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全面完成、灾区干部群众满怀信心走向新生活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到四川灾区,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考察指导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他强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灾后恢复重建已取得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和...  相似文献   

2.
徐超 《民主》2008,(11):16-18
2008年7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重视做好羌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8月13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条款中吸纳了《建议书》中的有关建议和意见;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又对《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作出批示: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8,(2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6月5日上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乡村发展理论是以乡村相对独立性为研究前提,以乡村地区发展为内容、空间均衡发展为核心的乡村发展的理论。该理论对我国今年灾后农村重建政策的制定与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实践中凝练出指导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的科学发展理念、人民本位理念、共建共享理念、信息公开理念、文化传承理念、防灾减灾理念、依法重建理念、自主学习理念等八大基本理念,构建指导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理念体系,对认真贯彻实施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奋力推进十二五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5·12地震三年的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通过强化对基层政权的控制,使得权威主义治理模式成为重要的灾害应对机制。与此同时,社会组织的介入成为5·12地震灾后社区重建的新的社会参与形式。通过持续三年对四川省龙门山镇A社区和B社区重建的比较研究,发现在社区治理层面,无论社会组织的参与式治理还是村集体的权威主义治理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又处于超越社区层面的急速的灾后重建过程、城乡一体化过程以及社会管理改革过程的交互作用中。各种力量对社区的多方面介入使得基于相对隔离封闭的传统社区的参与式发展理论和以往计划体制下的单一权威治理思路都难以应对。社会治理制度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在多元共治和权威管控之间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7.
灾后精神家园重建是汶川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是灾区群众心灵归属的迫切需要。我省灾后精神家园重建始终围绕着力弘扬巴蜀文化传承精华;着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着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等三个方面进行。三措并举之后,四川精神家园重建成果初步展现。  相似文献   

8.
<正>汶川的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分析汶川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经验,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汶川县委县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汶川模式",为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汶川模式"的内涵汶川县委县政府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心理救助为基础、以感恩教育为主导、以铭恩奋进为目的的灾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入到恢复重建和科学发展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全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总结研究,分析探索不同形势下规划的布局方法,总结阐明特大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任务的特殊性、特定的要求、布局原则和方法,可以为今后类似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规划布局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四川灾后重建中的产业优化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论文在分析了四川省现有产业的特点、不足和重建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的优化重建是四川灾后重建的关键的观点。四川在重建产业时,必须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层次,从发展思路、重点产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加大,加大进行产业优化重建,从灾后重建走向产业复兴,实现四川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巨灾与灾后可持续恢复是当前灾害研究的两个热点议题,且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巨灾的情境下,社区互助模式难以适用,灾后恢复更依赖于外部援助,灾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为凸显。中国政府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启动的“对口支援”为巨灾的可持续恢复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也为从理论上总结中国灾害管理实践如何贡献于全球知识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本文以长期的田野调查为资料,以可持续恢复为概念框架,分析了中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对口支援”政策的长期效果,将“对口支援”作为促进巨灾可持续恢复的新的政策路径,识别了“对口支援”中的组织结构与网络特征,分析了“对口支援”网络结构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对可持续恢复目标的影响,倡导并推动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对口支援”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且开始实施。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诸如乡村社会分层加剧、乡村基层组织冲突加剧、精英分子流失、乡村文化流失等问题将逐日呈现,而传统"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难以再维持治理的高绩效。协同治理模式是克服"乡政村治"模式弊端,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重要模式。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协同治理要遵循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发挥城乡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城市和农村之间、工商业和农业之间、市民和农民的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治理之善治目标。为此,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互助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支持;形成城乡基层组织整合机制,促进城乡组织相互合作;形成城乡制度互融机制,促进城乡制度相互融合;形成城乡文化的"互哺"机制,实现城乡文化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8,(25)
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明确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省市为19个,对口支援期限按3年安排。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央统筹协调,组织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8,(21)
抗震救灾激发起的巨大力量,持续转化为冷静坚韧的行动 5月17日,汶川地震进入第5天,深入的搜救工作始终持续,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令人们惊叹。与此同时,截至23日,灾区次生灾害、防疫、群众安置、灾后重建等一系列问题也依次着手解决,从应急救灾到灾后重建,救灾力量稳步展开。截至23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55740人遇难,292481人受伤,24960人失踪。  相似文献   

15.
希望,是记者在木鱼中学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时值隆冬,春节将至。《嘹望》新闻周刊记者于汶川地震过后8个月,再次走进汶川、青川、北川等四川地震重灾区,扫描灾区灾后重建的新进展,感受灾区的复苏与希望,触摸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种类多,频率高。在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工作中,灾后重建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既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需要确立正确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做到科学重建。"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对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逐步深化了对灾后重建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的认识,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灾后重建中国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当前的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四川阿坝、绵阳、广元、成都、德阳、雅安六州市的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其恢复重建事关当前灾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未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灾区农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灾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既存在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能力弱的共性问题,也存在着恢复重建项目集中、资金需求量大、不确定性大而自身供给能力弱的个性特征。因此,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必须立足于灾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客观现实,结合农业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创新农业基础设施融资思路,以满足灾区目前和将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客观要求,为灾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资产为本的灾后社区发展模式强调以社区资产或社区优势/能力为介入重点,用一个“资产镜片”或“能力镜片”去了解社区.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强调从“社区资产”出发,以内在取向动员社区居民的参与,重视社区关系的建立.根据“人在环境”和“当时当地”的本土特性,结合本人已有的相关实务经验及反思,探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在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中的应用架构,以期促进此模式在本土场景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5.12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高校之一。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中,学院坚持一手抓好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好廉政文化建设,为学院阳光廉洁重建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非线性科学的角度来说,汶川地震是自然界一次大的突变,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及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取决于灾后重建过程中一体化力量和离心化力量的张力。灾后重建过程中就是要积极扩大整合调节力量,抑制离心化力量。因此,特别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统领灾后重建的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