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们在事业中挑起大梁,独自撑起整个家庭,在生活中独自面对多样困境.她们是军嫂,与爱人的世界被拆成相隔万里的距离.而近日记者走近的军嫂,把事业和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这让记者想起了舒婷《致橡树》中的一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柔和韧性的王伟曾说,如果丈夫是山,她愿意和丈夫一样,有所担当;而第二位军嫂李凤玲则用如水一般的温暖来化解与孩子之间的隔阂."遇山成山,遇水成水",是她们如军人般坚毅的品格,也是她们的柔情所在.  相似文献   

2.
许多读者希望了解本刊各栏目的主持人,这里我就《请跟我来》的两位年轻的主持人向各位简单介绍。第一位是露露小姐,她的《我不要高仓健》相信大家已经看过。第二位便是鄙人陆陆,男性公民。我们隔一个月轮流来主持本栏、由于性别、气质、修养和交往的不同,所主持栏目的内容,风格也应该不一样。诸位如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写信给我们,要是你自己也来一篇《请跟我来》,那就更欢迎了。这期我的三位作者均是大学生,其中《小街拐弯处》的作者不久前告诉我,他鼓动退休在家的父亲开个小吃店,可他老子就是不干。望着他脸上那种捉摸不定的表情,我总怀疑他去小吃店勤工俭学是想偷学点手艺。他在文中却死不承认,只是露了一只马脚:“有那么一天我做了许多读者希望了解本刊各栏目的主持人,这里我就《请跟我来》的两位年轻的主持人向各位简单介绍。第一位是露露小姐,她的《我不要高仓健》相信大家已经看过。第二位便是鄙人陆陆,男性公民。我们隔一个月轮流来主持本栏、由于性别、气质、修养和交往的不同,所主持栏目的内容,风格也应该不一样。诸位如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写信给我们,要是你自己也来一篇《请跟我来》,那就更欢迎了。这期我的三位作者均是大学生,其中《小街拐弯处》的作者不久前告诉我,他鼓动退休在家的父亲开个小吃店,可他老子就是不干。望着他脸上那种捉摸不定的表情,我总怀疑他去小吃店勤工俭学是想偷学点手艺。他在文中却死不承认,只是露了一只马脚:“有那么一天我做了  相似文献   

3.
陈彤 《法制博览》2010,(16):16-17
他是我们的朋友。喜欢上一位美女,美得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那种。美女的理想是做模特,他的职业是摄影师,他为她拍照片,拍着拍着就拍出感情来了。那是六年前的事情,六年前美女只有18岁,他36岁,所有人都劝他,她是美女,又年轻,现在就算不是利用你,是真爱,可你们能白头吗?  相似文献   

4.
你们觉得刘德华成功吗?他是被所有的媒体神化的一个艺人,都说他勤奋、他努力、他不会干坏事、他可以不吃、不眠、不喝,光是呼吸就可以活到五十二岁的人.其实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也会紧张,我也会因为讲事情讲到自己心里不那么稳定的时候,会出现有一些讲得不好的状况. 成功不是自己说得算,是历史说了算.也同样,喜欢我的人,他会觉得我非常成功,为什么?因为我事业做得非常好,我家庭非常幸福.不喜欢我的人说,这个人的事业,一部作品好一部作品不好,一部票房这样,一部那个烂片,他是靠运气.他为了虚荣,把家庭就搁在那里,所有他的家人,都舌在一个阴霾里面,他们说我失败中的失败.我无所谓.不争,那是一种慈悲,不闻,那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5.
理想,你这个题目出得很好,现在很少有人关心这个题目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老人来说,人家会说:都60岁了,还“理”什么“想”? 其实,60岁了,也还是有理想的。过去有,现在也有。回想过去了的40多年,我们不断为理想而奋斗,说起来,像梦一样,可人又怎么可以没有理想呢? 40多年前,我18岁那一年吧,看了一部描写地质队员的电影,那时候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地质队员,为祖国效力。我父亲是个老知识分子,学医的,他很不同意我去学地质,他说学地质有什  相似文献   

