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曾有过几种不同类型的军队,即:清政府掌握的正规军--八旗、绿营以及清末编练的新军;清地主官僚创办的勇营--湘军、淮军;太平天国等农民政权建立的太平军等;北洋军阀政府和地方军阀集团控制的军队.清八旗、绿营、新军以及湘军、淮军,都是维护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唐博 《传承》2010,(25):52-53
19世纪70年代后,号称"帝国兵工厂"的德国克虏伯公司走进了晚清洋务官员的视线中。淮军和湘军陆续装备克虏伯后膛炮,组建炮营;至l9世纪80年代末,旅顺口有克虏伯火炮42尊,大连湾有26尊,威海卫则全部装备克虏伯火炮;北洋舰队所有主力舰也都装备了2至8尊克虏伯火炮。同时,克虏伯火炮的国产化,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铁铭 《求索》2011,(9):238-240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主帅,其军事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自始至终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才使一大批仁人志士凝聚在他的周围,这是曾国藩取胜的法宝。曾国藩组建湘军,以忠诚倡天下,用“忠义血性”改变世道人心,这就使他的湘军与日益没落的国家正规军队有了本质的区别。曾国藩以“诚”治军,用曾氏“经济学”取代旧理学成为湘军的思想体系,以“诚”待人,以“诚”召人,以“诚”育人。因为曾国藩的军事德育思想以德为本,把修身提到了最高的位置,所以他的军事德育有其鲜明的特点。他认为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所以他把军队变成了陶冶人才的基地。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训军情理并茂。他为帅以身作则,带兵平易廉洁。他事行霹雳手段,爱民赏罚严明。  相似文献   

4.
陈青 《现代领导》2001,(3):38-38
火攻战法是罗贯中《三同志通俗演义》中众多将领善用的军事战术。然而依笔者所处,最成功“用火”的,乃是魏主曹操。  相似文献   

5.
读黄埔军校的史料已有多年。我写《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这本书,除了要理清一些基本史实外,还想对下述问题有所分析与说明。第一,黄埔军校与清末民初军事学堂的关系。军事教育在清末民初之成为热门教育不是偶然的,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军事学堂的出现同富国强兵意识的高涨有关,军人的自觉意识开始萌芽。(二)在向外国学习方面不落人后,引进新的装备,请洋教练、练洋操、学外语,模仿西方的军队建制和练兵方法。(三)凝聚人才。因科举制度的废除,大批读书人失去进身之路,促使他们投身军事学堂。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旗兵、绿营以及湘淮军等退出历…  相似文献   

6.
王闿运的人生与不安、无奈、紧张相伴。首先,"帝王学"理想与严酷现实的矛盾。为肃顺赏识,但祺祥政变使他的纵横策化为泡影;三次向曾国藩出谋划策,都不被采纳。其次,秉笔直书与为袍泽隐的冲突,撰写《湘军志》过程中实事求是精神与为湘军将领隐的乡情观念的冲突成为其紧张人生的最主要表现。再次,家兴愿望与人生旅途不顺的反差:科场不顺,仕途受阻、痛失爱子。最后,体制外批判与体制内期盼的煎熬:既排斥又留恋科场,既轻视又交结官员。  相似文献   

7.
“美最时洋行”是德国在华最大的洋行之一.早在清朝晚期.它就已涉足中国了。该行曾为清朝政府和当时的淮军、湘军购买过大量军火。买卖军火是各洋行最赚钱的业务.所得佣金可达成交额的百分之十或百分之十五.而一门克虏伯重型大炮的价格就可达60万两白银。  相似文献   

8.
赵维玺 《求索》2014,(6):165-169
西北回民起义结束后,作为镇压回民起义主力的湘军及地方军事力量逐渐暴露其弱点。加之战后甘肃经济极为困难,财政支绌已给地方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督抚对于回民起义战后的甘肃兵制进行了变革,其核心思想即为精兵简政,恢复甘肃制兵,消除勇营制度的弊端,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加强了西北地区的军事防务力量。  相似文献   

9.
《孟县人民政协志》出版发行《孟县人民政协志》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如实地记载了孟县政协成立11年来的历程。《孟县人民政协志》容括六章,约九万字。第一章:政协的建立;第二章:组织机构及沿革;第三章:大事记。第四章:规定与制度;第五章:会议与工...  相似文献   

