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殿仁 《求是》2015,(3):48-50
<正>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也是其根脉所系、魂魄所在。尊重历史、牢记历史、以史资政,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甚至一度有蔓延之势。这股思潮不仅在理论上十分荒谬,而且在现实中危害极大。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表现及传播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孔利 《前线》1989,(10)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股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他们在主张“全盘西化”的同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贬得一钱不值,说得一无是处,狂妄地叫嚷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孕育不了新的文化”,“不能教给我们什么真正的科学和民主意识”,“是已死的东西,早该后继无人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上,再重申一下  相似文献   

3.
《湘潮》2020,(1):35-38
<正>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虚无历史颠覆价值观念、颠覆政权和社会基础,是一种攻击的武器和斗争的手段。习近平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效开展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必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一段时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传播手段、思想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具有了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高度警惕其现实危害,针锋相对采取应对之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特征传播手段网络化。自媒体时代,网络是最重要、最高效的传播媒介,网上阅读是人们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噪音、杂音仍不时响起。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么,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因为它们是脱离实际和无法实现的。还有人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史学领域的一个流派,是研究工作的一种“理论创新”和“范式转换”,是一些学者的“一家之言”。我们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要针对诸如此类的观点,搞清楚历史虚无主义是怎样掩人耳目的。  相似文献   

6.
《实践》2020,(1)
正面对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我们应当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科学剖析,深刻揭露其本质和危害。一是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抹黑党的领袖和党树立的具有崇高品质的英雄模范人物,达到诋毁、撕碎人们对这些伟大人物精神层面敬仰与怀念的目的,进而让人们丧失了对党的领袖和英雄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政党的信心。同时,历史虚无主义试图从根本上瓦  相似文献   

7.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现象。它源于西方的虚无主义,并借助资本的盛行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中国日益蔓延。现实中,历史虚无主义常冠以学术研究之名,极具隐蔽性与迷惑性。但从其理论内在逻辑看来,实则是扭曲马克思主义与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政治思潮。从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维度看,廓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政治目标、泛起原因以及传播方式等核心问题,能构建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祛除路径,走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迷思,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1,(6)
正观往事,知兴替,以自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实事求是地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党通过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让广大党员干部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就能够自觉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相似文献   

9.
朱继东 《前线》2020,(1):42-4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有力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错误思潮得到有效遏制,意识形态领域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强化,极大地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同时也要看到,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并未销声匿迹,而是潜而未息,改头换面地发声亮相,呈现出以纪念的形式攻击,以宣扬的姿态贬抑,以娱乐的手法丑化,以协作的方式借力等新特点,伺机在思想意识领域发挥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对历史虚无主义时刻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往今来,一切民族和国家都会重视自己的历史,都会善待自己的历史遗产。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它不但有助于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而且会提供丰富的经  相似文献   

11.
12.
杨中华 《实践》2021,(8):36-3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如何认识把握党的历史,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立场问题、态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历史观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党史领域许多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看待党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至今已经22年了,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和教训的研究仍在继续。尽管存在诸多不同观点,但在笔者看来,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一条背离科学礼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的和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刘华 《当代党员》2022,(7):33-3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一度时期,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不时出现,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其要害是要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势必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中就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出现了某些新动向,必须密切关注,认真分析,从而有效应对。当前,历史虚  相似文献   

16.
17.
正历史观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历史的态度,也是事关一个国家、民族发展方向的重大现实问题。尊重历史、正视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格。习近平同志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核心,具有高度清醒的历史自觉。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  相似文献   

18.
历史虚无主义来自于后现代史学思潮,但当下具有特定的含义,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之所以猖獗,在于具有历史、现实、方法论和逻辑等方面的原因。为了制止历史虚无主义,需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坚持对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的学习,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虚无主义是一股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中国革命史,否定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华民族文明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思潮。尽管其表现形式多样,但共同理论基础都是唯心史观。用抽象的人性抹杀善恶的区别,用所谓"温情"的改良消解革命的正当性,用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衡量中国发展道路,是其显著特点。一、用抽象的人性抹杀善恶的区别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为民族大义前仆后继的英雄,也充斥着贪生怕死、开历史倒车、卖国求荣之徒。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5,(10)
<正>最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其抛出的三条主线之外,在手法与论调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重新界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涵、来龙去脉,并提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资本主义终结历史论"、"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历史发展规律不过是基督教的历史图式"等论调,把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历史认识体系,作为教条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来批判。对于历史虚无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歪曲和攻击,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含糊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