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湖北人张浩,1922年入党。他是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曾担任过满洲省委书记,湖南省委常委、职委书记,援西军政委,一二九师政委等职。他长期从事职工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和革命活动家。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出生入死,革命活动足迹遍及湖北、湖南等十几个省市。因积劳成疾,1942年3月6日,年仅45岁的他便英年早逝于延安。为了缅怀这位“工人先进,战士楷模”,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公祭。毛泽东题写挽词:“忠心为国,虽死犹荣。”公祭由任弼时主持,李克农宣读祭文。祭礼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徐特立、谢觉哉…  相似文献   

2.
1940年3月26日,任弼时结束了在共产国际近两年的工作,与周恩来、邓颖超、蔡畅、陈琮英等人一起回到延安。当时延安形势危急,党内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的归来让毛泽东倍感欣慰。由于此前的工作成绩与能力,任弼时很快被委以重任。1940年五六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任弼时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虽然决定没有立即公布,但此后他便开始履行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职责。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宣布了对任弼时的任命。此后,任弼时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但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职务一直没有卸任.直至1949年因病休养。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失败后,东北党的力量受到严重损失。1929年夏,中共中央决定调刘少奇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当时的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廖如愿是湖南安化人。他曾任中共安化特支书记、常德地方委员会书记、益阳特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兼省农委书记、湘赣边特委组织部长等职。因湘赣边特委被破坏,于1928年9月由李维汉介绍去满洲省委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危拱之(1905—1973),河南信阳人。1925年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共产党。1929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任延安人民抗日剧社社长兼导演。1942年任河南省委组织部长,1947年任内蒙古赤峰市委书记。唱着"凤阳花鼓"长征前,危拱之因抵制王明的  相似文献   

5.
正李林森简介:李林森同志曾任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三河乡乡长、东林乡党委书记、五宝镇党委书记,宣汉县副县长,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等职。2006年11月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9年7月被确诊患肝癌晚期后,他仍坚守岗位、忘我工作,2011年7月31日因治疗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  相似文献   

6.
邱真 《党史纵览》2008,(12):4-9
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曾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中央职工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团、第五军团中央代表和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个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7.
正郭亮,1907年12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铜官镇射山冲文家坝一个农民家庭。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鄂赣特委书记等职,在湖南人民中享有很高声誉。毛泽东在延安谈起参加新民学会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中  相似文献   

8.
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郭滴人烈士纪念室,在烈士故乡龙岩县龙门镇湖一村建成。郭滴人出生于一九○六年,一九二六年赴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十月随北伐军东路军回龙岩县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一九二八年与邓子恢等同志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后田暴动,历任龙岩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和闽西特委书记。一九  相似文献   

9.
薛尚实(1902—1977)广东梅县人。1926年入上海大学读书。1927年3月,参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经香港转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中共江苏省委秘书处工作。1930年冬,调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33年春,任上海市工联会党团书记。1934年到天津,任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主任。1936年,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到香港、两广等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重建南方党的组织,任全国各界救国会华南区总部组织部长。1936年底,任中共南方临时工委负责人,在香港、广州、广西等地恢复和发展了一批党员,为华南地区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做了大量工作。1938年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长。同年6月起,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长、浙江省委组织部长、浙江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宣传部长兼党校校长、苏中区各界抗日联合会主任、苏北区党委政工部长、山东省胶东区党委宣传部长兼秘书长等职。  相似文献   

10.
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1931年4月,任弼时与王稼祥、顾作霖等作为中央代表来到中央苏区,任弼时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在党的组织工作上,任弼时不仅抓党的领导机关建设,而且非常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他常说:"党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与群众的连环。党的一切决议,必须经过支部的执行,因此,必须健全党的支部。"他批评了那些不重视党支部作用的党组织负责人,提出一定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30年5月,年仅19岁的共产党员姚依林,在组织指挥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后,离开了清华大学,被中共北方中央局党组织调到天津工作。他先在党的刊物《长城》担任编辑,不久又担任了天津市委宣传部长,继续从事学生运动的领导工作。 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白区党代表会议。北方局领导刘少奇、彭真等人,天津市委书记李铁夫、副书记刘澜涛、组织部长李启华都先后赴延安参加会议。姚依林与妇女部长张秀岩没有去。但不久,中央通知说铁夫同志到延安后身体不好,让张秀岩(铁夫的爱人)也去。张秀岩走后,天津市委只剩下姚依林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相似文献   

