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国华 《当代贵州》2016,(32):62-63
正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为核心内涵的贵州人文精神,建基于贵州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升华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与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高度契合,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新形势下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冲出"经济洼地",打造绿色发展的"精神高地"和"实践高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余姚人民传承和弘扬姚江文化优秀人文精神,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了区域发展的软实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姚江文化“主体自觉”的自强精神,激发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弘扬姚江文化“因时致治”的革新精神,增强改革开放的坚定性;弘扬姚江文化“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的认同性;弘扬姚江文化“天下一家”的和谐精神,提高促进社会和谐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委结合贵州民族文化传统、“两欠”省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十届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大力弘扬和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准确地定位了新时期贵州人应当具备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极大地提升了贵州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而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徐圻 《当代贵州》2016,(40):24-25
正在贵州提倡"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这样一种人文精神,就是要在物质与精神、现实与超越、当下诉求与长远发展、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达成相对的平衡。贵州正处在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就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没有悬念。与之相应,贵州人的精神面貌、精神境界也进入了质的提升阶段。在这个时候,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提出大力弘扬"天人合  相似文献   

5.
袁燕 《当代贵州》2016,(14):8-9
今天贵州人文精神的提出,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贵州多元文化的延续、继承和创新。1月13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这一贵州人文精神的提出,有助于贵州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内容丰富,理论上有新概括、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指导性强,其中一个亮点是,概括并提出了以“开放创新、团结奋进”为核心的贵州时代精神,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在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大力学习弘扬贵州时代精神,凝聚建设美好贵州的强大力量。”这对提振精气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亚彬 《当代贵州》2016,(37):28-29
正贵州人文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贵州版本,也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当代贵州人立足国情省情,挖掘传统,从中汲取智慧,以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的强烈愿望。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地方、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能否主动地、适时地确立一种引领发展、激励发展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发展至关重要。自从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  相似文献   

8.
袁竞 《当代贵州》2008,(2):30-30
“贵州精神”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契合时代、引领发展。必须用务实的措施弘扬“贵州精神”。  相似文献   

9.
“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和信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深切寄语.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贵州精神、抗雪凝精神、多彩贵州风……  相似文献   

10.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是对杭州近5000年历史积淀形成的人文精神的概括,更是我们今天塑造新人文精神的要求;同时,她又与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的今天,我们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培育与弘扬浙江精神的重要体现,重要探索和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1.
加强组织部门效能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和拓展先进性教育成果,提高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水平的有效载体和抓手。  相似文献   

12.
钱运录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省委的部署,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结合我省实际学习遵义会议精神。本刊特刊发了潘健等同志对遵义会议精神研究的文章,以带动对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入研讨,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指出:“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兵团精神是兵团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根”与“魂”。一代代兵团人是兵团精神的践行者。本文就兵团精神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兵团精神对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作用、新时代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对弘扬兵团精神的要求等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6,(14):21-21
文化,民族的根。精神,民族的魂。人文精神,民族的根与魂。传统,民族的本。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作为“贵州人文精神”,再好不过。但关键是在贵州人中如何淬炼,积聚,蔚然成风,真正成为贵州的民气民风民魂、精气神?  相似文献   

15.
张忠义  王健 《新长征》2008,(6):46-47
目前,“培育弘扬新时期长春城市精神”主题活动正在我市深入开展。长春市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历史关头,深入挖掘长春“城市精神”,并培育和弘扬这种“城市精神”,对我市城市现代化发展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今年初,省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秉持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州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可以让我们记住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正"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鼓励全省人民。"知行合一"是明代先贤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所形成的哲学观点,不仅对贵州文化影响深远,而且得到古今中外专家学者高度认同。"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做弘扬人文精神的贵州人必定要"正能量在先""道德在先"。  相似文献   

18.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包括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依靠自己力量战胜艰难险阻的独立自主精神、敢于坚持真理积极纠正错误的革命胜利精神、善于顾全大局注重民主集中的民主团结精神等。今天,继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对于实现贵州“十二五”奋斗目标,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全面发展的文化支撑。建设现代化的淳安,必须大力培育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一致,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相符合的社会主义现代人文精神。本文认真考证了淳安人文精神的文化背景和特征,深刻分析了淳安人文精神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新时期淳安精神为“创业奋进、大气开放、具务实、敢干争先”。最后提出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淳安精神,为融入大都市、建设新淳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刘婕 《当代贵州》2016,(38):34-35
正大力弘扬和践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有助于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增强认同感、自信心,提振精气神,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的确立,有着鲜明的贵州标识。"天人合一"要求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环境,折射出贵州各族人民以生态为本的价值观,反映了贵州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人文追求;"知行合一"注重"知"和"行"的统一,要求在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