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兴文 《法制博览》2023,(25):151-153
近年来,法定代表人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的案件不断增多。因法定代表人与任职公司存在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的冲突,根据诉讼的对抗性原理,应将法定代表人列为股东代表诉讼案件的被告,公司列为第三人。但我国法律并未明确禁止法定代表人同时代表第三人公司参加诉讼,导致实务中同案不同判,有损司法公正和权威。无论在侵权责任实体法上,抑或股东代表诉讼程序法上,法定代表人都应无权代表第三人公司与自己对抗,否则明显有悖设置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之目的。因此,在利益冲突时,应揭开法定代表人唯一诉讼代表权面纱,构建公司诉讼代表替代制度,合理解决股东代表诉讼案件中公司的诉讼代表权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三款新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一种事后救济制度,它与第三人参诉制度、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对第三人的保障制度。我国设立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目的在于保障第三人权益和抑制恶意诉讼,但是第三人撤销之诉除了一个法条规定外,并没有更多的涉及到具体适用方面的问题。在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构建方面,应该由做出生效裁决的法院专属管辖,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但是也应该适当限制第三人提起撤销之诉的权限,注意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在适用中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行政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第三人的范围是第三人制度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既包括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又包括与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各地的做法不同,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张骞 《法制博览》2014,(2):82-83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它对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完善我国诉讼法制度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在阐述了公益诉讼的一般理论和制度价值之后也对我国现行公益诉讼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此来帮助这项诉讼模式逐渐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冯嵘 《法制博览》2013,(1):14-15
股东代表诉讼在我国已有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基础,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公司的诉讼地位和被告的范围仍存在争论。同时,双重股东代表诉讼也仅存在于理论中,我国公司法中并没有相关的规定。因此,结合一个实际案例,讨论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可行性,以及股东代表诉讼中被告和第三人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6.
汪宇翔 《法制博览》2014,(2):301-302
小额诉讼程序是以在最大限度地保障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提高司法效率为目的,以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为中心,大量吸收和处理日常性小额纠纷的制度设计,核心在于保障"公正",提高"效率"。小额诉讼是一种功能和实效有限的程序机制,但是新的《民事诉讼法》生效后,在司法实践中其制度功能却被过分夸大和扭曲,具体体现为"法院本位主义",这一问题的产生的根源又在于制度设计的缺失。立法者应当建立独立完整的小额诉讼程序,我国目前只是简单的引入了小额诉讼的某些特征,离"独立完整"这一标准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小额诉讼制度在我国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宋甜蜜 《法制博览》2013,(7):218-219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规定于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与审判监督程序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与之并列的纠错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参照适用。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相比于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在起诉主体、诉讼种类、起诉理由等条件上规定的更为合理,能够给予第三人更为宽泛的救济。  相似文献   

8.
姜英超 《法制博览》2015,(8):130+129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完善,证券市场中的侵权行为也愈演愈烈。而我国现有民事诉讼制度关于证券领域的民事赔偿缺乏明确规定,无法有力地处理证券市场上的各种纠纷。本文通过对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优劣势分析,将中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与其进行对比,结合中国当前现实因素,提出了改革中国诉讼代表人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进行的第二次修订,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未成年人利益保护需求。但在司法实践中各个地区对相关政策的理解不尽相同,导致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更有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利益,做好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制度优化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概述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制度的价值;其次分析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困境;最后探讨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制度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邹小峪 《法制博览》2015,(5):100-101
目前理论界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范围展开广泛探讨。一方面环境利益的主体多元化且具有交叉性,另一方面环境利益与其他经济利益等具有冲突性。因此,对我国环境及行政制度现状而言,找到最适合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制度,能全方位、有效发挥原告主体的优势地位,从而使环境公益诉讼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