10.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视频会议,于2009年2月17日在民政部召开。“两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两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及协调员分别在主会场和各省分会场参加了会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委会办公室派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     
《传承》2003,(3)
博白“解放楼”命名立碑最近,博白县人民政府将活捉张淦的地址———原县立图书馆大楼命名为“解放楼”,并立碑标示。博白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批准将该楼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又采纳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建议,决定将具有革命历史教育作用的此楼命名为“解放楼”,并拨专款由县文物管理部门负责设计筹办。(沈维洲)《桂平市军事志》续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桂平市军事志》经过一年时间,至今年3月底止,已完成军事志长篇资料稿选辑任务。该长篇资料稿共分军事天地、军事组织、兵役、防空、国防动员、重要战事、拥政爱民、军事人物、文献…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所藏《湘绮老人论诗册子》(未刊手稿),是一件难得的精品。《册子》绢裱成册,木版封面,蝴蝶装,乌丝栏,共三十六页,其中正文二十四页,题跋十二页。页面纵29.2厘米,横17.7厘米。 近人汪国垣在所著《光宣诗坛点将录》中推为诗坛都头领之一的“托塔天王”王闿运,是近三百年来湖南最杰出的诗人、学者,是近代湖湘诗派的魁首。所著除经子笺注外,尚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搂诗集》、《湘绮楼文集》,并编有《八代诗选》,门人辑其著作为《湘绮楼全书》。《湘绮老人论诗册  相似文献   

13.
史明文 《前沿》2011,(4):12-14,63
《物候志》是《新疆图志》的一部分,其作者虽为王树枏,但本文通过考察其稿本及资料来源,认为《物候志》是在张应选《新疆全省物候表》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对研究《新疆图志》的编纂颇有意义。《物候志》的版本流传较为复杂,本文把其梳理为《新疆图志》本和《新疆小正》本两个系统,并详述其版本信息。  相似文献   

14.
彝文古籍翻译世家罗氏三代人对彝语文事业的贡献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罗文笔先生翻译彝文古籍巨著《■文丛刻》到五、六十年代罗国义先生翻译彝文百科全书《西南彝志》,再到八十年代罗正仁先生为主整理翻译出版《彝文金石图录》,罗氏一家三代人在彝文战线上辛勤耕耘了数十年,在翻译、教学和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彝文古籍翻译世家的美誉。本文试对其一家三代人的成就和贡献作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以引起业内人士对他们的历史功绩、学术思想等作全面深入的研究,进而促进彝语文事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的曾祖父汪春源先生,是台湾近代史上的知名诗人和爱国志上。清治末期,汪春源、施士洁、许南英、丘逢甲等一批乡绅名土吟诗结社,共襄风雅,形成全台最具影响的作家群。乙末(189年)割台,汪春源与诗友们纷纷参与抗日保台义举,表现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坚毅不屈的民族气节。汪春源(1869-1923),字杏泉,号柳塘,台南府安平县(今台南市)人。光绪八年(1882年)考取秀才,戊子(1888年)中举人,癸卯(1903年)中进土。工待工文亦工书法,著有《柳塘诗文集》(已佚)。其生平事迹,见诸《台湾省通志》、《台南市志》…  相似文献   

16.
清华园里□读书贺承军在曾昭奋先生的《清华园里可读书?》之后,又有资中筠先生忆《清华园里曾读书》(两文分别见《读书》1994年第七期和1995年第一期),均谈及清华园读书的新事和旧事。我生也晚,学也无多,在清华读书至今已十余载,对母校的历史,却仍旧很陌...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春秋》2016,(5)
正今年11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本刊特推出纪念专栏。《孙中山的山东革命军事战略》叙述了孙中山在20世纪初的历次革命斗争阶段,对山东这一重要战略地区的军事谋划。《孙中山与青岛的民主革命斗争》叙述了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青岛激起的思想波澜和斗争风  相似文献   

18.
杨昌济的军事思想体现在:强调尚武健体,强兵保国;宣传和弘扬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杰出人物的用兵韬略;关注现代战争,注重战争知识经验的积累:战前准备及战时动员工作对于战争具有极端重要性;战争武器的更新与发明对战争双方有决定性作用;战争胜负还取决于交战国双方经济实力和军费开支。在杨昌济的影响之下,青年毛泽东对军事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研究,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深刻研究的预备功夫,对未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8,(5)
正据2004年出版的《广东省志·孙中山志》统计,孙中山先生存世的照片有523张,其中有多张照片,身旁都有一位身着白色西装,比中山先生身高略高的外国人陪同。笔者感到十分好奇,后来,经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前会长李赣驹先生(1919—2014)指点,才知道他是中山先生的加拿大籍副官、犹太人马坤。马坤其人2012年,北京西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传记著作——由英国  相似文献   

20.
志在巴山展宏图——达川地区统战工作不断开拓前进□杨建华从发行看精神在达川,倘若你就《四川统一战线》杂志进行一次随机调查,十之八九的党委、政府、国有企业干部及学校、医院的知识分子都会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家住渠县解放街的黄文轩先生不久前致信本刊,说他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