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成伟 《世纪桥》2015,(4):44-45
我国的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家旅游局有关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量已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达600亿元《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提出,到2015年要力争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7.17亿人次,收入1145亿元,直接就业989万人,间接就业3680万人,旅游从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创建活动中,湄潭县茶海生态园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湄潭茶海生态园,是一个以核桃坝村为中心的,具有黔北风情和茶园风光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享有"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美誉的核桃坝村,位于湄潭县城东北角,是湄潭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这里  相似文献   

3.
雷鸣 《学习导报》2011,(3):51-52
眼下,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正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各地的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与促进新农村建设之间有着良好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4.
雷鸣 《新湘评论》2011,(3):51-52
眼下,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正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各地的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与促进新农村建设之间有着良好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全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85.19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6.6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增长20.9%,食用菌种植面积同比增长91.5%,水果种植面积同比增长1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9%,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营业务收入达90亿元。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9)
<正>乌兰察布市旅游产业提档升级蒸蒸日上,成果辉煌,逐步壮大。旅游业人数2016年达到142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约120多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辉腾锡勒、格根塔拉、苏木山、红召、林胡古塞、红石崖、岱海、察尔湖、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集宁皮革城等4A级景区10家、3A级景区7家,涌现了年接待能力达百万人次以上的重点旅游景区;旅行社达125家,高星级酒店30家,4星级以上农(牧)家乐及自治区级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0家,床位数8万余张,旅游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4,(Z1):139-141
<正>一、发展乡村旅游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也称农业旅游。是以农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客源为基本对象,当地农民参与其中,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和回归自然等需求并长久获益的活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对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满足旅游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有广袤的乡村,自然资源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长宁县以建设中国最美的竹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成果,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取得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9.
户外休闲旅游有助于桂林旅游适应旅游发展新趋势,有助于桂林旅游的转型升级。桂林城周边的广阔乡村,蕴涵着大量的适宜徒步、骑行的户外休闲旅游所需要的各种元素,本世纪兴起的桂林户外休闲旅游有其特征。桂林周边近20个乡镇均可纳入桂林户外休闲旅游天堂的范围。在桂林户外休闲天堂建设中,国际性的户外休闲旅游天堂是其目标定位,保持乡村的自然生态是其不变的原则,信息引导建设、乡村文化修复等是其建设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扶贫事业的生力军。对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贵州而言,乡村旅游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以及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举措,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得到较大发展,富了一方百姓,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2015年,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93亿人次,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贵州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吴小龙 《江淮》2011,(6):41
过去,"割完麦子种早稻,收了早稻种晚稻"。如今,浙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农民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他们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方式,大搞休闲农业,把田园整治得像花圃,把庄稼侍弄得像盆景,把村庄收拾得像景区。这么一来,村民卖风景、卖特产,让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联姻,也让乡村成了发展创富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湟源县依托日月山、丹噶尔古城等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优势,坚持“整体规划、理顺机制、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旅游富民”的思路,利用交通区位、水利设施、生态建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扶持以“休闲山庄”“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独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若干思考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旅游观光为目的,以集成服务为手段,以丰富城市居民生活为目标的新型产业业态。文章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生态文化传承的意义,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特点,并指出了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乡村实际,深化发展对策研究,具体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主要措施,以求有利于拓展与优化具有区域特色且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生态文化内涵,为福建乃至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贵州乡村旅游是全国起步最早、产品和市场成长较快的地区,也是世界旅游组织认定的乡村旅游发展重点观测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乡村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提升,乡村旅游业对休闲农业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已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乡村旅游业正成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5.
媒体看贵州     
<正>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开幕3月2 9日,第三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兴义市开幕。本次峰会以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为主题,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论美丽乡村建设。峰会设有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科技信息化高峰论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介洽谈签约仪式、美丽乡村建设新常态与智慧农民培养论坛等数十个活动。(2015年03月30日)  相似文献   

16.
正普定县沙湾农业大观园是贵州省"5个100工程"重点农业园区之一,2015年园区脱贫人口535户162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走出一条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农旅融合、精准扶贫的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7.
观光采摘,是一种以乡村和农业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产业。以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采摘观光园为例,通过挖掘黄桥乡的现有的旅游资源,从规划目标与定位、规划原则和规划设计分区的基础上,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的乡村采摘观光园。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4,(1):F0004-F0004
红旗农场都市农业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哈尔滨市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园区占地面积3000亩,生态环境优越,景色宜人。  相似文献   

19.
唐前启 《学习导报》2014,(21):17-17
大新乡地处新邵县西北边陲,是典型的边远山区乡镇。如何走出一条特色脱贫的路子,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和村民。从2012年开始,大新乡在市县统战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持续有力开展"同心乡村"创建活动,培育玫瑰产业、制定村落规划、建设村民新居、完善基础设施。目前,全乡玫瑰花种植面积达1.2万亩,前来休闲旅游的达到14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在推进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凯里市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云谷田园"便是一个成功典范。"云谷田园"现代生态农业园坐落在凯里市芦笙之乡——舟溪镇新光、平中村之间,占地面积2500亩,融合台湾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度假、农业文化休闲等多种发展元素,形成了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体验于一体的新业态。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