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民国春秋》曾发表《罗家伦主持中央大学》一文,其中提到罗家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起草了《北京全体学界宣言》,这份5月4日当天北京惟一的印刷品传单,首次提出‘五四运动’一词”。这个说法与史实有所出入。 罗家伦的确是《宣言》的起草者,但并未在宣言中提及“五四运动”一词,该词首次出现于他在《每周评论》发表的:《“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中。 罗家伦1912年进上海新式学校复旦公学,初步接触新思想和新出版物,1917年入北京大学,主修外语和外国文学,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 1919年4月底,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5月3日晚,北京十几所高等学校学生代表在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2.
正95年前五四运动当天,游行的组织者之一、北大学生罗家伦发了一个印刷品,叫《五四运动宣言》,提出了"五四运动"这个词。第二年,1920年5月4日又提出了"五四精神"。90多年来,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的领袖、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的群众都年复一年地纪念"五四"、评说"五四"、回忆"五四",可见"五四"对近现代中国,也包括对未来中国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一词的最早出现及其涵义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被称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哪里,是史学界值得弄清的一个问题。 1999年5月14日《文摘旬刊》第683期以《谁最先提出“五四运动”一词》为题,摘录了黄志文发表于1999年5月3日《新闻汇报》上的一篇文章,提出:“1919年5月26日罗家伦用笔名‘毅’在《每周评论》第23号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是第一次在印刷品中采用这个提法,以后这个名词就成为这次运动的正式名称。”不久,欧  相似文献   

4.
1953年2月,我从北师大历史系调出到马列教研室当资料员.此后的一年里,我读了许多杂志,如<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新潮>等.对<新潮>形成一种看法,认为五四运动前的<新潮>比较好,在反封建专制主义方面有贡献,五四运动后的<新潮>就差劲了,宣传资产阶级学说,不拥护十月革命,不关心现实斗争,总之是向右转了.形成这种看法,大概也与<新潮>社主要创始人罗家伦、傅斯年后来的政治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发扬五四精神,199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和忡共党史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石仲泉、彭明、张静如、萧超然、王桧木邵维正、王渔、刘景录、崔自锋、朱乔森、郭德宏等近20位专家学者。与会者围绕什么是五四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其主要观点如下:一、关于五四精神的内涵1919年5月4日在北京首先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的五④运动,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本期刊物与读者见面时,正是波浪壮阔的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纪念五四运动,宏扬五四精神》将让你了解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进程,《五四运动在厦门》、《五四运动对闽北革命历史的推动作用》,将让你了解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你将读出五四运动强烈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两个八十年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可以说,没有五四运动,也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是,中国人民走到五四运动这一步也不是容易的。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自 1990年以来 ,随着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批专著、通史、历史长编、人物传记 ,以及论文相继问世 ,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 ,使研究水平向着更加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以本人所掌握的资料分 3个部分 ,即论文观点 ,专著、传记观点 ,以及观点综合评价 ,试对国内五四运动史近 10年研究作一述评。一、国内学术论文观点概述(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问题。近年来 ,相当一批研究者认为 ,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郭圣福于 1991年第 6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发表《南昌起义为完整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及席书涛…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同时五四运动又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隆重纪念五四运动抓周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中华英才半月刊社组织摄制了10集大型系列专题片《青春中国》。该片以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史实,反映五四精神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为更好地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五四运动,一直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的重点之一。 大家都已熟知,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及北洋政府对内压榨对外妥协所造成的民族危机,以及国际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但还有一点,即1919年3月1日我国东邻朝鲜爆发的人民反日的爱国政治运动——“三一”运动对我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有着直接影响的因素却少被人提及。无论是权威的党史专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还是影响较大的“五四”史力作《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史》,以及高校普遍采用的教材《中国革命史》,都对“三一”运动只字未提。笔者认为,“三一”运动作为五四运动爆发原因之一,不应疏漏,本文拟对此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一直是现代史上的一个研究热点。十年来,许多学者勇于争鸣,大胆探索,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层面出发,对五四史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了大量的论著。这些论著角度不一,详略互异,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综述,以便于广大学者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 一、五四运动的时期归属 近年来,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命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主要论点有三种。 1、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有作者对传统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由如下:(1)五四运动不是无  相似文献   

12.
正罗家伦是"五四健将",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暨最后一任驻印度大使。1947年5月5日,罗家伦抵达新德里开展工作。据罗家伦回忆,在大使任上经他手为印度做的事共14件,其中包括对印度国旗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起初,印度方面计划以绿、白、橘红三色横条做底子,中间安放甘地的纺车。对此,罗家伦颇不以为然。他认为,独立后的印度要走现代化之路,不能只停留在原始土纺车上面;另一方面,在印度历史上只有阿  相似文献   

13.
王元化新著《传统与反传统》新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关于文化问题的主客对话》一篇,涉及到作者对五四运动的新的认识。 1、有人把“五四”作为全盘西化,把反传统与资产阶级自由化划等号,王氏指出:“五四”是个伟大的开端,但它的启蒙没有欧洲文艺复兴那样深入人心,我们民族内在的消极因素不断复活,终于在60年代导致“文革”的产生。 2、五四反对家族本位,提倡个性解放,触及传统文化的根本,但缺点在于未能更深入  相似文献   

14.
邢浩 《北京党史》2007,(4):24-27
研究概况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史学界曾在一个长时期中习惯于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开端。1939年5月,毛泽东肯定了这个观点。他在《五四运动》一文中说: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题,史学界曾在一个长时期中习惯于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开端.对此无人提出异议.1962年,朱务善先生作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以其直观认识为基础撰文提出,五四运动开始时,无产阶级并没有参加,到“六三”以后,才有上海工人罢工支援,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因此谈不上无产阶级领导,所以五四运动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为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①这篇文章引发了建国以后关于五四运动性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等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前后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几乎所有参加讨论的学者都不同意朱务善的观点.他们大都依据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论证五四运动已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②后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随着“文革”时期整个理论学术研究的停滞而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16.
北京现代革命史1996年文章著作目录索引段丽欣文章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五四”前夕的中国学生运动苏双碧历史教学第7期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再探讨孔凡岭中共党史研究第3期关于五四运动评价中的几个问题宋小庆求是第13期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研究起步很早,1923年瞿秋白在《新青年》季刊版的“新宣言”中就曾谈到了对五四运动的看法,往后几近一个世纪中,人们对五四的研究热情有增无减.且渐有铺天盖地之势。五四运动研究史虽悠久.可终身从事这一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彭明在各级各类研究人员中相当突出.他自1946年开始收集资料直至2008年去世.从未间断对五四的关注。所以。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8.
金冲及 《党史纵横》2011,(11):22-24
关于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线,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是指1919年5月以巴黎和会中的山东问题为导火索的五四爱国运动。广义的是指从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到192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这么一段历史。通常大家讲五四运动,指的是广义上的概...  相似文献   

19.
党员大视野     
《实践》2019,(5)
<正>让五四精神烛照复兴征程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就这一重要论述,《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评论员文章指出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20.
再述刘少奇主持起草《五四指示》的经过马济彬,齐得平《五四指示》是我们党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过渡到土地改革的一篇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文献。《文献和研究》1987年第一期上曾发表一篇《(五四指示)形成的前后经过》,对刘少奇主持起草《五四指示》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