体性、系统性的通盘考虑,把整个发展的动力体系从"三驾马车"这种结构,转到供给侧方向上,转到如何优化结构与提高增长质量上来。一要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配之以"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有为和有限"的作用。二要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财税机制。  相似文献   

6.
《理论导报》2016,(1):56-5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姜明安 《前线》2016,(7):40-44
本文研究供给侧改革与信访立法的关系,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供给侧改革对信访立法提出了什么样的需求,或者说供给侧改革导致了或将可能导致哪些社会问题需要通过加强信访立法来进行规范,引发了或将可能引发哪些社会关系需要通过加强信访立法来进行调整。其二,信访立法作为对社会的一种制度供给,其本身应该进行怎样的结构性改革。文章根据我国信访制度供给侧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和弊端,以及当今中国社会现实对信访的需求,从扩大信访立法调整的范围、改革信访体制与确立信访制度的基本原则、重构信访机构与信访程序、改进信访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应通过立法推进信访制度的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8.
正首先,除了劳动力、资本、土地投入之外,流行着依靠生产函数中"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总供给的说法。但"全要素生产率"本身实际上是难以量化的要素投入的代名词,获取它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或是单位劳动力的投入,例如研发蒸汽机,种地的农民在激励下增加工作时间和强度。然而,如今成本低廉的技术进步越来越难以获取。提高劳动生产率则主要指向针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低效运作,需要  相似文献   

9.
陈树隆 《求是》2014,(6):29-30
<正>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各项工作。根据审计署近期审计公告,截至2012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含或有负债)15.89万亿元,加上同期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1.88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总余额27.77万亿  相似文献   

10.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和首要任务,在新时代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居于统领性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与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经济发展与调控理论的同时,针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的重大变化,提升了宏观经济治理的科学性,形成了符合中国经济运行实际的新供给经济学。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优化现有举措与创新政策体系结合基础上,拓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与协同性。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各界并不陌生,但到底什么是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要做什么?似乎又有些模糊。基于此笔者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谈三个问题:首先笔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和内涵,指出中国立足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轮"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在实践上逐渐从对立走向融合,走出了一条兼容并包的中国式改革;其次,笔者着重分析中国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给侧四大驱动要素发生了改变:人口红利逐渐耗尽、工业化红利趋减且改革开放红利不明显,因此要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塑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最后,笔者指出改革中需要澄清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省属高等学校是湖北高等学校的主体,为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湖北省属高校发展平稳,但仍相对不足,这是我省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一是存量发展的顶层外部助推机制有效供给不足,增强办学实力没有大动作、大突破。我省省属高校大多处于发展的爬坡期,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给予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一次,我在一家包子铺就餐。吃着吃着,我就联想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看到:很多包子做出来了,但是卖不出去(通常说的内需不足或产能过剩)。此时,店家就从需求侧做文章,大力叫卖。但人们买包子还是不踊跃。于是,店家目光转到了供给侧:多做好吃的包子,少做  相似文献   

14.
正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3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将对中国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中国经济未来是涨还是跌?涨或跌的持续时间是长还是短?涨或跌的坡度是陡峭还是平缓?顶点或底部可能在何处?需要作艰深  相似文献   

15.
正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供给侧改革是破解当前经济供需失衡等发展障碍的关键之策,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通过对学术界关于供给侧改革已有成果的归纳、梳理和评述,提出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研究意见建议,更好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良性深入。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按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工作思路和宏观调控指导思想上的新思维。它不是搞所谓新计划经济,而是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之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来对冲下行因素,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我们急需在改革中间解除供给抑制,削减供给约束,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做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在对我国发展方位和阶段性特征作出重大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战略措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摆在第  相似文献   

20.
正学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拨开纷繁复杂经济现象的层层外衣,就能够窥见,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无非始终都是由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完成,那就是供给与需求。供给侧与需求侧,很好理解,侧就是端的意思,供给侧就是供给端、生产端,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及创新四大要素;需求侧为需求端,包含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生产总量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商品供应的重要基地,但是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