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公文发文字号编写、标题拟写、主送机关标注、引用公文、结构层次序数标注、公文叙事等六个方面常出现的错误进行了简要分析 ,以求公文写作的日臻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行政公文文种误用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公文文种的准确选择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之一,直接影响到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行政公文的误用包括:一、所使用的公文文种不是法定行政公文;二、文种与公文内容不相符合。其中第二种情况又表现为:(一)文种的混用;(二)文种选择的不完全恰当。文种的误用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公文是国家机关运转的载体,公文质量也是衡量一个时代文化水平的标尺。古代大凡比较有作为的君主,都相当重视朝廷的公文质量,重视擅长公文写作人才的选拔与使用。特别是北宋时期,负责朝廷公文写作的除了中书省、翰林学士外,还  相似文献   

4.
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行政效率,使行政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而在行政工作当中,公文作为推动行政工作运转的工具,是行政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行政工作效率。可以说提高公文质量对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公文质量? 公文工作说到底是文字工作,但公文质量问题绝不仅仅是文字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公文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公文撰文质量 公文工作本质上就是文字工作,所以,公文撰文质量是保证公文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公文在行政工作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公文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它对语言的基本要求为明确、简洁、通俗、规范和庄重。修辞在公文写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恰当使用修辞能增强公文的感染力,提高公文的质量。如何在遵循公文语体传统的基础上,巧妙运用修辞手段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审视和探索。在遵循党政公文写作本身语体传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运用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种手段,以增强公文的可读性,提升语言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杜娟 《各界》2010,19(1)
公文结构安排即"公文正文部分的谋篇布局",是公文写作中首当其冲、必不可少的一个问题.巧妙地、灵活地安排公文结构,能够使公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楚、言之有序,是我们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写作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一般成人高校课程体系中,公文写作还不能构成一门独立的“课”;但在已经开设的各类写作课中,公文写作大都占有重要地位和相当比例。这意味着,研讨公文写作的教学对策,提高公文写作的教学质量,是成人高校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如何制定公文写作的教学对策?一个首要前提,必须清楚公文写作的特殊性。其一,公文写作,其写作主体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写作主体的被动行文性,即在公文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只能置于专任行文、依旨行文和无名份行文的境地。写作主体的这种特性,与文学写作、理论写作乃至其他各类实用文章写作相比,情形大为不同,很容易促发种种与这相关的心理障碍,甚而会影响到写作主体的职业品格。其二,公文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6)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电子公文出现频率有所增加,电子公文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公文而言的,它随着新的信息管理技术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旨在浅析高校中电子公文处理的利与弊的同时,探讨如何优化处理电子公文,进而推进高校"无纸化"办公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公文写作中,讲究语言特色,把握语言风格,使文章更加准确、生动,富有文采,即"公文语言美".这对进一步增强公文表达效果,有效开展公务活动,指导和推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锤炼公文语言,力求美的效果,是每个公文写作者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我国法制建设速度之快、效益之大,令世人瞩目.公文法规建设与全社会同步发展,党、政、军各方面公文法规比较健全.但是,三方比较,行政机关公文法规建设相对落后.本文立足一个“法”字,提出公文法规建设、公文法规实施和公文法规意识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促进一个法规硬件的诞生.一、我国公文的法制传统我国有悠久的公文法制传统,对公文文种和公文行文,特别是对臣僚报君的公文(即当今的上行文),各代都有规定,有的还十分严格,稍有差错,轻则丢官,重则杀身灭族.秦代实行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的同时,也对公文进行了改革,统一了公文的程式,皇帝制作的公文,“命”叫“制”,“令” 叫“诏”.汉承秦制,对公文文种作了明确规定,皇帝对臣下有制、诏、敕、册,臣下对皇帝有章、奏、表、议,首创了较成型的公文.同时对公文的撰制也立有章法.例如早在西汉时期,“吏民上书,字谬则劾;是以‘马’宇缺画,石建惧死”,石建写的奏章批下来,看到其中的马字少了一笔,恐惧异常,说要“获谴(责)死矣”.石建固然为文为人过于谨慎,但也见出当时公文法规之严苛.  相似文献   

11.
“公文处理工作”,作为当代公文学的一个概念,是由我国现行的两部公文法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3年11月21日修订,下略称《办法》,《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下略称《试行条例》)正式提出来的(后者“公文”作“文件”),它包括公文起草、签收等八个方面,二十项工作内容。这些工作是党政机关公文工作者经常性的工作之一。做好这些工作事关重大。因此,两部法规  相似文献   

12.
公文写作相对于文艺创作而言,具有真实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在语言运用上具有准确、平实、得体。简明和稳定性等特征。它是人们在长期处理公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特性。认识公文语言的基本特征,对于培育公文语言的感应能力,掌握公文写作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公文语言的基本特征作一些探讨。一、准确性公文写作的实用性,决定了公文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公文必须清楚明白、准确无误地表达发文机关的意图,反映实际情况,才能完成它作为交际工具的任务。它的价值,唯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准确性是公…  相似文献   

13.
党政公文写作离不开模糊语言的运用。我们在力求党政公文语言精当、准确、严密、简明的同时,也要把握模糊语言在党政公文写作中的运用原则,就此简要阐析党政公文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最基本的三个原则:实用、适度、切境。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接触了较多的企业,由于职业的习惯,就较多的注意各企业中所撰写的公文,发现了许多的公文写作的通病。现列举几种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文体使用不当 199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重新修订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再一次明确了公文的12类13种。每  相似文献   

15.
公文是按一定程式表述社会政治集团意志的文书。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总则第二条指出: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韩玉玲 《民主》2009,(11):55-56
河北省邯郸市以压缩公文数量和公文字数提高文件的实际效能.对公文篇幅提出硬性规定:市委、市政府制发的文件不能超过4000字.两办制发的文件不能超过3000字。  相似文献   

17.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首脑和机关以及其它社会组织处理公务、通报情况的文件。古代公文则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用以发布命令、呈报机要、联系事务和通告法律的一种工具。中国自三代起垂至清末,产生过诸多的公务文书。弄清这些公文的名称、类别、用途和使用时限,特别是探寻古代公文制度,对于我们熟悉史料典籍、研究历  相似文献   

18.
"思想"在军用公文写作中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办法的深刻见解.军用公文包括正式公文和非正式公文两大类.虽然一些例行性、事务性的通知、请示、批复等,按常规办即可,而一些讲话稿、经验材料、调研报告等,则要出思想,有思想.从盯住问题,着眼大局、抓住本质、纵横比较、讲究艺术等五个方面就军用公文写作如何出思想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法定公文系统有五类。从内容上看大同小异,在公文处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特征,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多差异,尤其是在文种和格式方面具有许多不同之处。只有切实掌握其异同,才有利于分清党政公文格式,防止混用。  相似文献   

20.
“报告”与“请示”不可混淆王王利娴通用公文写作中“报告”与“请示”两个文种的混淆,已经是公文理论界的一个旧话题了。然而,这两个文种混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即使在级别较高的机关制发的公文中也屡见不鲜。更严重的是,在公文理论界也存有混同这两个文种的新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