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论生态是由政府—网民—媒体三维互动形成的舆论场。虽然近年来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但现实中仍存在不少"行为盲点",其背后则是"认知误区"。在认识论上,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网络民意的虚与实、网络传播的一与多、网络言论的好与坏、网络治理的软与硬及网上治理与网下治理等关系。这构成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需要遵循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微博时代带来社会传播格局的碎片化,政府对社会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消减,给政府舆论调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微博同时打开了一个新的沟通窗口和传播平台,对此政府需要有新的思路,善于运用微博来引导舆论,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公众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产生社会认知困惑、社会情绪消极以及社会信任淡漠等心理问题。这些既存的社会心理问题,呈现在舆论传播中,会给党的舆论引导带来"舆论‘泛社会化’""‘舆论倒逼’势头强劲""舆论‘越位’现象丛生"等挑战。为了提升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需要关注公众心理状态,并基于公众心理分析,从认知、信念和行动三方面着手来制定舆论引导策略,找准各种舆论场中的"对接点"和"共振点",时刻关注并推动反应民声、表达民意的积极社会舆论,形成舆论聚合,促进多元舆论场共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舆论芬围。  相似文献   

4.
正在信息传播权力重构的过程中,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是合作关系,而非对立关系,这是政府新媒体传播获得话语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效率的必然选择。1983年,托夫勒就预言:"信息是和权力并进而和政治息息相关,随着我们进入信息政治的时代,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并要人们注意研究与信息有关的种种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的崛起,对政府危机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引发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一时成为国内外舆论焦点。然而在事故处置过程中,自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多元多变的信息传播环境,致使政府危机传播发生了严重的舆论危机。舆论危机不仅恶化了事故处置的舆论环境,而且耗损了政府的公信力。为此,自媒体环境下,政府应该从传播理念、机制、模式等方面探索其危机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唐俊 《新湘评论》2020,(9):32-32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舆论工作面临全新挑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于基层新闻舆论工作而言,要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只有抓实"四点",才能提升"四力"。抓住关键点,提升传播力。基层新闻舆论工作犹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到党的声音能否有效传达到人民以及人民心声能否及时反馈给党。  相似文献   

7.
赵佳琛 《前线》2014,(12):102-104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生成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对各级宣传思想部门创新宣传工作、加强舆论引导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切实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必须立足互联网领域的新变化,把握"微时代"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用好"微"手段,做好"微传播",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牢牢掌握网上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学会"微"思考我们已经步入以"秒"为计算单位的"微传播"信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6,(4)
正四川省广元市把加快推进地方媒体融合发展作为"基层工作加强年"的有力抓手,成功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媒体矩阵集群,抢占了信息传播制高点和舆论主阵地,不断增强主流与民间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有效畅通"两个舆论场",让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基层群众。顶层构架:定位准,思路清广元市顺应时代和媒体发展新趋势新要求,立足市情和媒体发展现状,科学构架,准确定位,明确思路,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思路定位上  相似文献   

9.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通过舆论媒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给当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该坚持"开、好、管"三字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养,完善法律制度,为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国网络传播中存在着真实可信度低、舆论"一边倒"、网民言论情绪化等问题,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加强媒体互动、引导行业自律,从而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手机等发布信息,并可上传图片和链接,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短短几年兴起的微博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网络平台,也在事实上成为现今中国最大的网络舆论集散地。微博广泛的公众参与性和互动性,产生了强大的动员力,对社会治理带来重大影响。一、微博时代的主要特征(一)传播格局发生变化微博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传播信息不再是"拥有现代化设备的专业化媒介组织"的特权。微博具有"自媒体"的属性,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为一体。微博建构了一个机会更为均等、权力更为平衡的舆论平台,让"沉默的大多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用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记录我们身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完成好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做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就必须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就必须创新新闻舆论宣传手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赋予了新闻职业道德新的内涵,新闻媒介的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使传媒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理论缺位,舆论就可能成为各式各样歪理邪说的跑马场科学理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仪",正确舆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理论与舆论同向而行、同向发力,舆论跟着理论走,理论靠着舆论推,这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必须遵循的规律。只有理论和舆论同源同流、融合共进,才能打造出思想含量和话语魅力兼具的"表达共同体",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学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带来的高度风险、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现实给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网络舆论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约束,国内外多种敌对势力的干扰,泛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以及极端宗教主义势力的煽动等因素使得该地区的舆论安全呈现不稳定状态,进而造成政治认同受到削弱,政府的社会信息控制能力弱化,增加社会治理的合法性成本等影响。对此,我们主张以善治理念加强引导,整合安全建设资源,并积极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以强化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网络舆论安全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在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这一对矛盾之中,舆论引导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构建健康和谐舆论氛围的主导力量。在以新媒体为驱动的媒体融合时代,舆论引导者应切实把握和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积极打通"两个舆论场",营造良好舆论生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改变着舆论存储、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格局,同时也对传统的舆论引导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新形势  相似文献   

17.
从编辑学的角度讲,好的版面编排总是以其新颖独特的版面形式首先吸引受众。受众最先感知的是版面形式突出的部分。新闻的传播过程对编辑者来说不是被动地照搬新闻信息,而是要能动地传播新闻信息。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新闻和舆论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来塑造报刊良好的版面形象,更好地发挥报刊的舆论导向功能,从而对受众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一、内容美——信息的真实性和引导性 没有真,就没有美。这在任何领域的审美活动中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作为传播载体的报刊就应是无数新闻信息真实的再现。编辑者可以对新闻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有了新的特点,青年作为新媒体领域的"先锋主力军",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深受影响。将新媒体嵌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也为加强青年价值观塑造,抢占舆论"新阵地"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为此,在实践活动中,应该专注于变革教育思维和教育能力构建主体路径,立足于开展实践活动和"众包"学习打造客体路径,致力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资源路径,服务于教育内容传递和教育效果反馈创新技术路径,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区域传播能力作为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区域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形象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相适应,各地间传播能力的不平衡十分明显,整体上,表现为"东强西弱",由东部、中部向西部"梯度递减"的状况。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强化区域传播能力建设,为发展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是这些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是:我国已成为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已超5亿,比一些大国的人口总量还多。网络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舆论形态,给信息传播和人们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由于其"表达"门槛低、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互动快捷,一些谣言和诽谤也乘机"搭车"而上,给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