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元 《瞭望》2008,(46)
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大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在席卷美欧国家之后,正在向新兴经济体蔓延。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和经济秩序已不能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国际社会要求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的呼声高涨。尽管不可能期望通过一次峰会就解决所有问题,但这次峰会向国际社会发出一个积极和强有力的信号,面对危机,各国要团结一致,体现出信心、果断和负责任的态度。虽然国际金融秩序改革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但在完善国际金融体系、加强金融体系监管、探索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提升新兴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等方面,国际社会已形成了越来  相似文献   

2.
从G20到APEC     
在 APEC 框架内,中国无疑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继11月巧日在美国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G20峰会)后,11月22日举行的亚太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成为当今全球磋商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9月金秋,国家主席胡锦涛飞赴大洋彼岸,出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美国匹兹堡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首脑会议、联合国大会第64届会议一般性辩论会、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20国集团(G20)匹兹堡峰会,并在四场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主席在世界舞台上,明确地阐述了中国观点,表明了中国立场,从与会各国领袖对中国的期待中,世界也看到了加速发展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4.
财经小词典     
《求知》2011,(11):48-48
G20是20国集团(Group20)的简称,G20峰会是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会议机制。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7个工业化国家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国际社会认识到世界经济危机的解决.只靠发达国家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中国家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实力上升中负责任的经济大国, 中国应就全球性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世界经济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峰会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60多年前,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如今的金融危机再次带来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作为一个实力上升中的发展中大国的领导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金融峰会期间一举一动深受关注。此前,中国高调宣布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得到了全球的积极回应和称赞。中国正在以高度负责和建设性的态度,致力于同国际  相似文献   

6.
将于近期召开的国际金融峰会,其重要性不亚于1944年奠定战后国际金融体制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一场堪比1929年大萧条的金融危机,使改革国际金融制度成为一个紧迫的话题。10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与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商定,将于近期召开一系列国际峰会讨论金融危机。有评论认为,此类峰会的重要性不亚于1944年奠定战后国际金融体制的布雷顿森林会议。10月22日,美国方面正式表示,邀  相似文献   

7.
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未提出任何具体建议,折射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说易行难 11月8日,第10次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巴西圣保罗召开。这次会议被认为是在15日举行的20国首脑峰会的前奏、一次预备会和摸底会,因此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谈了些什么备受关注。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并未出席这次会议,而是派遣副部长戴维·麦考密克与会,后者就金融体系改革呼声的表态极为谨慎,仅称各方讨论颇具建设性。此外,欧盟国家的多位财政部长也未与会。因此,此次会议并未提出具体措施和  相似文献   

8.
正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二十国集团(G20)在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不足。在中国的努力下,"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成为G20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力争在此方面取得新进展。现行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的弊端和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要求持续深入改革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现行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  相似文献   

9.
党建军 《党政论坛》2010,(14):33-33
近日,在韩国召开的20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20国集团认定,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能力脆弱,二次探底风险加大。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这是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最新担忧。  相似文献   

10.
八国峰会及其对话会,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温度计和当今许多国际及地区问题的晴雨表。在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峰会重要议题的同时,八国集团内部的政治气候同样颇受关注今年的八国峰会及其对话会于6月6日至8日在德国海滨小城海利根达姆召开,会议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八国峰会讨论了气候变化等多项全球性热点问题,而峰会的政治气候也值得观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8)
随着国际体系的发展,国际权力中心也在不断进行演变。由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雅尔塔体系解体,国际权力中心先后经历了以欧洲——美国和苏联——以美国为中心并逐渐拓展至全球的演变历程。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也在又一次的发展当中。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国际权力中心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以近代以来主要国际关系体系发展为线索,讨论随着体系的变化国际权力中心的演变发展;第三部分以权力中心的发展为线索,提出有关权力转移的观点,进而为中国现阶段的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1月15日,20国首脑云集华盛顿,共同诊断金融危机的病根,给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开处方,标志着国际金融的权力格局迎来多元化的新时代。本次峰会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发展中国家首次亮相国际金融舞台,与日美欧等新老金融贵族平起平坐,共商危机对策,重新  相似文献   

13.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金融创新结出的恶果,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向全球转嫁自身危机;这次危机告诉诫世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应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快国内经济的转型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李由 《理论探索》2017,(1):86-9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治理的现实意义凸显,G20峰会机制应运而生。作为短期危机应对机制的G20在危机过后面临转型。后危机时代要求G20对全球金融进行结构化监管,要求G20打造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经济治理,要求G20转型为长效经济治理机制。G20转型中又受到自身的合法性、有效性和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碎片化现状的限制。后危机时代的G20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前景充满变数。应通过建章立制提高功效、加强与既有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协调、整合议题和突出经济治理平台地位等改革,循序渐进地推进G20转型,实现G20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通过G20有效地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当中,转型后的G20会进一步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弥合传统治理机制的疏漏,联通南北,打造联动、包容、有活力的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治理的现实意义凸显,G20峰会机制应运而生。作为短期危机应对机制的G20在危机过后面临转型。后危机时代要求G20对全球金融进行结构化监管,要求G20打造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经济治理,要求G20转型为长效经济治理机制。G20转型中又受到自身的合法性、有效性和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碎片化现状的限制。后危机时代的G20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前景充满变数。应通过建章立制提高功效、加强与既有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协调、整合议题和突出经济治理平台地位等改革,循序渐进地推进G20转型,实现G20机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通过G20有效地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当中,转型后的G20会进一步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弥合传统治理机制的疏漏,联通南北,打造联动、包容、有活力的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6.
张茂荣 《瞭望》2016,(36):14-14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与“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是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在当前全球贸易投资低迷、发展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中国引领G20在这些议题上取得进展,有利于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查晓刚 《党政论坛》2009,(22):47-47
全球经济格局转变 在美国匹兹堡落幕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改变——G20今后将取代八国集团(G8)峰会,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G20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决策核心平台,是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真正意义上经济影响力崛起的标志,反映了西方单独主导国际经济事务的时代即将退场。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在过去五年国家治理活动和国际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的重要性,这一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必然会影响中国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安排以及全球贸易治理格局。在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国际贸易原则、贸易安排及实践活动,并在纵观国际上其他国家现行的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及贸易安排基础上,提出应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战略推进我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观点。具体而言,中国可以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贸易治理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在全球贸易治理中融入价值链理念,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等方面,为全球贸易治理理念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金岩 《学理论》2010,(19):76-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快速增长,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多极化趋势,在此条件下,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在此轮竞争中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探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中国金融崛起过程中资本市场发展应当顺势而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3日至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G20成员、嘉宾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杭州,出席了二十国集团峰会。杭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重镇和商贸中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古迹数不胜数,既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创新活力之城,又是山明水秀的生态文明之都,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时代匠心。杭州作为二十国集团峰会的举办城市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的自然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