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晓芸  李坚 《学理论》2012,(24):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矛盾是中国国情的一个方面,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每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都有其特殊的社会矛盾。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厘清中国在建国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只有通过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社会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中倩 《学理论》2012,(19):40-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为四个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每一阶段的思想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的,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深入研究各阶段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大方面来分析各阶段思想形成的条件,其中国内背景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吴邦国 《党政论坛》2010,(24):18-19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农业基础薄弱,基本还是“靠天吃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1%,比发达国家低了约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的国际环境有了保证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加剧,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而社会主要矛盾仍然突出,工业化进程加速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科学技术作用日益发挥而人的素质提高缓慢制约了科学技术向生产过程的转化,社会总体保持稳定而不稳定因素有所增长。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国内长期以来将"历史唯物主义"定位为"马克思学说的哲学灵魂",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学说的最大误解,是对"历史唯主义"的"理论时空"的错误定位.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空间角度看,仅仅是揭示"人类社会"的人被"物化"、"异化"方面的客观事实之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从经济领域研究资本剥削使人成为依赖于物的经济动物所形成的总的科学观点,它根本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从时间角度看,它所研究的主要是"史前社会"经济形态自然过程中的人被物化、人依赖物的客观事实及由此产生的"唯物"或"物本"理论,并不包含马克思揭示的正态人化事实及创意的人本主义理想哲学.故"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时空"是狭隘的.马克思哲学绝非是"以物化为象"的"历史唯物主义",而只能是"以人化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此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发展呈现出下述阶段性特征:物质性矛盾与文化性矛盾、政治性矛盾并存,简单矛盾向复杂矛盾转变,接触性矛盾向非接触性矛盾延伸,隐性矛盾向显性矛盾发展.这些特征同时并存、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我国社会发展处于矛盾凸显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矛盾发展的这些特征,对于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文化,是指社会大多数人、各个社会阶层都能认同、掌握和消费的文化,在实质上讲的是用和的方式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但不排斥某些文化之间的斗争。建设和谐文化,既可以正面入手,也可以从问题切入。当今中国的文化基本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某些文化不和谐的因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社会层级结构的影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是分析解释当今我国存在的文化不和谐现象的一种框架。  相似文献   

8.
揭英荣 《学理论》2010,(4):37-38
哈贝马斯通过交往行为理论重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并通过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的结合分析了政治秩序和政治系统印国家的起源、产生、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民族福利国家的总体危机,这对我们现时代思考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中国的改革进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西方各种理论传入中国,这些理论对中国理论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对这些理论进行辨析,变得尤为重要。西方治理理论就是其中一例。本文重新研究和梳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并对西方治理理论进行梳理,从而分析其嵌入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的可能与边界,这对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宁楠 《学理论》2010,(21):167-167
宋人论书主张书法创作不应受法度的束缚,而应重视作品中的风神意韵及书家的内在精神与气质,自由地抒发其胸臆,力求创新。其共同特点都是重视书法创作中的主观因素,也就是强调“意”的作用。因此“尚意”成为宋代书法理论的总的精神,是宋书创作的美学追求,也是宋代书法理论发展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林南的<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是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著作,该书在个体行动和社会结构互动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资本的模型,指明社会资本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沟通联接意义.因此,在回顾社会资本模型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资本>具有系统主义、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等方法特征,最后提出对该书的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7)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是其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马克思其他思想的形成。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并通过人与社会的互动,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的构成。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体现了客观性与人本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层次性与整体性、继承性与重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心理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这符合当前学科研究精细化、复杂化和界域模糊化的趋势。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下,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理论构筑了社会心理的科学解释原则和心理图式;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中介"理论探讨了"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转换的实现机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社会心理机制"的批判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心理领域关于内隐认知形式的探索;通过社会与心理双重视角切入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吸收,人们将不断刷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更好地延续其内在机理,增强它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积极成果,是后来改革开放的一笔可观的正面理论遗产,为市场取向改革提供了大量理论上的生长点;为改革的起步提供了调整政策的许多出发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生长点;为突破苏联模式提供了思想方法上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李卓群 《学理论》2012,(23):38-39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当中一些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其中争论特别激烈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问题以及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体系和历史唯物主义开始形成;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9,(1):101-109
建构和强化环境问责制度以落实政府环境保护责任,是近年来中国政府着力解决环境污染痼疾的重要举措。环境问责政策文本是观察政府环境问责运作实践的重要切入点,而当前学界鲜见运用文本分析法系统梳理中国环境问责制度演变脉络的成果。对环境问责政策的文本分析,可以在"行政问责—法律问责—社会问责"的三维分类框架下,结合问责对象、问责原则、问责情形、问责程序和问责结果的问责要素视角,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进行。分析表明,2000—2017年期间,中国环境问责制度由偏态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但总体保持较低水平的平稳渐变态势;由突发问责向常态问责转变,但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短期应急效应;从软性问责向刚性问责转变,但仍然存在环境机会主义的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17.
农村治理结构改革,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全能型政府统治体制的变革,重构了政社一体的乡村治理结构,构建了政社分工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农村治理结构。但是,这种新的治理结构在运行中出现异化,政府公共性削弱,治理合法性流失,农村出现衰落景象。新世纪之后的农村税费改革,再次对农村政府与社会关系作出重大调整,以政建社与政社共治的农村治理新模式取代政社对立的二元治理结构。十八大以来,以反腐败和精准扶贫为中心,农村治理结构有了新发展。新时代的农村治理结构,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8)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基石。在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中,论述了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纠正人们对唯物史观的错误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当时现实社会都起到了深远影响。以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了经济基础的作用,而且是"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是治理公共危机的理想模式。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则是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得以实现的基础。当前中国社会资本"二元并存、发育不良、分布不均"的总体状况严重制约了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在中国的实现。鉴此,在中国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需要整合和改善中国社会资本总体状况,并重点培育和发展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趋势与结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初中期与1990年代后期的三阶段演化过程后,中国通货膨胀机制已经完成从高核心通货膨胀率向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结构转变.虽然2007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长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性质,但是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并且继续呈现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历史趋势.中国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以CPI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度量的价格稳定目标,通过积极需求管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