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茂奎 《当代贵州》2016,(29):86-87
正凯里市把教育作为"拨穷根"的治本之策,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贫困家庭实现"职校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不在"国家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范围,仍自筹资金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善营养午餐"工程;为掌握全市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实效,开展"进学校见校长,了解学校贫困  相似文献   

2.
正贫困家庭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山里娃走出大山,走进心仪的高等学府;农村学校成为当地最美丽的风景……五年来,铜仁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贡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十三五"期间,铜仁市教育事业进步喜人,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3.
黄立华 《新长征》2006,(9):60-61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提出: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两年后.此政策将在农村普遍推行。这一承诺对1.5亿农村中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极好的消息,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的长久解决已经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拔穷根的根本之策,举全省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率先为所有乡村中小学配备校医,率先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免除学杂费,率先实施全省范围的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教育事业实现大踏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 29."雨露计划"培训:以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就业为核心,以政府财政扶贫资金扶持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资助、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培养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等途径,扶持和帮助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发展机会和提高劳动收入的专项扶贫措施。30.雨露计划"四大工程":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助学工程、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贫困家庭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扶贫     
在贵州,谈脱贫攻坚必谈教育。贵州特别重视教育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近年来的实际行动可见一斑。将教育医疗纳入"三块短板",目的是把"短板"补齐;教育"9+3"计划,加快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在2017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中,教育扶贫成为三大抓手之一;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令明确提出:今年9月份入学时,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直接按照政策规定免交相关费用,严禁"先收费后返退"……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个个有力举措,预示着贵州教育的前景,昭示着脱贫攻坚的决心。又是一年开学季,记者走进乡村,走进脱贫攻坚一线,捕捉教育扶贫惠泽下的生动镜头:乡村变了,村民富了,孩子笑了……  相似文献   

7.
教育优先     
韦倩 《当代贵州》2018,(46):6-7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翻开改革开放40年教育发展的厚重史册,贵州故事激动人心。从恢复高考蹒跚起步,贵州高举改革大旗,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率先在西部地区实施“两基”攻坚并通过国家督导评估:率先在西部启动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率先在全国启动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在全国为所有乡村中小学配备校医:率先在全国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免除学杂费:率先在全国实施全省范围的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社会建设篇     
《党的建设》2008,(12):17-17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教育事业——"两基"攻坚。到2007年底,全省86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6692所学校的406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到免除学杂费政策,262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领取了教科书,53万名贫困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9.
农村贫困家庭是民生领域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虽然浙江省是较早开展扶贫工作的省份,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但是,浙江省的农村贫困家庭仍是一个不小的群体。我们的研究揭示了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贫困现状,分析了现行农村扶贫机制的缺陷,提出了具体的帮扶措施,期望对于类似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村贫困家庭进一步走出困境,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以来,沂源县实施了“万人结对帮扶”工程,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教育系统开展干部和教职工结对帮扶5000多个农村贫困户、5000余名困难学生活动,对改善农村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水平,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丰富完善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和方式,产生了积极作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贫困家庭青少年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基本状况是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家庭居住环境较差、健康状况不佳、教育支出与教育期待水平较低。贫困家庭青少年的状况导致了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对未来教育成就和职业发展的期待不高、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情况普遍较差、社会参与较少、与社会主流存在“隔离”等现象的发生;解决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要关注贫困家庭长期经济改善的救助政策,巩固家庭的功能、协助贫困家庭成员通过共同努力来摆脱贫穷,发展多元化教育和职业训练方案以提升贫困家庭家长和青少年的人力资本,摆脱贫困在代际之间转移,要强化各个系统的社会支持功能,协助贫困家庭子女解决困难,成功应对不利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根本之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举全省之力发展教育事业,按下了贵州教育发展的快进键,跑出了贵州教育发展的加速度,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在全国为所有乡村中小学配备校医、率先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除  相似文献   

13.
正15年免费教育是省委、省政府送给全省人民的开年大礼。15年免费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对六州所有学生及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5年免费教育,"十三五"末覆盖全省。从2013年起,化隆县就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海东全市范围内率先出了高中生免费教育政策,高中生享有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同等免费政策,免交学杂费、书本费以及住宿费。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业发展一直存在"重生产轻销售"的现象,致使单个农户的生产与市场的需求出现脱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恰好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基于上海财经大学的"千村调查"项目,对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发现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然面临着人才匮乏、基础建设薄弱、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当给予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并引导农民参与电子商务,建立以区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农村电子商务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7,(6)
<正>"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做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确立了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2013年至2016年,我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许多城市出现了新型贫困现象,这对传统的、基于"收入型贫困"而设计的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新形势下,欲创新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模式,就要树立"发展型"的救助目标和理念;要提高执行能力,加强贫困家庭救助的绩效评估;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家庭收入核查机制;要分级分类救助,惠及贫困边缘家庭;要健全基层组织,打造专业化的贫困家庭社会管理队伍;还要吸引慈善类公益组织参与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18.
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长征》2007,(11)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总理的话温暖民心、体察民意,似一股春风吹绿神州华夏,也再一次将社会关注聚焦在农民子女、农民工子女。一、现状现今,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存在三种状况:一是跟随父母一起来到城  相似文献   

19.
梦用爱心圆     
在和平区,有一所专门为贫困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办的特殊学校——“圆梦·爱心”艺术学校。从2010年10月开办至今,已有90余名来自贫困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这里接受了免费的艺术教育和培训,十几名同学在全国举行的各级各类艺术大赛中获奖。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9月23日下午,由上海市社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承办的2017年学术年会智库主题专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历史经验"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发改委、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解放日报社等单位的近二十位学者参会。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是: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创新与转型——2012—2017年上海发展报告》《排头兵先行者——2012—2017上海发展图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