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谈的苗族“灵魂”观念,有一部分是已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仅存有痕迹的原始思维观念;有一部分则是现存的并且还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宗教意识。 1.魂——影忆——躯体三位一体 英国学者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万物有灵”观念说,他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的这种万物有灵观念,后经弗雷泽等人的完善。形成了一个影响至深的宗教学理致体系。法国的列维·布留尔则批评这一理论,他说,“万物有灵”是原始思维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滇南彝族信仰原始宗教,深信"万物有灵".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就灵魂负身,神有天神、地神和人神之分,鬼分善鬼(祖先神)和恶鬼(游鬼),并认为天庭、人间、阴间等3个世界构成原始宗教的世界观,神和鬼与族人具有严格的各自内外空间环境,并建村立寨、建盖新居及居家生活中自始至终充满着一系列庞杂纷纭的原始宗教巫术活动.  相似文献   

3.
风俗是构成民族独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虽风俗的具体形成和发展、演变,影响其因素无疑是多方面的。然而,一般地说,于风俗影响最为深刻且最广泛的,我以为莫过于万物有灵论的宗教观念,以及与之构成整套体系的宗教情绪和宗教活动。 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恩格斯亦说:“宗教是在原始的时代人们关于自己身体的自然和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  相似文献   

4.
云南稻作农耕祭祀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神灵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不仅是一个生产技术体系 ,同时也是一个由各种农耕仪礼和农耕神灵组成的祭祀信仰体系。文章认为 ,在漫长的稻作实践中 ,云南各民族由于受“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 ,将影响稻作生产的诸多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人格化”而顶礼膜拜 ,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天神、土地神、山神、祖先神、牛神为核心的稻作农耕神灵谱系和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5.
羌族民间宗教与道教的关系源远流长。道教在西蜀的初创和传播,吸收了不少羌族民间宗教的成分。羌族巫师传承的历史文化背景,反映出羌族民间宗教与道教古来关系甚密。道教的多神崇拜,正建立在民间由“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演绎而出的原始多神信仰的基础之上,这自然就与羌族民间多神信仰相融汇或取而代之。而佛、道合一的信仰形式,则表现了羌族民间道教信仰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马玉珍 《求索》2016,(4):188-192
上古时期人们所认为的“神”的世界,其实是无比强大的外部世界和当时人力局限二者产生冲突后衍生出来的“第三世界”,只是当时人们无法自知这一点。“神”的世界主要通过宗教祭祀仪式展示出来,并非纯虚化的世界,具有实体存在的形式。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与上古神话生成的内在逻辑理路来分析,先民受万物有灵观念影响,“神”是先民根据自身“原型”,将自我形象高大化了的结果,是先民“自我”意识觉醒前的一种尝试和探索,神力主要通过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人神沟通的巫祝来体现。上古时期规模化的宗教祭祀活动表达先民最基本的生命诉求,其中有意识无意识地生成了上古神话中的诸多神,以祭祀活动表现人对神的依赖,神对人的护佑,人神的互化,从而成就一种神圣的人格,成为人们尊崇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道教和基督教都认为宇宙万物和人有一个共同的本源。道教认为道化生天地万物后 ,也作为万物的本体内在于万物之中 ;基督教生态神学认为上帝既创造了一切 ,也存在于创造过程和被造物之中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无论是“道”化生的人 ,还是“上帝”创造的人 ,都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 ,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基督教的上帝被奉为宇宙间至上神 ,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道教关注的中心 ,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得道成仙  相似文献   

8.
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蕴含着原始的生态审美观。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解读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审美文化,可以发现许多原始宗教意识的痕迹,它们通过日常的服饰、歌舞、丧葬和节日庆典等形式表现出来。除了强调万物有灵外,原始宗教意识促成了主体之间同生共处和主体间性关系思想的形成,构成了苗族和谐生态审美观的价值核心。原始宗教对主体间性的支持,使得苗民与自然万物平等地交往、对话、沟通和融合,从而形成包括天与人、神与人和人与人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9.
黄友贤 《新东方》2008,(10):60-64
黎族群众认为世间万物诸如日月、山川、江河、树木、风雨、雷电等都有灵魂,因此产生了以“万物有灵”观念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衍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宗教信仰意识。黎族社会中蛙崇拜的产生也是源于“万物有灵”观念,主要表现的是对蛙魂、蛙神的崇拜。和广西壮族社会的蛙崇拜相比,黎族的蛙崇拜没有种类繁多的祭祀方式,也没有宏大的祭祀场面,而是以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存在于黎族社会中。  相似文献   

