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部文化影响和内部观念转变的背景下,其传承尤其是传承危机倍受关注。从武陵山区土家族村落医药知识的实践来看,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实践基础正在弱化,经济理性至上的观念在传承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传承人中占据了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的构建在改善民众医疗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村落传统医药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无论是经济理性至上观念还是知识解构与重构都加剧了传统医药知识实践基础的进一步弱化,而这种弱化又进一步加深了传统医药知识传承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张立 《湖湘论坛》2005,18(2):75-76
土家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丰富多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以发展的和全局的眼光实施土家族传统文化建设 ,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在保护的前提下 ,把经打造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精品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水族民间医生,传授医技多“单线”往下传,多数传给儿子,也有不传给自己家人,而只传给最亲的外人,如传给外甥等。他们利用当地的药物,利用赶场天摆摊设点,或在家等病人上门求医,或病人请出诊治等治病方式。主要治疗农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如跌打损伤、伤风感冒、中暑、疮病、风湿、妇科、消化不良、腹泻、虫蛇咬伤等。民间使用的草药,名目繁多,各地名称不一。医生多是问病配药或凭经验治病配药;药物剂量视其年龄、身体强弱等情况而定。一般原则是:夏天少用发汗药,冬天少用苦寒药;毒性药物进行加工,一般不内服;煨水内服型,多用于治疗感冒、咳…  相似文献   

4.
苗族医药在民间传说、歌谣和汉文医学典籍中有所记载。湘黔边界流传的歌中就有:“药王药王,身明晶亮,穿山越谷,行走如常,披星戴月,身在四方”,“三千苗药,八百单方”。西汉刘向所著《说苑辨物》载:“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者也,行医于乡里。”《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  相似文献   

5.
布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医药知识。如针对其居住地区高山峻岭、江河交错,草木茂密、毒虫猛兽出没无常,又是多雨多湿,常有瘴疠毒邪发生,人们为了减少疾病和跌打损伤的痛苦,最初采用动物刺、植物刺放血,排脓、消肿,以后发展到砭石、陶针、药物治疗。主要医治伤寒、痢疾、肾炎、腹肿、腹水、肠胃炎、肝炎、肺炎、风湿、妇女红崩白带、男子精气不调、男女不育,儿科风寒、抽筋、胃折、跌打损伤等病症。诊断方法有:拿脉、看指甲壳、看舌苔、手功按摩患处、敲打患处、观五形听出气和哼气声音不同等判断病情。(整理、编辑:阿土)布…  相似文献   

6.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大批的彝文古籍蕴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瑰珍,内容丰富,举世瞩目,在与大自然的斗争实践中,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在彝文古籍中亦有记载流传,这是祖国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组成部份,有待抢救、整理、继承、发扬。《西南彝志》和《宇宙人文论》都有原始的人体解剖和经络气血的理论记载。如说“清、浊二气”六条,相当于现在汉医中的太阳、少阳、阴阳、太阴、少阴、厥阳等“六经”。同时,还有五体分属五行的说法,与汉族医书记载的对应相似,汉医说“肺属金”彝医说…  相似文献   

7.
仡佬族民间普遍用草药治病,披袍仡佬称病为“若”,呼药为“生”,称治病为“揉惹”,红仡佬呼病为“夜”,呼药为“克”,称治病为“易夜”。仡佬族称血藤为“克拜”,刺老包为“舍荡摆”,车前草为“王留”,淫羊藿为“偶所勒”,追风伞为“黑白摆”,三步跳为“弱底支”。伤风、感冒、  相似文献   

8.
侗族人民为了生存繁衍,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发明创造,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例如用糊米苛治疗重感冒和高烧,侗语称茶叶和内服药均为xeec,音“蔼”,称药材为tms,即“药”。而且,侗族对茶叶的称呼,与汉代杨雄著《方言》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蔼”和唐代陆羽作《茶经》  相似文献   

