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源于对现实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的考察,他以“劳动”为切入点,找到了资本剥削工人的秘密,进而以“人的逻辑”批判和超越“资本逻辑”,以劳动正义对抗资本主义法权正义,并探究实现劳动正义、劳动解放并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的可能性和意义。劳动正义既是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核心,又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劳动正义思想对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厘清马克思思想的本真内涵与价值旨趣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技术正义的考察始终是内居于他的劳动思想之中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之于技术具有逻辑先在性,技术本质上是人的劳动的表现和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群众为技术所奴役和驱赶,导致了技术非正义的极端化现象。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技术非正义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劳动能力与劳动所得的深层对抗矛盾。马克思指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雇佣劳动制度导致了技术与劳动的严重对立,技术与资本合流加速了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最终对劳动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他认为必须以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并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联合劳动和由劳动群众共同占有分配劳动产品,才能构序技术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3.
冯海波 《前沿》2011,(9):8-11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主要从两个逻辑维度展开,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上的雇佣劳动和剩余劳动。科学的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分析和定位资本家的理论前提。在马克思的视界中,资本家既是不需要为剥削关系负责的剥削者,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者。资本家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他也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劳动,不仅推动了社会科技进步,而且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燕 《传承》2008,(6):22-23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人类的根本前提,即劳动,接近于经济范畴和上层建筑,其并不仅是一个反映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关系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一个哲学问题。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有重要的经济哲学意义,马克思开始了从异化劳动出发走向人道主义、从对象化劳动出发走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人类的根本前提,即劳动,接近于经济范畴和上层建筑,其并不仅是一个反映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关系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一个哲学问题.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有重要的经济哲学意义,马克思开始了从异化劳动出发走向人道主义、从对象化劳动出发走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资本剥削无酬劳动的基础上,从而驳斥了资本正义、公道的虚伪性.如果说资本正义是将资本与异化劳动作为毋庸置疑的前提,那么马克思则论证了无论是从时间、逻辑还是价值的意义上,劳动相对于资本都具有优先地位,因而将"劳动解放"作为自己劳动正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财富观考察与审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形式、性质,以及财富生产的本质、制度、逻辑与结果,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剥削与贫困的二重积累进行了实然阐述。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扬弃,马克思构想了人类未来社会形态的应然图景,并确立了未来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即共同富裕。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标,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共享社会财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共同富裕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中更为突出的现实主题。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践行之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财富观视域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根本性地超越了当今西方世界福利国家政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与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美好生活思想是从不同维度和语境对美好生活的描述与阐释,按照内生性演化、规范性生成和实践性指向三重理论逻辑展开。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是美好生活的主体,"剧中人"是美好生活的历史承继者,"剧作者"是美好生活的未来创造者;美好生活的生成具有规范性,表征为人的需要的层次性递进和历史性满足的动态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历史生成物,美好生活根源于社会生产劳动,其发展路径表现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的共生发展之路。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的根本价值诉求是要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批判,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生活新社会。这一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霞  曾长秋 《求索》2013,(5):113-115
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高兹。在1973年著的《劳动分工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问题进行了思考。高兹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延续了马克思对分工的社会历史意义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批判也是建立在马克思对分工与异化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高兹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切异化现象归结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直接递进了马克思关于分工促进私有制的产生进而导致异化劳动“因果关系”。今天,我们具备了新式分工政治制度的前提条件,仍没有走出旧式分工的“阴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其实质是对资本逻辑的批判。马克思"资本作为主体"思想体现在: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脉,资本是社会关系,同时资本也是社会权力。"资本作为主体"具有历史性、辩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深入研究马克思"资本作为主体"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现代性的内涵、现代社会的本质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时间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间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时间理解为与人的生存发展、价值意义密切相关的社会时间。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主要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展现的,包括对"物化劳动时间"的批判与"自由时间"的揭示两重维度。透过这两方面,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发展与时间的内在关联,并为实现人的自由个性提供了时间维度的确证。当下,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必须以主体性逻辑取代客体性逻辑、以生成性逻辑取代既定逻辑、以意义逻辑取代虚无逻辑,从而做到享受劳动时间、创造自由时间,并有效节约与合理利用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12.
时间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间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时间理解为与人的生存发展、价值意义密切相关的社会时间。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主要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展现的,包括对"物化劳动时间"的批判与"自由时间"的揭示两重维度。透过这两方面,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发展与时间的内在关联,并为实现人的自由个性提供了时间维度的确证。当下,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必须以主体性逻辑取代客体性逻辑、以生成性逻辑取代既定逻辑、以意义逻辑取代虚无逻辑,从而做到享受劳动时间、创造自由时间,并有效节约与合理利用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13.
项洋 《求索》2015,(3):58-62
"异化劳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作为马克思思想"断裂"时期最为重要的概念,"异化劳动"理论主要包含"四个规定",四个规定的前三个规定属于人与自身的异化,后一个规定属于人与人的异化,这一辩证关系预示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显性"和"隐性"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在诸多研究者眼中被看作是一种"aporia",但这并非"aporia",而是"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所在,需予以留存与摒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常态"中,重温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辩证及其人本思想,有益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和批判"异化劳动"现象,这对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一些"异化劳动"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关柏春 《岭南学刊》2005,1(1):60-64
很多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能作为商品。劳动不是商品是马克思的一个基本观点,学者们认为劳动不能作为商品就是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的。马克思的观点是从资本主义现实概括出来的,它符合资本主义现实,因而是正确的,但是教条式地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不正确的了。  相似文献   

