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至当前,儒家文化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与之前的儒学复兴不同,当前的儒家文化的复兴立足于对于西方文化与政治联姻的文化政治这一霸权独白的挑战与应战。作为对于中西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在文化政治视域下当代儒家文化复兴正沿着儒教和政治儒学两个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儒家文化和深圳文化的特质分析,探究儒家文化和深圳文化的关系问题,从而解读深圳这个现代化城市高扬儒家文化这一现象。深圳文化具有儒家文化的特质,儒家文化讲仁爱、讲担当、讲刚毅进取、重人文教化的核心特质在深圳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深圳文化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特质与儒家文化的核心特质一脉相承,由此深圳对儒家文化的高扬在情理当中。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曾加荣儒家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形态和宗法封建专制相适应的意识态,不可避免地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因此,从本质上说,儒家文化不适应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然而,正如马克思说:“人...  相似文献   

4.
浅议儒家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中的意义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玉娈 《学理论》2011,(1):38-3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而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结晶,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决定着我们对儒家文化的认知角度,也影响着和谐文化的构建与成型。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精神的培养和内涵的阐释.因此,耻感文化是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习精神的文化根源和内核,而儒家学习精神更以耻感为内在动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3)
韩国影视产业近年来在中国不断取得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蕴含的儒家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同源性,观众在观看韩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的魅力。从"忠孝""仁爱""以礼相待"等方面来阐述韩国影视文化中渗透的儒家思想,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能流传至今,正说明了有其合理性。经过不断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儒家文化体系。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除了包含富有自身特色的社会理想外,还有对推进社会制度健全和明确个人行为准则等诸多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5)
毛泽东同志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他的人格理想、情操和价值追求以至经国济世的文韬武略都具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品格,而且更多地体现出承载并发展了固有儒家文化的品格。在引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中,毛泽东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而他所阐述党的三大作风,既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继承以儒家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杨未 《学理论》2014,(6):148-149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当代大学生是儒家文化重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对儒家文化是否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深切地影响着民族认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为例,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审慎地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提供某种积极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德治秩序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治思想作为我国儒家文化的政治理想,与儒家文化本身一样,有着其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它仍有存在的价值,用全新的视野审视它,它与当前的现代化进程并不相违背,追求民主政治并不妨碍我们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反而能使我们用更清醒的头脑反思自己的行为.面对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种种危机,我们更加需要对整个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氛围做出必要而强有力的整合,新文化体系的构建势在必然.文化维新无疑是德治重建所期许的文化支持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