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中国卫生法制》2010,(5):59-59
2010年6月30日第一届北京市控烟执法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控烟执法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吸烟与健康协会和中国卫生法制杂志社合作召开。2003年11月109中国政府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5年8月28日中国人大正式批准《公约》,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生效,从履约开始到五年之内应该实现全国公共场所无烟立法。  相似文献   

2.
邹少欢 《政府法制》2011,(17):12-13
据2011年1月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的评估报告《控烟与中国未来》显示,虽然我国于2003年11月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1月正式生效后就开始控制吸烟,但5年来成效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控烟履约绩效得分偏低,与公约要求差距巨大。目前,全国尚有3.56亿烟民,与2002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更是高达7.38亿。  相似文献   

3.
王娜 《法人》2005,(3):78-79
2月27日生效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让习惯打“擦边球”的中国烟草生产商们的神经高度紧张,面对即将爆发的控烟革命,中国烟草行业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廖艳 《河北法学》2013,(2):122-128
健康权是人人享有的能达到最高健康标准的权利。由于烟草对人们健康构成了巨大危害,因此国家必须履行尊重、保障以及实现三个层面的控烟义务,以保障人们的健康权。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控烟措施,但是控烟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中国将来应该改善控烟理念、制定全国性的专门的控烟立法、健全控烟体制、强化司法的控烟功能以及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便更好地控制烟草使用,保障公民的健康权。  相似文献   

5.
李贞霏 《法制与社会》2012,(28):186-187
本文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出发点,主要围绕我国的控烟必要性及其实际情况作了简要的论述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控烟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下称《公约》)①四年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对烟草及其危害和控烟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论述,但是对烟草广告的相关法律研究还比较匮乏。此文从我国烟草广告现状入手,以《公约》为依托,对我国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的现状及其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11,(6):6-10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控烟效果调查报告中,我国控烟履约绩效得分仅为37.3分,各项得分均为倒数。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为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2008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与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联合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是否符合公约关于"烟草制品的包装和标签"的规定,是否符合公约第11条实施准则的相关要求是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性控烟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烟立法被公认为是控制吸烟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控烟立法,已有的地方性控烟立法在内容上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着重研究我国现有的地方性控烟立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的控烟立法进行展望,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控烟立法旨在控制烟草产品的危害,而与此同时却也触及到吸烟者的自由和权利.政府公权力介入烟草产品的管制,是否侵害了公民吸烟的合理权利?政府在控烟上的公权力的正当性源于何处?控烟立法与吸烟者“吸烟权”的边界又在哪里?本文将通过探讨控烟立法与“吸烟权”的界定,明晰各方权利义务的配置,为政府合理运用公权力进行控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2月27目,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4周年的日子。4年前的一天,也就是2005年2月27日,这个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正式生效。2005年8月,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了该公约,10月正式向联合国交存了批准书。  相似文献   

12.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也是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本文简要介绍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特点及公约在我国的履行情况。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现行的涉及烟草控制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总结,以便为我国未来更好的履行公约义务提供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吸烟危害健康,这一常识应该说已经家喻户晓,媒体对此也有广泛的宣传,全国各地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也愈来愈普遍。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吸烟的人数并没有减少,青少年和女性吸烟的反而愈来愈多,受二手烟危害的公民3年内增加了2亿人。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的控烟效果微弱。原因有很多:法制不健全,缺乏良好的控烟社会氛围,烟草财政,公民素质参差不齐等等。毫无疑问,在控烟问题上,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在控烟的征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2月27日,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4周年的日子.4年前的一天,也就是2005年2月27日,这个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正式生效.2005年8月,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了该公约,10月正式向联合国交存了批准书.  相似文献   

15.
纪亮 《法人》2006,(3):29-30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将给中国烟草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在烟草控制与烟草经济的博弈中找到双赢的平衡点,怎样规划未来几年内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无论是烟草企业还是民众都希望今年的“两会"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与法律》2007,(6):105-106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协办的《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发布暨“绿色网络文化产品”征集和推介活动启动仪式2007年8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人民网、新浪网等14家博客服务提供者签署了《博客服务自律公约》,2006年“社会责任”优秀博客作者王孺童宣读了《文明博客倡议书》,同时,“绿色网络文化产品”征集活动也正式启动,并开通了活动官方网站。  相似文献   

17.
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特点和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敏荣 《法学论坛》2007,22(3):139-144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也是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如何解释公约、进行国内法的适用和履行公约义务是目前研究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职能是提高个人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的健康可能,通过利用现有资源、互通有无的物质资源与信息交流,达到最大健康可能.它具有渐进性、框架议题式、缺少义务与责任条款、发展中的争议解决机构、定期的信息交流与报告机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90年9月7日我国颁布了《著作权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的保护著作权的法律,它既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又符合我国参加的《伯尔尼公约》的原则,我国已参加了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是1886年9月9日在瑞士的伯尔尼签订的,所以又简称《伯尔尼公约》。它经七次修订,现行有效的文本是1977年7月24日在法国巴黎修订的文本,简称巴黎文本。我国既然参加了,《伯尔尼公约》,我国的《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的原则是否相协调?因我国的《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都是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法律与公约。现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比较。一、国民待遇原则所谓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个缔约国家要保护所有缔约国的作者,要象保护本国公民一样保护其他  相似文献   

19.
《法学》1989,(3)
1984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联大第九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以下简称“禁止酷刑公约”)。“禁止酷刑公约”包括一个前言和三大部分,共33条约文。这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崭新的重要文献,它充实了国际法的新领域国际刑法和国际人权法的内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在表决通过这个公约草案时投了赞成票。1986年12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代表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了此公约。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正式批准了该公约。公约已于1987年6月26日生效。  相似文献   

20.
信息动态     
《法律与生活》2011,(2):2-3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政府5年前曾承诺:于2011年1月9日前,在全国范围内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全面禁烟。转眼禁烟大限已至,现实不容乐观。履约5年内,我国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5年内增加了2亿人。中国失约“全面禁烟”承诺成为近期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