12.
穆青(字树珊,化名颜嗣良、吕维新),是我党早期优秀党员,四川党的领导人之一。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任中共旅莫支部组织委员。1925年回国后,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区委组织部长和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广州起义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和中共四川省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长。1930年5月,在重庆壮烈牺牲,时年32岁。  相似文献   

13.
黄道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23日遇害于铅山河口。抗战初期他作为中共在江西的负责代表,同时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任务,在协助政府抗战动员,参加保卫大江西的工作,调停抗战内部的党派关系的功绩,仍为人们所怀念。  相似文献   

14.
1916年5月22日出生,辽宁营口人,大学文化。1936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5月入党。曾担任北平东北大学抗日民族先锋队队员,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部科长、组织部长、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时事主编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北日报社总编辑、社长,中共辽西省委副书记,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任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兼旅大市委第一书记等职。1981年4月—1983年3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务书记。1983年离职休养。  相似文献   

15.
黄道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23日遇害于铅山河口.抗战初期他作为中共在江西的负责代表,同时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任务,在协助政府抗战动员,参加保卫大江西的工作,调停抗战内部的党派关系的功绩,仍为人们所怀念.  相似文献   

16.
正在湖南党史陈列馆的序厅里,矗立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大伟人大型半身雕塑,名曰"潇湘魂",他们是中共七大召开时"五大书记"中的三位湖南代表,任弼时是5个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是从湖南汩罗走出的开国元勋,湖南是任弼时和妻子陈琮英的故土。  相似文献   

17.
一 1940年 3月 26日,任弼时和 周 恩来 一 起 从莫 斯 科回 到 延安。毛泽东、李富春、蔡畅等中央 领 导同 志 出 席欢 迎 大会 。 到延安后,任弼时参加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1941年 9月 ,任 弼时 被任命 为 中共 中 央 秘书 长 ,负 责 中央 书 记处 的 日 常工 作 ,并 主  相似文献   

18.
银笙 《党史文汇》2023,(1):25-29
<正>1920年,任弼时通过毛泽东介绍赴上海做留俄准备,并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团中央代理书记,成为青年运动的领导者。1933年,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1934年因两次在敌监狱中受尽各种酷刑而被摧残至重病,新中国刚成立一年时病逝于北京,年仅46岁。任弼时逝世后,叶剑英满怀深情地写道:“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相似文献   

19.
罗登贤是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曾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广东省委(南方局)书记等职。1931年夏,被党中央以中央代表身份派赴东北工作,旋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2年末离开东北到上海。罗登贤在东北工作一年半时间内,正值九一八事变前后,他为党的事业和民族独立解放建立了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中国人民永难忘记的日子。1950年10月27日 ,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和政治家任弼时 ,因脑溢血不幸逝世 ,年仅46岁。10月28日 ,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在人民日报头版沉痛发布讣告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视其入殓 ,并为其覆盖党旗。10月30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隆重追悼大会 ,首都各界四万余人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在讲话中说 :任弼时的逝世 ,是建国后我党遭受的第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1920年 ,16岁的任弼时在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 ,参加了五四运动 ,了解了十月革命之后 ,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月 ,任弼时在莫斯科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9月 ,任团中央总书记。1927年4月 ,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当选为中央委员。此间 ,他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8年、1929年 ,他先后两次被捕入狱 ,受尽了压杠子、顶砖头、皮鞭抽和电刑罚的非人折磨。但他“宁可牺牲自己 ,不可牵连别人”。他坚信 ,总有一天 ,我们会自由的 ,革命会胜利的!两次入狱 ,两次经党组织营救获释。获释后 ,他更加忘我地投入到革命的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