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灾害频发与投机资本炒作,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关注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快速发展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关注,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国家发展战略。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只是吃饭问题,而是国家生存问题,粮食已经成为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次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二、我国农业国内资金支持措施现状及其对粮食安全维护的不足三、我国农业国内资金支持措施的完善世界贸易组织对农业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AgricultureAgreements,以下简称《协议》)之中。《协议》将粮食安全目的等公共原因引起的公共储备补贴、国内粮食援助补贴等11类农业国内支持措施作为绿箱政策措施而免除消减。因此,在面临全球粮食危机的状况下,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国内支持措施来缓解国内的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面临着用占世界10%的耕地供养占世界22%人口的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2004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问题历来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始终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位。本文通过对粮食相关问题特别是储备问题的关注,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粮食在全人类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着无与伦比的特殊地位。中国有句俗话称“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对于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由于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工作,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中国的粮食基本实现“紧张的平衡”,中国用世界上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相似文献   

5.
袁文荣 《江淮法治》2008,(17):61-61
粮食是保障人类生仔和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不仪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学如何进步,吃饭问题永远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尤其重要,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把粮食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6.
李兵 《法人》2004,(4):40-41
中国粮食安全的隐患在哪里,对于隐患又如何消解? 在今年“两会”期间,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此前的2003年第四季度,我国粮食及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6年来首次全面上涨,而且粮食产量可能会跌破9000亿斤,比最高产量的1998年减产1500多亿斤,此情况引  相似文献   

7.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是在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主持下为解决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获取和惠益分享等问题而缔结的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件。该条约的目标在于保护、可持续利用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以及公平合理地分享因利用这些资源而产生的惠益,最终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该条约确立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农民权及其实现、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多边体制三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法律制度。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入这一条约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是世界上最为敏感的话题,尤其在有着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肥东县位居皖中腹地,全县总面积2211平方公里,人口106.7万,辖18个乡镇,3个开发区,境内拥有广阔林场水面,盛产稻、麦、棉、油菜、水产品、畜禽等,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如今更是国家确定的产粮大县,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菜籽生产百强县之一,粮食产业在这里得到了长足发展,多次受到省、市上级有关部门的褒奖。  相似文献   

9.
粮食金融化促使粮食由生活基本必需品走向投机商品,从满足生活需求转向满足投机需求.粮食金融化之法律应对应当彰显安全价值,对金融化行为进行类型化,旨在保障粮食权.其中,设立"粮食银行"是粮食金融化的前沿,必须加强政府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运行、促进行业自律;发展粮食期货是粮食金融化的核心,必须从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市场退出进行全过程规制;健全粮食基金是粮食金融化的动力,必须合理使用粮食风险基金、促进商业性基金规模化、建立转基因粮食基金;创新粮食保险是粮食金融化的保障,必须拓展巨灾保险、健全粮食流通阶段的险种、推进粮食目标价格保险、建立转基因粮食保险.粮食金融化的法律研究有助于推进《粮食法》、《期货法》的制定,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与金融安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引资建水利     
阜阳市位于我省西北部.辖颍州、颍东、颍泉三区,太和、临泉、阜南、颍上4县和界首市。全市土地面积97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1万亩,人口1000.5万.其中农业人口875.3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以占全国0.5%的耕地产出了1%的粮食。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省11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显示,粮食补贴改革达到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2004年水稻生产的恢复性增长是粮价上涨、农业税费减免和直接补贴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按照农田计税面积补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很可能会减少粮食生产.如果按照粮食交售量补贴,可以起到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和稳定粮食生产的作用,但不利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多元化粮食流通渠道的形成.因此,粮食主产区应该按照粮食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合理确定补贴标准.粮食直接补贴要和新型保护价配合使用,建立起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法学体系包括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三个层面的协同创新,体现了前瞻性、包容性、开放性。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制定《粮食法》,促进全面依法治粮。中国粮食法研究正在逐步推进创新型法学体系建设,彰显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粮食法学的基本原理,凸显学科独立地位,体现前瞻性;创新发展粮食法学的核心范畴,拓展学科话语权,体现包容性;创新发展粮食法学的学科建设,培养提升研究队伍,体现开放性。中国粮食法学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真正构建创新型法学体系,自信地走向世界法学舞台。  相似文献   

13.
人口增长、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预测中粮食总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人口数量的增长,所以人均粮食产量在未来九年内还是增长的,但是增幅不大。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使得这种增长在总量上还是可观的。从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未来人均粮食产量将持续保持在380千克/人以上,比前29年的平均值要高出约12千克/人。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还是有保证的。但如果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建立不起来,粮食问题就永远是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粮价全面上涨,特别是国际大米价格创出20年以来的高点,粮食问题再次成为我国一个时期内最热切的话题。我国粮食是否已经过关?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大门,作为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粮食是否安全?这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思考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发改委的管理下,全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网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保证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总要求,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管理职责,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粮食行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使全省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并且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6.
2012年2月21日,我国首部《粮食法(征求意见稿)》面世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涉及粮食生产、流通、质量安全和储备等各种制度,目的在于使得国家对粮食的生产经营实行规范化管理。未来《粮食法》的出台,有望堵上现今政策的诸多漏洞。  相似文献   

17.
颗粒归仓     
"仓廪实,天下安",和县善厚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调研粮食安全工作,力促解决群众反映的"卖粮难"问题,切实保护了售粮农民的利益。2019年10月17日至18日,和县善厚镇人大组织在该镇的县、镇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粮食收购工作情况。"这次调研起因于群众反映的‘卖粮难’问题。"镇人大主席王辉说。调研组一行来到和县金穗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察看了该公司整洁敞亮的库区、仓储充盈的粮库、机械化作业的场景,听取了关于高科技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介绍。调研组了解到,金穗公司积极参与本地粮食收购,并免费为农民提供烘干、质检和化验服务,仅此一项为售粮农户每50公斤减少2.5元左右的费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8.
在今后十多年内,争取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是我国实现本世纪末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条件。一定要破除粮食“供过于求”的神话,要制止盲目缩减粮田的现象,要抑制粮食的超常规消费,正确处理提高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压力、耕地面积下降的矛盾,以利达到粮食供应的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夏志红 《法学杂志》2018,(12):87-96
"适度进口"是在公平国际贸易体制下,基于国内粮食供需平衡合理进口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受"新自由主义"、有限农业资源与GDP主义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基因革命","过度"的粮食进口将进一步加剧粮食市场结构性矛盾、农业环境与生命健康的潜在风险以及粮食主权的安全。为此,应以独立平等的立法权、"双反"的司法救济权与农业"特殊保障机制"的自卫权维护粮食主权;以完善农业政策立法调整粮食产业结构,使粮食供需与生态平衡,限制和禁止转基因粮食进口,构建"适度进口"策略的法律框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一项重要的政策,有些同志主张立法。我认为,在计划生育方面立法是不适宜的。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盲目增长。目前很高的出生率产生于我们五十年代错误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实际上是一项补救性质的措施。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总的人口趋势是“少生”、“优生”。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的现象。从长远观点看,控制人口增长只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我国是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人口问题上尤其如此。与控制人口出生率同时并存的,还有若干少数民族的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