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说:“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90页,以下凡引本书只注页码)理想和信念,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它是决定人们行为的一种强大力量。在新形势下,认真学习邓小平的理想理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邓小平的执政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执政观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南。它主要体现在树立执政意识、理论上的突破创新、党的自身建设、体制和机制建设等诸多方面。特别强调了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认同应该是评价党执政能力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依据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国尽快地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能够也必须依靠自己解放自己 ,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本文所探讨的邓小平新时期的人民观 ,是指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关于如何看待人民、怎样支持和领导人民的一些观点。邓小平新时期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反对个人崇拜的人民英雄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虽不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却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任何个人的作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转移的。同过去剥…  相似文献   

5.
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毛泽东、邓小平都主张实行对外开放;但在实行开放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邓小平比毛泽东更为深刻;在开放的内容、范围、重点的认识上,毛泽东和邓小平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立了丰富的伦理思想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发 ,在道德与物质关系问题、社会公平问题、道德评价问题以及爱国主义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方面对毛泽东伦理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何处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义利之辩——如何对待伦理和物质利益的争辩。时至令日,人们对此仍议论不休,足以显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谋利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人们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社会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切身利益的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利用人们自  相似文献   

8.
略论邓小平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文化观是指邓小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文化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的文化观来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能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不动摇 ,能否达到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 ,重在人才的选拔使用上。邓小平同志说 :“从一定意义上讲 ,关键在人。”笔者结合学习邓小平理论 ,谈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观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培养人才 ,要从事情成败放眼到民族振兴上来“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观的核心内容。1 984年 1 0月 2 2日…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不断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干涉中国的内政,阻挠中国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权?在对待人权问题上我们应当持何种态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人权问题上究竟谁优谁劣?对此,邓小平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人权观,可以为我们正确理解人权提供一把科学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中,第二代领导集体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伟大转折能够实现,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能够形成,并卓有成效地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核心作用的是邓小平。 一、以全面整顿为先导.掀起了拨乱反正的序幕,实现了社会发展由“乱”到“治”。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指导思想一度出现偏差,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教条化,致使我们犯了长达20年的左倾错误。1…  相似文献   

12.
确立一个辩证的公平正义观,并将公平正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的制度与政策领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所谓的社会公平正义,实质的问题并不是谋求同一,谋求均等,而是建立一系列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制度,以使各种本来就具有以及本来就应该有差别的社会成员之间能够各得其所、各安本分、相得益彰、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是进步与代价的对立统一体。 应该看到,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以付出代价的方式来实现的,都以一定代价为其背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就指出:“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发展是在进步与代价冲突中得以实现。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以绝大多数自由人被套上枷锁为代价,同样社会为完成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嬗变,曾不惜把千百万生灵反复投入血与火的战争狂飙。近代西欧社会向资本主义大跨度迈进时又导出“羊吃人”的惨剧,从18世纪工业文明开始,给人类奠定了现代文明基础,使人类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但工人劳动者成了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零件,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工具,机械式、片面性的单调操作取代了人的全面发展,人格受到扭曲和异化,伦理道德观念遭到大肆践踏,使现代文明受到严峻挑战与威胁。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说明了发展不仅以经济、政治、文化方式实现,同时整个发展过程都贯穿着以代价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丁竹 《党史文苑》2008,(1):65-67
和谐舆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舆论的营造应讲究为党宣传与为民服务并重、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并举、保证新闻真实性与保守国家机密并行、对先富人群与弱势群体对等、讲政治与讲效益两全,促使舆论在辩证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谐舆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舆论的营造应讲究为党宣传与为民服务并重、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并举、保证新闻真实性与保守国家机密并行、对先富人群与弱势群体对等、讲政治与讲效益两全,促使舆论在辩证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再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立意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两个论断进行了辩证解读,力图澄清当前对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正> 邓小平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在其哲学思维上,不仅继承和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而且把辩证否定思维运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作了科学的哲学概括。  相似文献   

18.
“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一贯倡导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这一方法曾在50年代受到毛泽东的赞扬。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系列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可以看出,对立统一的辩证分析方法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发展观,即邓小平探索当代中国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思维和方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一是发展方向:坚持内源性与开放性辩证统一;二是发展进程:坚持渐进性与跳跃性辩证统一;三是发展内容: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辩证统一;四是发展目标:坚持整体性与局部性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民都在与“贫穷的社会主义”彻底决裂。神州大地,几乎人人都在想发财致富,都在谈发财致富,都在为发财致富而行动,一批批富翁随着改革的大潮而涌现。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者有13O万人;年收入在IO万元以上者有IOO万人。据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