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3,(2):55-55
汪吉麟(1871—1960),字蔼士,江苏丹阳人,著名国画家。汪吉麟一生爱梅、植梅、咏梅、痴心画梅不下千幅。著名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曾向其学画梅花,齐白石也曾盛誉:“当今画坛,梅花画得最好的是汪吉麟先生。”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人咏梅,风格多是幽静淡远,朦胧深婉,借梅花诉说“若讲出若讲不出的情畅”。蒋捷的《梅花引》,发出了“却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这样悲慨无边的心声。把梅花写得最为  相似文献   

3.
1961年11月6日上午,毛泽东接连3次写信给秘书田家英,请他找写梅的诗词。一次是上午6时,信中说:“请找来人林遭(和靖)的诗文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林通素有“梅妻鹤子”之说,其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读书人所熟知。毛泽东要读咏梅的作品,自然会首先想到他。田家英很快将林通的诗文集找到并送给毛泽东,毛立即翻阅了其中与咏梅有关的诗。上午8时半,毛泽东又给田家英一信:“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人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衬托自身情趣和品格的心爱之物。如仙风道骨的李白爱酒,慷慨悲壮的辛弃疾爱剑,淡泊闲逸的陶渊明爱菊。一代伟人毛泽东则对梅花情有独钟。他一生恋梅、惜梅、品梅、咏梅,与梅花结下不了情缘,并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5.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敧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  相似文献   

6.
以天下之胸察物明,不知是哪位先哲讲的了,但这句话讲得颇有道理。这方面的话不少智士仁人也讲过,唐代白居易就说过“以天下之心为心”。《太公六韬·文韬·六守》中也讲过:“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就是说,只有胸怀天下才能看透天下,看清天下,看明天下。  相似文献   

7.
正梅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主席的咏梅词更是把梅花的积极向上、无私奉献、不争名利的精神风貌用诗句刻画得淋漓尽致。今年,省、市、县、乡换届工作陆续开展,领导干部在换届中应该具有梅花那种"报春而不争春"、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正确对待个人职务进退流转。  相似文献   

8.
全新明 《党课》2012,(15):106-107
“俗”者,粗俗、庸俗、卑俗也。俗气,指的是世俗间i一切恶浊之气息。古人有“十大俗气”之论,分别是:一、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二、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三、遇美人企足观望;四、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五、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六、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七、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八、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九、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而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十、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必揭人短处。  相似文献   

9.
社会建设: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刚 《唯实》2009,(10):83-87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中国社会在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矛盾,多由突发事件引起,矛头指向权力与利益集团,其根源仍在于现实利益问题。“无直接利益冲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是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关键途径,这是由社会建设的基本职能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发挥社会建设在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中的关键作用,需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以改革社会体制为推动力,实现好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突破口,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以完善社会管理为途径,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以整合社会价值为载体,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广志 《世纪桥》2009,(2):8-10
中国以梅为主题的诗词创作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诗经·召南》之中,但此梅乃梅子之梅,而非梅花之梅,可它却是后世诗人咏梅的源头。此后,对梅的吟唱之词便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中有三首咏梅词不可不读,不仅仅因为它们的作者知名度高,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政治情感。  相似文献   

11.
浩然之气     
闫成军 《党课》2011,(22):69-70
皓月当空,万籁俱寂,挑灯读《孟子》。公孙丑问:“敢问何为浩然之气?”孟子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读到此处,心海激起经久不息的波澜。  相似文献   

12.
一位美国著名道桥专家应邀到京讲学。当他驱车看了北京的立交桥后,感叹地说:“看来.我讲课已属多余”。古都北京.从来没向今天这么辉煌。登高跳道中城,在绿色环绕中,一个现代比的路网)封口现在你的眼底。机场路宽阔、笔直,‘周卫长街州连.贯通乐城东西;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二环、三环、四环路.环环相扣.象~串串珍珠项链一搏烟生辉;城内条条道路.像棋盘,像蛛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那一果茶道路与一个个市要路口相连的,是座座雄伟壮丽的立交桥,千姿留态,无不令人惊叹!建国门上交桥是营活叶造创。碧绿的草坪、连片的…  相似文献   

13.
努力养成“照镜子”的习惯,对我们领导干部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揽镜自照,是许多志士仁人严于律己的美德。唐太宗李世民所言“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乃尽人皆知的美谈。汉末女诗人蔡文姬则讲得更为细腻:“揽镜拭面,则思心当洁净;傅脂,则思心当点检小粉,则思心当明白;洋发,则思必当柔顺;用稀,则思心有条理;立台,则思心当端正;摄鬓;则思;C当整肃。”古人的修身养性,往往是个人的洁身自好。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讲修养则是饰面与修心、外在关与内在美。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4.
陈鲁民 《奋斗》2006,(1):62-62
曾国藩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为官之道时说:为官需做到“四耐”。“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过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他虽然讲的是旧时为官之道。但对今日如何做官仍有借鉴意义,有此“四耐”,不急躁,方可把官做稳、做好、做出名堂,以不负百姓厚望。  相似文献   

15.
想当年,我以“中华民国立法委员”的身份,因公率团登上“西柏林”的“瞭望台”,亲眼看到“东柏林”的景观种种;再过几年,又以“中华民国考试委员”的身份,因公率团旧地重游,观赏“倒塌”的“柏林墙”,东西进出,自由自在,并前往“触摸”那一小段留下供世人凭吊的“围墙”遗迹,感怀多多……  相似文献   

16.
阿成  韦娟 《共产党人》2008,(14):38-40
他,曾经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经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不料,震惊全国的“梅花K”事件将他打入人生低谷。于是。他不动声色地玩起了金蝉脱壳之计。  相似文献   

17.
一个聪慧的领导者,应当善于听话,在广泛听取各种声音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领导方略。有经验的领导者都认为,听话不仅要善于用耳听,还要善于用眼听,更要善于用心听?我国古代的兵书《六韬》中就有这么一段话:“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相似文献   

18.
每天早出晚归,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的离家、回家时间都不固定;当我们谈笑风生地观赏沿途风景时,他们则精力集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他们技术娴熟,总是以最优路线、平稳安全地将同志们送达目的地……他们就是市级机关里的司机师傅,一个每天都出现在我们身边却常被忽略的群体。日前,市级机关工委研究室、老干部处联合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带着尊敬和些许歉疚的心情走进机关司机班,开展“换位体验”党日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  相似文献   

20.
刘德伟 《党课》2012,(12):78-79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从政的基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德尚德,千年传承中,形成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绳墨的道德准则。老百姓历来十分看重为官者的道德素养,“自古人正千夫敬,从来官清万民服”“官德正,则民风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