6.
意外的团圆     
50年前,在瑞典法伦,一位年轻矿工亲吻着他年轻漂亮的未婚妻说:"在圣卢西亚宗教节日上,牧师将祝福我们的爱,我们将成为夫妻,开始营造我们幸福的家." "愿和睦的爱情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他可爱的未婚妻甜蜜地笑着说,"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我就不活了." 第二天,当年轻人身着黑色矿工服(注:每名矿工都为自己的葬礼做好了准备)路过未婚妻家时,他一如既往地轻轻敲了敲她的窗子,向她道了声"早安".  相似文献   

7.
1988年,龙年伊始,广州市的大街小巷,悄悄出现了一则很不起眼的广告。从此,中山大学家庭教师介绍所热闹起来了。渴望的“后庭”一个来自美国的6口之家,特意去介绍所请了一个大学生,辅导他家中5个人的中文学习。南海县一个初三的学生,为了能考上重点中学,用家长给他零用的钱,自己去聘了一位家庭教师。中央酒店一位21岁的厨师,边工作,边上电大,还要请一位家庭教师来教英语。他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将来接待国外的客人,并希望能到国外去大显身手。香港的一位女高中生,在预科考试前,专程来到广州,一下子请了3个大学生,同时辅导她的几门功课。一位卖服装的个体户,自己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一个月的收入超过千元,却为自己孩子的学习操透了心。他对请来的家庭教师说:“我这一辈子完了,再也没机会拿起书本了,我唯一的指望就是这孩子,只要将来他上大学,读博士,我拚死拚活,倾家荡产也供他。我是个大老粗,不懂教育,我把他交给你了,该打该骂,都由你。”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笑     
《南风窗》1998,(3)
各有所盼 有位先生在整个拳击比赛中,一直眉开眼笑 身旁的人问他:“你也是拳击师吗?” “不,我是牙科医生。” 回报 老年人问女婿:“我女儿出嫁时,假如我给她一份丰厚的嫁妆,会有什么回报呢?” 年轻人答道:“我可以给你一张收据。”  相似文献   

9.
在有太阳的黄昏,我临窗静静地读着艾米丽·狄金森的诗,在一首诗中,她轻声问:“为什么我爱你,先生?因为他知道,而你,你不知道,我们不知道。”在《我从来没觉得这是家》中,她这么说:“在这尘世——在美丽的天空,我也不会自在,我知道,我不喜欢乐园。”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初,一档原创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让16岁女孩涂议嘉被导师刘欢收入麾下.如今,两代音乐人共同完成了一个音乐梦. 为了帮助这个高中女生唱出自己的声音,首次为他人担任制作人的刘欢从编曲到录制几乎倾尽所能.“涂议嘉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创作人,她拿给了我们20多首歌,在16岁这个年纪真的是很了不起.现在想想,我16岁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刘欢说. 回忆上世纪80年代自己读书时的创作,刘欢说,那是个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年代——听古典音乐、创作歌曲、由衷地歌唱,不过他也坦言,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记忆,“我们怀念我们的,他们则有他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三十九岁的意大利裔美国人弗兰克·塞诺,每星期有十回须在洗衣机前洗濯脏衣物。墙上那张彩色肖像里,她妻子的祖父母似乎正以鄙夷的眼光盯着他。说实在的,就连他自己的父亲(一位远居故国的意大利人),也不会对他表示同意的。塞诺自己也说:“我父亲会说,‘你还像个什么样的男人?’他会责怪我让自己被老婆管起来了。”本来,塞诺原是按照老传统的方式生活的。他在履带拖拉机公司里当制图员,八年来一直都把家务活全交给他那三十五岁的妻子南希去  相似文献   