10.
彝族信奉万物有灵,原始崇拜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依托和基础。楚雄市彝族聚居区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建设13年的实践证明,能否尊重、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给予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萨岁(sax sis),这位侗族人民至高无上的祖母神,究竟是一位怎么样的神祗?是天神,还是地祗?多年来关于“萨岁的研究”,学术上大体有五说:“日神说”、“蜘蛛神说”、“杏妮神”、“洗夫人说”、“仰香化神说”等。笔者经多方比较研究认为:萨岁既不是日神、蜘蛛神,也不是杏妮神,更不是反映阶级社会的英雄神化——仰香化神和洗夫人,而是更原始、更古老的女蜗神的侗族称法,或说是侗族化的女娲神。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纳西族的东巴教,是介乎原始巫教与发达宗教之间的过渡性宗教,在以信奉万物有灵,崇拜多神为主的基础上,先后融合藏族苯教、内地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内容。用树木雕刻成的木偶,是东巴在宗教仪式中制作所用神鬼面偶时参考的模型。现藏云南民族博物馆的木雕有30多种,它们的作者大都是80多岁的老东巴,这些老东巴在近几年来陆续病故而成为最终的遗作。这些木雕生动稚朴,神态各异,注重刻划头部和面部,身体四肢则较为随意,多为坐状。内容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神,有的为凝神沉思状,有的若举目远眺态,有的张口欲鸣,形貌古怪。动物造型的木雕则活泼可爱,…  相似文献   

13.
94河南穆斯林沙特朝觐纪实王宏晓伊斯兰教·穆斯林·朝觐公元610年,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阿拉伯人,为了改变阿拉伯半岛上部落割据、氏族纷争、社会动荡的混乱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他利用当时半岛上流行的崇信主神“安拉”的原始宗教,吸收犹太教、基督教...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既有信仰原始宗教的,也有信仰人为宗教的,同时还有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在同一民族中同存共处的,傈僳族就是个典型.因此,僳僳族死亡观中既有鬼神观念.又有基督教的天堂地狱之说.  相似文献   

15.
日神信仰演化历程探析——一种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神信仰演化历程探析——一种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视高福进综汇各民族有关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的资料,我们可以归结日神信仰发展历程的四个基本阶段,它们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先后演化次序的。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崇拜阶段,它与图腾信仰、万物有灵观念相杂揉;第二个阶段是多神...  相似文献   

16.
西欧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举起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批判封建神权和宗教迷信,打破各种形式的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束缚,做得比较彻底。但资产阶级一旦掌握了政权,仍然需要利用宗教。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深刻地揭发了天主教的罪恶,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伏尔泰说,为了约束“平民”,保证“秩序”,“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出一个上帝来。”不过,一般的说,资产阶级的上帝,是不反对科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始宗教起源于祭祀,由于幼稚的人类对自然界怀有朦胧的敬畏、希望和神秘感而产生的。人类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希望造神。希腊神话所包含的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具有异乎寻常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史料记载,早期勒墨人主要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虽然自1925年开始,基督教就已传播到勒墨地区,但是因为遭到勒墨人传统宗教的抵抗,基督教在当地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而随着1978年宗教信仰自由的恢复,洛本卓地区却出现大量勒墨人皈依基督教的现象,在基督教的影响之下,勒墨人的宗教信仰开始发生变迁。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勒墨人宗教信仰状况的梳理,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对导致勒墨人宗教变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 灵魂观念在一切宗教中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观念之一。按照近代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论”,灵魂观念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全部宗教意识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超自然的不朽的灵魂观念,就不可能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灵观念,从而也就不会有所谓宗教信仰本身。在很多民族的观念中,生命与灵魂休戚相关,魂即生命,是生命形体的主宰。 纳西族称灵魂为“哦哼”(o he),有时单独用为一词,有时把“哦”、“亨”分开用为二词,都指“灵魂”。如失魂叫“哦亨媲”或“亨媲”。“哦”或“哦亨”也指人或物体的影子,水中的影像等。“灵魂”与“影子”一词二  相似文献   

19.
远古时代,人类就有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由此产生出对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巫鬼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我省一些苗族地区的丧葬习俗就是原始宗教中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混合形式.由于苗族的丧葬习俗孕育于宗教背景之下,是在灵魂观念产生不久随之产生的,因此,它是苗族所有习俗中形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习俗.通过纳雍地区苗族丧葬习俗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苗族宗教之一般,而且对于我们研究人类古代宗教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其教义直接取材于梁发的《劝世良言》,在神学理论上比较接近原始基督教。洪秀全根据中国情况和农民战争的政治需要,对它进行了一番改造。他把基督教的平等博爱观,化为官兵互爱及经济上的平等思想,把宗教狂热化为农民的革命欲求;把宗教戒律仪式,改造为严格的纪律。这种对基督教的利用与改造,在太平天国前期,对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