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06,(12):F0004-F0004
余杭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的美誉。近年来,余杭区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通过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三化”联动,构筑都市与农业和谐发展的现代农业框架;通过生产型、生态型、生活型“三生”推进,发挥生产、生态与生活相互协调的现代农业功能;通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产”叠加,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全区建成1个高新农业示范中心,30个特色农业园区和40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基本形成以东部高效农业区、中部生态休闲农业区、西部特色农业区三大特色区块和七大优势主导产业为特征的农业园区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采用系统的思维与方法来进行分析。都市农业旅游是城市化、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达到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日益成为都市农业与现代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急需科学的理论体系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3.
杜芸 《理论月刊》2005,(9):82-83
都市农业是大中城市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首选模式,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发展武汉民营经济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压力;有利于市场信息畅通;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武汉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应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条件,为其在法制、融资、政策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4.
原成成 《人民论坛》2014,(8):222-224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确立了“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主线。按照这一主线建设航空都市,面临着交通规划的衔接、与当地经济的互动发展以及产业规划等问题。在当前国际航空都市理论尚不完备,国内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将其打造为世界和国内先进的航空都市,需要在规划编制、省市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快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段小力 《前沿》2010,(13):159-161
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中部城市,郑州都市农业发展对生态城市和现代农业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郑州都市农业的主要生态经济产品,探讨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应,即提高农业的经济附加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教育和城乡交流、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阻碍郑州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统筹城乡发展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郊区经济与城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乡村人”与“城市人”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从政与经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帆 《探索与争鸣》2022,(9):67-77+17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农村劳动力大规模非农化流转、进入城市就业而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现阶段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三大历史性趋势——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下降、城市化的相对减速、数字和绿色经济的快速崛起,它们分别从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这三大趋势相互交汇,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城市化相对减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转的规模和速度,而数字和绿色经济崛起则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了“双刃剑”效应。新时代我国应基于三大历史性趋势的交汇特征,因势利导地完善和改进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对城乡劳动力流动方向、城乡劳动力流动基础、城乡空间分布、城乡部门产业特征、城乡部门功能定位等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乔凤岐 《传承》2010,(12):22-23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出租楼宇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引进税源,增加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楼宇经济,可以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拓宽城市的发展空间。当前,楼宇经济正逐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现代都市新的"掘金地"。近  相似文献   

10.
如今,都市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时尚。都市旅游从无到有,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中逐渐找到一条适合中心主城区“以旅游活动促进商贸繁荣、以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制约农民企业家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村民间特有的“信用”这一道德网的掌控下,在专业性管理人才的监督下,“村民生产发展互助基金”与“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两种农村金融模式,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民经济压力、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渝北地处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近年来,渝北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村、改善生态”的战略定位,围绕“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总目标和“一区三带十基地”总布局,坚持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为路径,以龙头企业和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建设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许多地方大力度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一批资金、项目和人才。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主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不计成本,大手大脚花钱的奢侈招商现象,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奢侈在过高的“搭台”费上。许多地方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招商引资方式。这“台”一搭不打紧,费用高得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逐年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使农村“普九”成果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但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同城市中小学校相比,农村“普九”成果是脆弱的,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王百平 《人大研究》2002,(11):44-46
20世纪 8 0年代中期以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全省各级政府切实注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各地农民打破城乡分割 ,跨地区就业 ,形成声势浩大的“民工潮” ,对城乡发展和构造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继“民工潮”之后的“开发潮”、“建设潮”、“创业潮”势如破竹。四潮涌起 ,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拓宽了农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不仅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全省经济 ,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且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前…  相似文献   

17.
对武汉地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途径。武汉地区虽具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且近年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农业比较效益低,"谁来种田"的问题十分突出;防灾减灾形势严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要求极为迫切。妥善解决这些瓶颈性的问题,是武汉地区实现现代都市农业大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李彤 《创造》2012,(5):44-47
调整经济结构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五华区围绕这个中心,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基础,突出“产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通过产业突破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园区建设来促进产业突破,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园区建设,将园区建设作为五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王辅刚 《前进》2006,(6):43-44
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结合“三农”工作实际,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上下功夫,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维护农村稳定中体现先进性。一、在推进农村经济有新发展上体现先进性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平顺县委抓住“生产发展”这一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素,广泛调查摸底,制定具体措施,以发展新产业为着力点,千方百计、竭心尽力地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构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新体系。平顺县山大沟深、石厚土薄,耕地18万亩,人均一亩。过…  相似文献   

20.
吴秀红  李刚 《长白学刊》2007,(5):105-106
县域经济作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载体的作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可以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为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