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领导问题是治国理政的核心命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崛起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领导力视角解析中国治理与崛起的奥秘,是新的理论生长点。中国式新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治国理政过程中探索形成的独特模式,涵盖集约化的领导权力、共识型的领导决策、集体式的领导机制、台阶式的领导承继等面向及特质。这种新型政治领导力范式,能够保障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补益于现代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2.
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无疑会波及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作为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的灵魂和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相适应的哲学理论变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为积极回应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提出的挑战,必须构建一种适应于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使命。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维度的努力体现在理念、诉求、向度三个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理念体现在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指导;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诉求体现在实现公共性的建设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向度体现在实现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一、领导力剧场的内涵和特征领导力剧场是一种以提升领导力为目的,以戏剧的表演元素为载体,以某一领导问题(比如:战略决策、团队建没等)为线索,以培洲者和领导干部间互动为基石的教育性戏剧.在领导力剧场中,培洲者运用戏剧的表演元素将某一领导问题呈现于舞台之上,预留可供领导干部表演和反思的时间和空间,激活领导个体的内在情感.加深领导个体的理性认识,提升领导个体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领导力研究的新发展:伦理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全新的领导学概念,伦理领导指的是领导者通过个人行动和人际互动而做出的恰当的、合乎规范的行为,并通过双向沟通、强化和决策,激发追随者的这类行为。该文介绍了伦理领导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测量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未来伦理领导还应在测量方法、作用机制、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具有深邃的理论根基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华传统小康理念以及共产党人不懈的初心追求构成坚实的理论之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派生于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在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价值取向、科学谋划、人文底蕴层面彰显其清晰的逻辑理路与丰富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实现性别平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推进和实现两性的协调发展,增大社会和谐的总量.性别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项."五个统筹",理应成为考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新的向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民族性、话语表达的创新性三大鲜明特征。而中华文化的深刻沉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三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和生成原因,对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阎 《学理论》2020,(10):96-97
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最核心恪守的有形物质或无形价值观称为其"职业锚""。不负人民"应该成为新时代领导干部职业核心价值取向。领导干部"不负人民"职业锚建构着力点体现在"动机和需要""态度和价值观""意志和才干"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话语在其建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思想、明确价值立场、确定目标指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保持开放性的话语姿态,是中国话语建构过程中所应坚持的科学思想;中国话语建构“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面向人民”,是中国话语建构过程中所应明确的价值立场;追求“真理性”“价值性”“共在性”是中国话语建构过程中所应确定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向度在于公正是其内蕴价值和现实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发展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公正的实践向度在于以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彰显公正价值;以清理完善不公正的制度体系实现对生态领域公正缺失现象和问题的矫正。  相似文献   

11.
基层党组织作为"承上接下"的桥梁,是党全部工作的坚实力量支撑,其建设发展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组织力"这一概念,并指出要将其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进入新时代,"柔性化"应成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径转向,弥合刚性约束的缝隙。借由政治建设、群众工作、组织创新、协同共建等方式柔性地嵌入基层组织及个体生活,于无形中赢取认同,可多维、长效地推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生态政绩观:生态文明建设中政绩观的新向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莲香 《行政论坛》2013,20(1):22-26
生态政绩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价值优先、整体利益最大化、未来利益至上为原则,以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理念.树立生态政绩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建构生态政绩观必须实现价值观的生态转向: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理性,从个人价值诉求转向整体价值诉求,由单一价值诉求转向综合价值诉求,从无视成本价值诉求转向生态成本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2021,(3):83-90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发展方位的新概括。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必须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的客观依据、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新发展阶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而迈上新台阶的新定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入新征程而实现的新起步、是我国战略机遇期发生重要变化而作出的新判断。新发展阶段起始于"十四五",开启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之后的新征程,根本任务是实现2035年和2049年两个战略目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来看,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来看,新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成熟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阶段;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来看,新发展阶段是党的初心使命得到历史验证、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历史性巩固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行政改革循着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治理方式变革的路径不断深化,下一步的行政改革必将触及深层的行政文化。从霍夫斯泰德等学者提出的国家文化的五维分析框架来看,中国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高权力距离、集体主义的身份认同、偏向阳刚的性别取向、低度的规则导向、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并重的美德。中国行政文化的特征,植根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后,则表现出鲜明的过渡性、复合性和复杂性特征。面向未来的行政文化创新离不开挖掘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华因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5.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解读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精神富有的基石。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精神富有蕴涵着主体全民性富有、内容全面性富有、形式层次性富有、过程渐进性富有。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富有既是人的需要发展的现实必然,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既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破题之举;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彰显,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精神富有应凝聚个体思想共识,促进精神和谐,在知行转化中实现;强化社会价值引领,增加精神财富,在古今相继中实现;筑牢国家意识高地,夯实精神基础,在中外互鉴中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最困难、最期待的单元。以国情农情为立足点、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系、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界定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智能化、市场化、法治化、在地化和绿色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构成开门见景、出门见人、眼里有笑、事业有成的“两见两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愿景,并遵循引领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从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富裕乡村和幸福乡村等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造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滞后。面向强制规则和社会意识坚守社会责任、面向自我认知和消费群体形成互动、面向责任认知和自身发展寻求协同,这三个方面应成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三个向度。在此基础上,尊重内在统一性、明确坚守责任的基础性地位、明确多方互动是推进管道、明确内外协同是推行保障,从而系统地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刘斌 《学理论》2012,(18):12-13
民族主义思潮近代开始进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再起高潮。但其含义隐晦,特征多变。从文本和现实的角度阐释民族主义的内涵以及当代民族主义在中国呈现的新特点,一是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中国意识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反日反美情绪在一部分人中存在;三是民众对国家主权概念的理解更为宽广;四是民族主义包含了大量矛盾;五是网络民族主义成为新形式;六是当今的民族主义是反专利主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马克思主义廉洁型执政党,是党的性质、宗旨及其承担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廉洁型执政党始终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核心价值追求,具有性质先进、纪律严明、密切联系群众、对腐败零容忍、领袖率先垂范、实行党内民主等基本特征。建设马克思主义廉洁型执政党,有助于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永葆先进,有助于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有助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