15.
深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可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以及作为其思想表征的政治经济学展开批判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展开了双重逻辑论证。一方面,基于主体性逻辑的视角,即从主体和自由、主体和劳动以及主体和财富的关系等维度,对未来社会存在样态展开了富有原则性的高度设想;另一方面,基于客体性逻辑的视角,即通过把握资本运动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暴露资本的历史局限性,揭示其走向崩溃以及为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基于《大纲》中的双重逻辑论证考察马克思从《手稿》到《资本论》的思想演进,《资本论》绝非如奈格里所认为的是《大纲》的倒退,而是实现了对《大纲》中建构起来的客体性逻辑的完美建构,并为主体性逻辑论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及思想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特殊历史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在劳动力商品理论基础上构建起著名的剩余价值学说,并逻辑推断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不复存在,劳动的交换也不须通过市场。囿于这一思想,很难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国有企业劳动力的商品化、建立劳动力市场等问题。理论上的障碍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的重要原因,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化、市场化是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商品化,并非马恩 批判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演 劳动力商品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已为多数人所认可,但改革实践中劳动力的市场化进程大大落后于其它要素市场,其重要原因是人们担心社会主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否会导致马克思曾尖锐批判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重演,这是十分敏感又不容回避的问题。 首先应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有一个客观历史的评价。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者,从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约束下的农奴转变为一无所有的法律上自由人,劳动者因此拥有自己劳动力所有权,有权选择职业,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尽管是自由得一无所有,但相对于封建制度农奴的地位来说,毕竟是历史性进步。它使劳动者从人身依附关系下解放出来,劳动力市场优  相似文献   

17.
应得正义和自我实现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双重意蕴。就前者来说,马克思借助于洛克、亚当·斯密的“自我所有”概念和劳动应得正义原则,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所标榜的应得正义仅仅停留于形式,其实质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就后者来说,马克思借助于黑格尔、卢梭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制劳动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和自我丧失。凭借自由劳动来扬弃强制劳动,通过人的全面而丰富的“存在的感受”实现人性的复归,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这样一来,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双重意蕴就具有三重内涵,即劳动应得正义、自由劳动和“存在的感受”。劳动应得正义实现于自由劳动之中,自由劳动和“存在的感受”共同构成了人的自我实现,这三重内涵最终实现于“个人所有制”之中。  相似文献   

18.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巨著。马克思将生产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中,马克思对他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从生产力的发展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从资本的增值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从人的发展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应用对生产的影响的分析仍然适用于今日。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启示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要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应是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9.
从学术角度评估马克思思想,一直是国内仍然没有完成的理论任务。在西方既有研究基础上,可以提出对马克思思想学术评估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时代不可超越的地平,这一结论建立在对四个方面问题的学术评估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立的时空条件有效性,作为历史科学的逻辑有效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与革命预言的有效性,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秉持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统一的总体性视域,将货币置于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揭示了货币所具有的劳动生成性、关系物化性与主体抽象性三重意蕴。从历史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社会生产劳动的直接代表与资本增殖中的生产要素构成了货币的生产本源。从结构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物化社会关系和劳资关系物化形式体现了货币的关系本质。从价值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现实的人的对象化与资本抽象统治的主体存在蕴含着货币的主体本性。马克思的货币概念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学、哲学或社会学范畴,上升为总体性、革命性的社会历史范畴,在破解人类历史上的“货币之谜”的同时,也祛除了资本主义的“存在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