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把旅游扶贫放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去部署实施,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7月的贵州,山峦叠翠,流光溢彩。7月16日,以"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第十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从江县銮里侗寨举行。在全省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全省要提高对旅游扶贫重要性的认识,把旅游扶贫放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去部署实施,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2.
一、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黔东南在建设旅游大州战略行动指引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州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本地区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区新农村建设,把乡村旅游打造为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以此激活全州农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以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展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到2020年桂林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地"两个建成"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桂林市的首要任务,旅游是桂林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把旅游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在贫困地区开发旅游业,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是实现"两个建成"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扶贫攻坚的现状和目标任务,论述了旅游开发对扶贫的意义和作用、桂林旅游开发扶贫的条件和优势,进而提出了桂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美,村民富。仁怀市将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乡村建设、推进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深挖旅游资源、打造配套产业等手段深入推进旅游扶贫,为仁怀农村推开了另一扇"致富之门"。一幅乡村美、产业强、村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在酒都大地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5.
在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大有作为。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乡村旅游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拓展了旅游资源领域,丰富了四川旅游产品,满足了城乡居民旅游需求,已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确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扶贫是贫困地区群众短期内增收最直接见效的办法,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内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视野下,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研究如何加强河北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坚持就业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积极围绕贵州大扶贫战略行动,在建园区、扶产业、促旅游、支教育等方面主动服务、精准发力,引进优强企业到贵州农业园区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东西部地区的一项政治任务。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于东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机构都是一件重要的历  相似文献   

8.
正在推动产业扶贫过程中,贵州各烟区利用优势资源和有利政策,积极引导烟农通过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多元化经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形成"贫困地区依托烟叶产业求发展、烟叶产业立足贫困地区求稳定"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在创新乡村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再塑乡村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贫困村民参与意识不强、人才资源缺乏等现实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必须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注重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帮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引入专业化人才,打造"创新型"、"创意型"乡村旅游精品;构建长效性培训机制,提升贫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铜仁市万山区做足做好旅游扶贫大文章,2017年依托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2万余人就业,帮助3000余人脱贫,占全区总脱贫人数的30%以上。铜仁市万山区地处武陵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腹地,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校农结合"为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提供了全新思路,给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以深刻启示。"校农结合"是指通过产销精准对接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知识、市场等资源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以增强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可持续脱贫及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大转型为最终目标的一种互利共赢的精准扶贫模式。2017年3月,贵州"校农结合"精准扶贫模式在黔南产生;2017年9月,"校农结合"在贵州省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扶贫事业的生力军。对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贵州而言,乡村旅游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以及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举措,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得到较大发展,富了一方百姓,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2015年,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93亿人次,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贵州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我省开展扶贫工作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各地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新的扶贫路子,出台新的扶贫政策,从而使全省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旅游扶贫就是贵州省旅游局近几年在发展旅游事业过程中于全国首先提出的理论和工作思路,并正在将这一理论和思路付诸于实践。旅游扶贫,就是利用发展旅游业的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服务对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通过旅游综合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尽快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烟峰村、达州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等10个乡村入选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旅游扶贫,正悄然改变着蜀乡,成为拉动我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匹"黑马"。现场特写一乐山烟峰村:彝家新寨开出幸福花8月12日,天刚蒙蒙亮,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烟峰村村民郑布拉机,早早打开自己"烟峰新寨农家乐"的店门,把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2,(15):9
旅游业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奇兵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坚持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与扶贫攻坚、农村就业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取得了突出成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我国西部,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新引擎。在这方面,"贵州模式"得到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贵州乡村旅游成为世界旅游  相似文献   

16.
对于具有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贫困地区,应探索旅游扶贫模式的创新,从加强服务提质增效、打造品牌特色景点、推广节庆文化等方面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良方。  相似文献   

17.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广西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精准扶助贫困大学生成才,实施陪伴式乡村教师精准扶贫式混合培训,精准推进农村扶贫创业工作,形成了"师范教育为贫困地区培养优秀师资""继续教育抓好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职业教育培养农村致富能手"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上述实践,总结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有效策略,可以为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参与集中连片区的脱贫工作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对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是近期目标与发展基础,产业兴旺是远期图景与发展期望,二者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然而,在精准扶贫框架下产业扶贫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主要是政府的亲和性选择影响项目布局、隐性配套为地方社会带来政策性负担、责任连带关系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乡村产业同质化发展倾向等,涉及产业遴选布局、基础设施投资、经营组织方式、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降低了产业扶贫的总体成效,也不利于实现产业兴旺。基于产业持续发展导向,贫困地区可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来规范特色产业的遴选与布局,将国家财政投资集中用于乡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地方政府则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制度性供给;同时,根据种养业、乡村旅游等不同产业类型,选择适宜的经营组织模式,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探索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与兴旺发展。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乡村扶贫物质资源的"超额供给"或"过度供给"会引发"负溢出效应",不仅会降低扶贫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扶贫效能,而且会伤害乡村传统的文化生态,扭曲乡村传统的人际纽带。乡村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本质上是政府和乡村信息不对称、政府畸形扶贫观和扭曲政绩观的产物。有效规避乡村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关键是加强双向交流、优化供给方式,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20.
杨丽萍  赵晓霞 《世纪桥》2011,(3):148-149
甘孜州是集“老、少、高、穷、山”为一体的全国典型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反贫困任务面临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扶贫难度大等多种问题。该州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惠的政策制度三大优势,适宜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以优惠倾斜的政策优势推进扶贫工作,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