12.
路人甲     
麦小麦 《法制博览》2011,(16):80-80
采访一位城中名人,聊到我们有位共同的熟人,没想到他竟然动容:“她是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此煽情的话,自然会被我传到她处,谁知道她的反应完全不在意料中,她淡然说:“他?路人甲而已。是不是他的重要他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13.
落花言 《工会博览》2010,(12):50-50
她以为,知己知彼,仿佛王菲那首《知己知彼》歌里“红裙属我,蓝筹属你,事业陪着你,衣服缠着我”,事业是他的事业,衣裙是自己的衣裙。事业做得好,是给人看,让人崇拜。衣裙再美,没有欣赏的目光,穿到哪里,都一样。  相似文献   

14.
石破 《南风窗》2011,(24):62-64
"孔子的理想完全没有实现,他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谁也不听他的。但他为人的标准绝不在身外,而是只做我认为应该做的。""我们缺乏忧患意识,却有极强的敌情意识。"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64岁的李楯说,"我们只有一对一错,你我不一样,肯定是你错我对;你不改,我就要强制你改,坚持不改,就把你  相似文献   

15.
李晖冬 《法制博览》2008,(24):42-43
有话好说 在每次的夫妻恶言相向或者大打出手之后.请问问自己:如果对方是一位客户,你会那样对待他(她)吗?一个人就算脾气再火爆,对业务往来的客户也会极力克制脾气。你让一点.我也让一点,生意才能谈成,爱情也会牢固。  相似文献   

16.
正40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面对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他吃尽苦头,扎根基层;面对家庭和事业的选择,他坚持不懈,无怨无悔。他用生命与实践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与忠诚。何卜砌,1978年作为铁道兵入伍一直在做与隧道有关的工作,一干就是40年。"隧道就是我的阵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苦的环境也要坚守。"何卜砌说。这既是他的工作坐标,也是座右铭。  相似文献   

17.
写下这个题目让我不好意思,难道一个年逾花甲的人,放着书不渎,要去琢磨这种无聊的问题?且听我慢慢道来—— 有一年去成都开会,我们那一组都是年龄相近的中老年男士,有共同的话题,聊得十分起劲,冷落了同组一位看似20余岁的女士。到青城山去玩时,她问我,你们聊天怎么不给我插嘴机会?我说,你是下一代青年团了,与我们没什么共同语言。她笑说,我都40多了,女儿都共青团了,哪还有那个时光。我吃惊地看着她那张娃娃脸,披肩发和苗条的身  相似文献   

18.
克隆年代     
有消息说,美国一位科学家在圣诞节那天宣称他将开始克隆人,在他的计划中。第一年的克隆人数为30万。这一新闻引起了全球“人类”的严重恐慌。吴先生能够想象得出,今后的世界将是一副怎样的热闹景象。 清晨,吴先生睁开眼睛,发现一张很熟悉的微笑的脸。“你是谁?” “我当然是你太太。” “真的?你怎么证明这一点?” “昨天晚上我们因为谁下床关灯而差  相似文献   

19.
二胎政策逐步放松,很多人能生二胎了,反而纠结要不要生二胎了.原因因人而异,但对于像里里这样已经生了二胎的,后悔的几乎没有.那我们到底为什么坚持生二胎呢?让里里帮你还原一个真实的二胎家庭生活. 里里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妈妈. 2014年,35岁的她生活中有了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她有了第二个孩子.1979年出生的她,和她的先生,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在享受着父母精心呵护的同时,也体会了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孤独.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家庭,是世界闻名的“父系氏族”。丈夫指手划脚,妻子言听计从,一个典型的“男人世界”。然而,进入90年代,这种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据日本今井综合研究所“家庭新闻”编辑今井森男的调查表明,日本家庭中,夫权和妇权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妻子不在家的关键时刻“理所当然,家里的一切家务,都要委托妻子来承担。”S君这样说。他结婚于40年代末,婚前已向妻子挑明:“我的责任主要是在公司的事业,至于孩子的教育和家务,只好拜托夫人。”于是,几十年来,S君对家务一直不管不问。不料就在前不久,家中出一点小小的意外。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