9.
王希辉  黄金 《前沿》2010,(15):150-154
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等因素构成了土家族传统和谐思想特殊的文化生态。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土家人历来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的友好和睦。深入讨论和分析土家族的传统和谐思想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浅谈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行医用药经验。藏医、傣医、彝医、壮医、瑶医、侗医、苗医等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精华,已经或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丰富了祖国医药学,是中国医药宝库的瑰宝。 一 西南各族人民在长期同病疾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医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族特点鲜明。对医治多发病、疑难怪病有独到之处。 壮族是我国南疆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医学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又经两汉六朝,尤其唐宋两朝发展较快,那时即创立了多层次结构的10多种疗法。从广西“柳江人”遗址(柳州)、“贝丘”遗址(南宁)、“甑皮岩人类”遗址(桂林)中所发现的砭石器、小状器、兽骨、角针以及陶片等物品看,即是壮医后来常用的“砭针”、“陶针”、“角疗”、“骨刮弓”医疗工具的原型。近年,考古学者从武鸣县战国墓中挖掘出土的两枚铜针,说明壮医很早就探索和创造了“针术”和“角疗”的治疗方法。《山海经·南山经》记载的“祝余”、“迷谷”等品。迄今仍为壮医常用药物;《黄帝内经》也记载:“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地,其民嗜酸而食,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这里的“南方”应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土家族传统体育休闲化发展趋势入手,探讨了道教对土家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并以长阳县土家族休闲体育现状为例,指出其开发利用的意义与对策,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休闲体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唐新华 《桂海论丛》2015,(1):113-116
传统医药是中华文化瑰宝,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保护传统医药知识产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建立科学完备的传统医药知识数据库,建立健全专利来源披露和事先知情同意制度,能够为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提供防御性保护;加快传统医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传统医药集中管理机构,充分运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能够为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提供积极性保护。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有丰富的传统农业知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农业知识仍然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保护传统农业知识势在必行,而社区参与则是传统农业知识保护的关键问题,鉴于知识保护目标达成需要,土家族传统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社区参与需要从保护主体、理念、制度、项目等方面来形成相应的参与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当地社区更加规范有序地参与到传统农业知识保护中。  相似文献   

14.
15.
现代摆手舞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是为了新近的目的在传统摆手舞的基础上建构而成。近年来,现代摆手舞被各土家族地区以重建土家文化为由相继引入,并得到广泛传承。从文化内涵而言,现代摆手舞与传统摆手舞已经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被发明的传统只是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而失去了其文化内核。土家摆手文化的重建应该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通过修复摆手堂、整理祭祀仪式、倡导传统摆手舞、挖掘摆手歌等构建四位一体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酸菜和辣椒。服饰: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钮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土家  相似文献   

17.
彭继宽 《湖湘论坛》2002,15(6):71-72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是土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民族歧视、民族同化和人为地破坏,土家族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不被承认,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获得了新生,文化上也获得了平等,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土家族传统文化又遭受了几次冲击。改革开放后,土家族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全面继承弘扬,如土家锦、摆手舞、打溜子等项目,就得到…  相似文献   

18.
在我國湖南、湖北兩省的西部,自古居住着一個勤勞的民族——土家族F有四百多萬人口,具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織錦”是其工藝園地中的一朵奇葩。土家族織錦,土語稱作“西蘭卡普”,“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譯成漢語通稱“土花舖蓋”。人們之所以在“花舖蓋”前面冠一“土”字,是表明它所具有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汉武 《今日民族》2011,(10):51-52
土家族是我国人口100万以上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两省,也有的散居在其他省(市),甘肃酒泉就有土家族居住,当地的土家族礼节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春秋》1994,(4)
这里所介绍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然而,她却是一位不凡的人物!她,就是中国早期妇女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少数民族结发夫人——王剑虹。一王剑虹原名淑璠,土家族,1903年生于四川省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古称酉阳州)的龙潭镇。她幼年丧母,其父王勃山,爱文物,谙医道,悉诗文,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老同盟会员,曾任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秘书;解放后,先后任川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