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21,(8)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世代民生存在紧密的联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作用下逐步呈现出具体化,分割成一系列科学理论,如演化规律、历史使命及本质特征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发挥绿色发展的真经作用,增强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同世界人民一起建设共同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当代中国的文明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转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双重危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和文化冲突不断加剧,使得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友好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更是人类社会享受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在中国的提出与实践有其必然性,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与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应从时间和要素两个角度的结合上来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从时间意义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进步的新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形态。从要素角度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取  相似文献   

4.
袁凤香 《学理论》2023,(4):17-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现实,顺应时代发展,抓住人与自然和谐这一核心问题,在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智慧的同时,汲取人类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着眼于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困境等问题,也是开创我国绿色发展的新局面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提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治理生态问题的新依据,对于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内在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的综合规律,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及其未来前景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主要包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导的规律、坚持以人民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心的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规律、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规律、推进全球生态安全共商共建的规律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论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地球家园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从生态与政治联姻高度,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矛盾和保障人民群众生态权益与生态安全的一种生态政治观。只有牢固确立和自觉践行绿色执政理念,才能进一步端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才能抢抓全球绿色发展的机遇,将生态文明建设当作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通过推进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和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对生态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新发展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把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等方面作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则在于强调和警示人类必须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和谐发展;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生态文明理念在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发展目标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破解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方法。我国在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实践中,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深入认识,生态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从微观局部层面的生态保护意识到具有宏观全局视野的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系统成熟的绿色发展理念的不同阶段。其中,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标志性论断的系统性绿色发展理念,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又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和新发展,还是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关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渊源深厚、内涵丰富,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实践上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国际上开创了中国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全面探析这一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渊源、内涵和价值的科学维度,从广阔的理论语境和伟大的社会历史实践视角对其进行理性凝练,有助于为新的历史起点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向国际社会真正讲好当代中国的"绿色故事",生动有效地展示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遵循规律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规律论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的真谛和本质规定,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价值诉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生产力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绿色生产力发展规律,以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的生态政治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发展规律,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命共同体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契机,首先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基础;然后简述深圳以“生态立市”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成效和现状;分析了深圳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整治,全市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新途径,打下了建设生态文明之都坚实的基础.最后明确了“树立绿色价值观和生态政绩观,坚持低碳发展方向,以环境容量为约束”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战略,提出了深圳稳步向生态文明之都目标迈进、全面打造美丽宜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美丽深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是现代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生态环境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人类实践对科学的理解,将其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摆脱生态困境,从而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以及实现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为"美丽湖北"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美丽湖北",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顺应思想、"无为而治"的治理思想、"物我两忘"的超越思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湖北"的目标中凸显出了积极的价值,为建设"美丽湖北"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将生态文明战略地位提升到战略目标的高度,是十九大重大的理论创新。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确立,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关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解决,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一要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二要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三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四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关键在人,在对人的教育。为此,应高度重视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实践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绿色化创新,需要我们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升级,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从生态文明视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经济规律论、生产一生活方式论、财富理论、资本理论等,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以"两山"论为核心表述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哲学与人本二重向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两山"论在哲学上表现为自然优先的唯物论、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辩证法、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思维。人本向度表现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维护人民的生态权益,保障人民的生态安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严密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与自然价值的互动关系入手,分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价值生成与价值转化关系,是强化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在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受"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以及"科技理性"等思潮影响,"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面临着"只见青山不见人""金山银山是目的"等环境伦理冲突。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人民主体制度优势,践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实现了真善美有机统一的生态世界观与方法论。它的"真"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科学性与合客观性,表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生态观为指引,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作出了高度凝练与阐发;它的"善"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人民性、合生态理性与合发展理性,表现在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主张构建以"生态优先""严密法治""系统治理"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主张依靠生态科技创新与"生态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它的"美"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合艺术性与合理想性,表现在赋予美丽中国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及生活之美的意蕴以及推动构建生态维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8,(12)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融合问题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并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体制机制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增加了"美丽"一词,说明新时代的人民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幸福,开始追求新的幸福,而环境美好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和新的理论表征。生态文明观由"绿化""保护"的自为阶段进入"美丽中国"的自觉阶段;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进入到新时代的主动型关系;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形成整体性耦合关系;实践活动由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被动状态到新时代的主动状态;生态文明的演化从"天人合一""征服改造"提升到"和谐共生"的高级自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