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8,(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信仰出现文化信仰多元化、政治信仰淡化等信仰危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信仰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培育是一个认知、认同、意志、践行协调发展的过程,觉知认知是始端,情感认同是关键,信仰意志是思想制高点,外化于行是最终归旨,需将四者融会贯通,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在大学生群体思想与行为中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刘巍 《学理论》2011,(35):260-261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信仰。对于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繁荣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等使大学生日益浸润于多元化的价值观中,一元化主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遭遇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挑战,因此关注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以信仰"四化"现象为出发点包括:信仰真空化、信仰多元化、信仰经济化以及信仰教育教条化。探究解决大学生信仰存在的这些问题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重新建构大学生的信仰,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价值追求和实践形式,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成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立足现实实践,社会和高校应当通过健全机制、积极宣传和精心组织,继续探索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大学生认同、内化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晓琳 《学理论》2014,(31):1-2
作为对整个社会有较大影响力的新社会阶层,应该重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媒体导向作用和抓经济道德建设等措施培育新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4)
大学生思想的社会性偏差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必然产物,随着新媒体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这一偏差可能进一步加剧。高校必须善于运用新媒体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且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新要求和新使命。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高校国防教育过程中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是时代赋予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辨析高校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入手,找两者间存在的联系,并对如何在国防教育中更好地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5)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信仰、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这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也是各高等学校和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必须努力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和思想实际的教育形式,创新教育途径,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苏畅 《理论视野》2015,(4):80-8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价值导向。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现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培养人才,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就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校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团结和凝聚一切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涌现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些新社会阶层人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现在更应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力量。统一战线工作要团结和引导社会新阶层人士,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社会新阶层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既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力量,又为他们自己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能够扮演独特社会角色、发挥特有社会功能的关键在于这一群体能够成长为成熟“社会人”.而大学生成长为成熟“社会人”的必然要求是其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和维持.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信仰的缺失与错位,不良社会思潮尤其是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泛滥以及社会责任实践不力日益成为制约其社会责任感养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确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营造培育成熟“社会人”的良好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实践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载体作用,有效克服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制约因素,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成熟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二者为"魂体相符"的契合式融入,体现出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是克服法治自身局限、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的灵魂统帅,法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证,中国"法的精神"的意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现实基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各个层面有效融入法治建设并成为全民信仰提供了具有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2)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的迫切需要。将红色资源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意义重大,可以通过将红色资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加强红色资源的整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成果;利用红色资源,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基地等方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信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信仰教育,重视信仰教育的青年维度,科学理解青年信仰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教育,就必须着力构建并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魅力、回归生活世界、拓展比较教育、深化实践教育,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青年的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认清这些思潮产生的背景及本质特征,分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统战成员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其价值观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能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内在一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虽然从总体上看,统战成员具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要求,其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统战规模日益扩大和统战群体内部阶层分化的日益加剧,统战成员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表现出不同追求,具有多样性和变动性的特点。因而,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和引领统战成员的价值观,并积极探索培育统战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9)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较为全面地了解广东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路径: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用;通过制度创新体现价值观;通过道德文化渗透核心价值观;注重地区差异,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阶层,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宪法修正案根据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在宪法序言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概念,对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作出新的概括,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7,(11)
<正>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法治兴则国家安。法治是国家发展的护航员、社会稳定的奠基石、人民权利的守护者。身为一个专职律师同时作为新阶层的代表人士,我认为:"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评价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2)
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凝结与概括,更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之源。行政道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一项重要议题。所以,深入探究当前我国行政道德失范的内部、外部原因,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能成为行政道德建设的价值依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行政道德失范的治理路径,这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仰排斥计算与权衡,价值理性才是意识形态动员得以产生巨大动力的根源。依靠信仰维系是传统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共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改革和新风尚,正是政治意识形态现代化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