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以权利为本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发展特征,公安执法应改变传统的以打击犯罪及惩罚违法为目标的价值取向,确立新型的警察执法理念.公安执法中的人权保障工作应从树立正确的权力归属观,坚持执法为民;确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现代价值观;公安警察权的行使以法律明确赋予为限,法律未明确授权的不得行使;公民行为只要法律未禁止就不得对其行为进行处罚和追究;警务活动实施人性化执法五个方面来转变和提高认识.惟有如此,才能大力加强和改善公安执法中人权保障的状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警察权的起源、构成与价值,从行业公安在查处防疫物资进出口违法犯罪案件中存在取证难和管辖权争议;以暴力方法抗拒疫情防控措施,警察执法权威受到挑战;强制措施适用受限,警察人身安全风险增大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警察权行使中面临的阻碍.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以保障警察权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违法犯罪惩治的路...  相似文献   

3.
警察权从来就是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警察相邻权的视角探讨行政相邻权具有代表意义。警察相邻权是传统警察权动态演进的必然结果;警察相邻权是非警察权属性下的行政相关权力;从警察实务角度看,警察相邻权的行使需要从警察执法理念到警察执法手段的革新。  相似文献   

4.
警察权应该在有效、有限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是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理念。警察权与公民权密不可分,警察权的行使离不开公民权,公民权的实现又离不开警察权的保障,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但是,目前对我国人民警察的警察权与人权意识还缺乏比较准确的定量分析。通过选择某一地区公安民警范围,组织关于警察权与人权意识的问卷调查,一方面尝试通过对一个局部地区的定量分析,为研究公安民警警察权与人权意识提供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也较为准确地评价现行的公安教育以及重人权保护教育的效果,并为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警察权的重构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为支点,否则,即使建立起来,最终也会垮掉。坚持从多条进路展开对警察权的研究会得到关于警察权构建的几个基本理念,即根据本质的警察权确定警察权的核心领域、围绕警察权的核心领域确定警察权的一般行政管理领域、在行政管理领域警察权不宜过广过深介入、确保警察权的绝对权威性、确保警察优先权实现、警察权行使不宜过早过晚的理念。目前,公安机关警察权存在着作用核心领域不明、行政管理权面广且深、执法权威受到任意挑战、警察优先权没有保障、警察权侵入市民社会自治领域等问题。公安机关警察权重构应从划定警察权的核心领域、重塑警察权行使的绝对权威性、防止公安机关警察权侵入市民社会领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也会发生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警察权的规范行使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对公平正义价值的追求要求警察权的行使必须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目的、以不侵犯公民私权为边界。规范警察权的行使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从行政执法权和刑事侦查权两个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警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行政法治原则在公安行政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指警察权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法律规定行使。警察权的性质是行政权 ,而非司法权。对警察权的控制 ,应在治安行政领域适当分解其行政职能 ,贯彻司法控制原则 ,并保证警察权的独立行使 ;在刑事侦查领域 ,实行检警一体化和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警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行政法治原则在公安行政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指警察权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法律规定行使。警察权的性质是行政权 ,而非司法权。对警察权的控制 ,应在治安行政领域适当分解其行政职能 ,贯彻司法控制原则 ,并保证警察权的独立行使 ;在刑事侦查领域 ,实行检警一体化和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9.
信息社会对警察执法权的行使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行使与传统的执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并有自身的特征。信息社会警察执法存在少数民警应用信息化执法观念不强,信息化执法有的涉嫌无法律依据、违背权力行使法定原则等问题。完善信息社会警察权的行使,需要增强警察信息意识,在规制警察权力的基本法律中增加警察信息化执法法律条款,制定统一的警察信息化执法规范等。  相似文献   

10.
警察权的正当性体现在尊重人权、尊重人的尊严和执法为民。警察权侵犯人权源于警察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警察权行使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盘查制度、羁押制度、司法鉴定制度等存在制度缺陷。牢固树立人民警察的人权意识,杜绝非警察人员执行公务,保障律师职能的正常发挥,全面提升警察执法素质,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是合理规制警察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环境警察权的宏观结构中,权力主体、权力内容及其运行规则是主要的构成要素.环境警察权的权力主体是环境警察机关及其所属的环境警察,其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会对环境警察权的实际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环境警察权的权力内容不宜过多,应仅限于环境执法,主要包括环境刑事执法权、环境行政执法权和环境监督管理权.而环境警察权的行使则必须遵循法定性原则、有限性原则、公益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和责任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环境警察权的宏观结构中,权力主体、权力内容及其运行规则是主要的构成要素。环境警察权的权力主体是环境警察机关及其所属的环境警察,其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会对环境警察权的实际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环境警察权的权力内容不宜过多,应仅限于环境执法,主要包括环境刑事执法权、环境行政执法权和环境监督管理权。而环境警察权的行使则必须遵循法定性原则、有限性原则、公益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和责任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警察权是为民主、为民众、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而生的权力,而在警察执法过程中却存在着不作为的问题。目前,警察权陷入必须广泛存在而又不能不加以有效控制的两难选择,为了保障人权,彰显法治,寻求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理性平衡,警察权的行使必须遵守合法、及时、准确、比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警察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警察权的一部分,必须从多种路径规制其行使。在当前公安改革背景下,警察权的规范运行问题已被提上议程。长期以来,基层民警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属性,与基层公安工作的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从法律之外另辟蹊径,利用伦理规制手段研究警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运行,必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跳跃性转型的过程中,当代公安执法面临着执法权威失落、执法量急剧加大、执法沟通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并给公安执法造成了系列难以摆脱的"困境"。为此,应采用顶层设计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从加强对社会转型期公安机关职能定位的认识、适应社会转型期需求合理调整和规范警察权、树立"能动执法"理念等方面进行系统应对。  相似文献   

16.
防止警察滥用权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警察权在一个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这个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成反比例关系,即警察权的扩大意味着公民权利的缩小,警察权力的滥用往往使公民权利化为乌有。警察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和滥用职权等腐败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现代法治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应以法治的理念重新审视警察权,并以法治原则和观念指导警察权的设立和行使。  相似文献   

17.
论警察权行使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权与人权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警察权是普遍人权得以保障的前提 ,警察权是对部分人权的限制 ,警察权要受到人权的制约。警察权行使与人权保障存在冲突 ,表现为警察权侵犯人权 ,警察权的行使遇到阻碍。因此要协调好警察权行使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即加强对警察权行使的监督 ;加强正面宣传 ,使公众理解、配合和支持警务工作 ;加强对公众的法制教育 ,提高公众的守法意识 ;提高警察队伍素质和警察执法水平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明确警察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公安行政调解权是警察权,理由是:从基本功能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具有警察权的积极行政作用;从法律特征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具有警察权的强制性、执行性特点;从权力来源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是警察权向民事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警察权的行使与公民权的保障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警察权的行使与扩张必然导致公民权的缩小,公民权的保障与张扬又势必形成对警察权的限制.如何协调和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警察权行使与公民权保障的统一,是立法者和执法者都难以回避的问题.公共管理理论为我们化解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冲突、寻求警察权和公民权的平衡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警察行政协助理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警察权的行使,解决目前其他行政部门频繁借用警力导致警察权滥用的问题,提出警察行政协助的概念。通过分析警察行政协助的性质、种类、原则、法律关系,以及与“非警务活动”、警察参与“联合执法”进行辨析,明晰警察行政协助的内涵,为制定警察行政协助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