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级党校都应该是“三个阵地,一个熔炉”,这已是没有歧议的共识。所谓三个阵地,是指“要把党校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这是很明确的,无需解释。所谓熔炉,是指“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什么是“党性”?或党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常识问题,实则是一个有待认真研究和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政党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和消亡的过程,共产党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党性应该体现时代精神。不同历史时期的党性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改革初期的历史叙述中,存在一些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说法和观点,比如新时期历史的起点是1976年10月,还是1978年12月;改革的基本经济背景是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还是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成;改革一开始是市场取向,还是计划取向。这每一对范畴的真实关系,或可用相反相成来形容。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什么     
“自由”,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人类千百年来向往、追求的东西,有的人把她看得比爱情和生命还宝贵。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芬就曾这样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那么,“自由”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西方哲学的发展进入近代后,发生了重大转折。它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并随着哲学研究中心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移而发展。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的烙印,深深地打进了哲学范畴的演变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因此,研究近代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演进,可以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来理解近代西方哲学历  相似文献   

5.
关于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论界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有的强谓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还有的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我认为,只有通过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各种因素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本身进行具体分析,回答才能比较全面。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对这个过程发生作用的因素更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经济的和政治的两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因素,经济是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生产活动就是首要的活动,人类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笫368页)。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生产方式是生  相似文献   

6.
物质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利益问题,不仅是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也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从理论上讲,物质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的主题具有理论的意义和现实的价值。文章以人类实践的绝对必然性和具体实践中的相村必然性为立论根据,探讨了历史哲学中的现实性范畴和可能性范畴的内涵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探讨了可能性的多元性和相互关系的不均衡性,从而论证了历史中相对规律的形成与展开,批评了以诸可能性均衡存在为论据的非决定论和意志主义,阐明了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统一关系。文章从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相互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对历史可能性和现实性进行回溯分析和前瞻分析的命题,着重阐明了回溯分析的原则,论证了中国近现代革命过程的合规律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尽管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的看法,但是,在把实践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这一点上,还是一致的。过去,我们把实践仅仅看作认识论范畴,后来把它提高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现在又把它提升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范畴,而且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称作实践唯物主义。我认为,这种提升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走出哲学的圈子,把实践看作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范畴。  相似文献   

9.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只讲了五对,其中之一就是“必然和偶然”,或“必然性和偶然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还提到“必然与自由”。1982年春,我在哲学上提出“一分为三”、“三分法”、“立体思维”,尔后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  相似文献   

10.
万光侠 《理论学刊》2001,2(3):36-40
"世界历史"范畴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入探讨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范畴,不仅对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推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本文着力分析唯物史观层面上的"世界历史"范畴的含义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诸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世界历史"是人的存在方式,具有深刻的哲学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对自由的认识具有不同的特点.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到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从当前来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依然离不开自由,因为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说,只有人民获得了充分的自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更大程度地体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对自由的认识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说,只有人民获得了充分的自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3,(36):64-64
“能力建设”一词近年来颇为流行。但是,对于什么是能力,则缺乏深入的讨论。但如果对能力究竟是什么,搞不清楚,则很难把能力建设做到位,也达不到能力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33年前,中国共产党出台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命运。今天,我们重读《决议》,看到的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担当和政治智慧,看到的是参与者的思想解放、理论勇气以及起草过程的民主,这些,对当今时代,仍是值得珍惜的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5.
清灭阶級,实現共产主义,是我們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但是,要彻底消灭阶級并不是輕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列宁說:“为了完全消灭阶級,不仅要推翻剝削者即地主和資本家,不仅要废除他們的所有制,而且要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的第九章第二节专写了一个目;“实践和主体、客体”。这是《纲要》出版前国内各种哲学教科书中没有这样写的。为什么要讲这对范畴?它和物质与意识,认识和实践这两对范畴是什么关系?有些同志觉得不大清楚。这也难怪,我国哲学界长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近年,才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我们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上也还有较大的分歧,还有必要进一步作深入研究。现在我仅就《纲要》编写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第一点,为什么要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节中写上主体和客体这对范畴。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们长期以来思考、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研究方面,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反映的情况来看,似乎还是几十年一贯制,并未增添一对新的基本范畴,似乎整个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相互联结的基本范畴早已被人们揭示无遗,我们以后的工作只是对这些规律和范畴作些阐释、说明,多加几条注脚。实际上,这样的辩证法已走向了反面,由活生生走向僵化。因此,为了维护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有必要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8.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而言,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唯物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承认和肯定领袖人物在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具有开创性、引领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在推动社会革命中契合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逻辑理路,在与人民监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补充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内容,已成为继依靠人民监督跳出历史周期率之后的第二个答案。进入新时代,“四大危险”和“四种考验”是我们党在跳出历史周期率实践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提高“四自能力”,在接续奋斗新时代中发挥自我革命精神答好如何实现长期执政,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历史性的长期考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