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视域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推进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中国国际话语展现的多层次话语困境,我们要依托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发展,为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进程创造良好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同时厚植中国国际话语在文明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传播的土壤,增强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表达主张、反对霸权的底气与能力,继续为人类世界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学术国际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话语权“西强东弱”总体格局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强化中国学术话语能力。当前,中国学术话语主体存在着理论创新能力不足、学术话语内容存在着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不高、学术话语国际传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增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的硬实力支撑和理论创生能力;要领悟文化自信的内涵,将其熔铸于中国学术国际话语;要从方法、内容、形式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备的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话语权就是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1])国际机制是国际体系的制度化结构,包括国际组织、国际协议、国际准则以及国际惯例等。美国学者克拉斯纳在1983年把它定义为"国际行为体在国际关系的某个特定领域中所遵循的一整套或明示、或暗含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2])。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机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经济有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经济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国外交“话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稳定区域国际安全协调机制,构建全球发展环境新格局;中国新外交实际上打破了西方国家一直主导的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5.
近日出版的《红旗文稿》刊发文章说,我们的舆论往往作片面的理解,认为国际话语权的大小根本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大小。虽然不能否认实力强大对于话语权是一个积极性因素,但国际话语权从来不是按国家的实力大小来分配的,在某些问题或某些领域,一些实力小的国家比一些实力大的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情况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3月在拉萨等地的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到现在,欧洲和美国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错误和歪曲接连不断,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手段公然用在了新闻图片的处理上,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被弃之一旁。愤怒的中国网民甚至制作出反 CNN网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我们回过头,在西方媒体报道新中国的历史中搜寻西藏的身影,会发现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的。中国西部边陲的雪域高原,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西方舆论界的视野。一方面,西藏承载了一些西方舆论对东方神秘文化的想象,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想象被加入了西方的意识形态评价。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应对国际竞争、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实质是利益博弈,目前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一系列挑战,增强国际话语权一方面需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话语权理论研究工程,建构中国式的话语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日发生的“中国铜交易员失踪”一案,继“中航油事件”后又一次暴露了中国大宗贸 易商品在抵抗国际价格风险上存在着重大缺陷。而且,尽管中国目前是世界市场的“大买 家”,但从监管部门、生产企业、交易机构直至价格安全机构建立等诸多方面,不但难以适 应当前竞争激烈和多变的国际价格市场,而且甚少价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改变这种 被动,建立中国价格安全长效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声音显著增强,然而,质疑也一直存在。面对质疑,我们要积极应对、在国际舞台上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权力,推动和引导国际舆论和秩序朝着健康、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话语权是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提升国际话语权是维护国家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开拓了新方向,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争取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我国应该通过巧妙进行话语阐释和舆论宣传、保持从容理性和战略定力、增加"一带一路"的制度供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动员能力等方略寻求破解国际话语权困境的出路,攻克难关,大力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17,(12)
<正>在过往30多年开疆拓土的国际生涯中,"中国制造"铸造而成的并不只有完整的生产体系与强大的产品输出能力,更有提升与刷新自我的独门绝技与看家本领。因此,未来参与全球化的资源配置与国际竞争,"中国制造"将突破在低端领域摸爬滚打的狭窄空间,置换出仅凭资源天赋闯荡天下的竞争能量,从而站上更为宽阔的战略性产业高地。一、从"中国制造"的短板说开去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这不仅带来中国总体外交战略的转向,同时也将推动国际秩序发生深刻调整,形成新的国际运行规则。因此,倡导多元包容的文化精神,构建符合"丝路精神"的国际话语体系,获取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避免各种误解误读,乃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合作以外更深层、更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17,(11)
<正>今天,面临多重挑战的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正在探索的中国方案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是中国软实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产物,也是国际社会反思西方发展模式的结果。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  相似文献   

14.
牢牢掌握解读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权:一在"破",即解决"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问题,尤其是揭示西方话语背后的方法论谬误和政治意图;二在"立",即建构"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宣传与阐释系统,尤其在"核心要素""世界意义""战略重点"等方面要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0)
在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的号召下,本文提出加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本文利用数据分析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及发展马克思主义三方面进行论证,通过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经济周期、财富集中度、失业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目前正处于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时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协商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政党制度既避免了西方多党制中执政党与在野党的相互恶斗,又避免了前苏东地区一党制中执政党的独断专行,为中国从落后挨打到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在国际政党舞台,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与其话语地位并不匹配。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掌握国际政党制度话语权。由此可见,话语权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争来的。要实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除了在继续发展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上进一步有所作为外,还必须构建科学的政党制度评价标准,创新国内外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政党制度话语表达方式,加强国际政党制度研究与交流,以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2)
学术话语权是话语体系的核心与关键,是权利与权力的统一,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学术话语权以其柔性的、非强制的力量发挥其引领的动力作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在中国特色的内在要求下,在时代和世界学术话语权不断发展的外在需求下,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必须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三化"的实践中,提升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在国际话语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交流和竞争尤其是文化上的交流和竞争日益加剧。面对这一形势,中国需要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与文化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而在建构中国文化话语权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中国文化话语权建构和提升的因素。从优化整合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坚定文化自信着手构建中国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作为当代中国重要政治话语之一,"中国方案"凸显了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的责任与担当,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基础。价值表达力、目标说服力、协同合作力是"中国方案"影响力的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源于"中国方案"的理论特质、发展指向与实践特征。在提升"中国方案"话语影响力的过程中,其所代表的中国主流价值取向、中国国家立场也将彰显出更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更多的国际共识与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应建立在各国认可的有效规则基础上。拥有国际法话语权,通过对"一带一路"相关议题的设定和规则制定,提供和制定更多合理有效的国际法规范,更有利于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的构想。由于历史、文化理念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在国际法话语权的话语内容、话语平台及话语反馈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国应该创新话语内容,加强话语平台的利用和建设以及增强话语反馈积极效果,以此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