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依法治权、依法治官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里把依法治国的主体界定为"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应当理解  相似文献   

2.
实行依法治国已经具备了良好条件第一,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为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约束和保障各种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良好秩序。第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年来的普法教育和实践,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越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针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政府机关要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司法机关要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践证明,实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是强化执法机关执法责任,便于内部与外部监督的良好机制,是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保证严肃执法、公正司法,把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也逐步体现出来。如选民联名罢名直接选举的县、乡级人大代表的事,已在一些地方出现。笔者认为,《选举法》虽然对这方面有明文规定,但具体操作程序还不够明确。因而,在组织实施中,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杨继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依的法,是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宪法和法律;是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具有...  相似文献   

6.
封毅 《党建研究》2005,(2):21-23
依法治国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措施。提出和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标志着党的执政方略的转变,也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正确把握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一、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治党”与“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国要依法,治党要依党章,两者内在统一。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一个城市如何有效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推进依法治市,首要的是要对其实施领导的主体进行定位。目前,有的认为实施依法治市的领导主体是各级人大,有的认为应是各级政府,有的则认为应是城市各执法机关等。我们认为,领导实施依法治市的主体应该是地方党委。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任务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使人民成为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论上的重大贡献 ,在治国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它的提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以德治国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社会主义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通过社会舆论和道德评价来提高人们的内在自律意识 ,从而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道德作为调整人类行为的规范 ,对社会具有积极的…  相似文献   

9.
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在依法治国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民主贯穿于依法治国的全过程,特别是要体现在立法、执法和执法监督等重要环节上,逐步实现立法民主化、执法民  相似文献   

10.
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也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检察机关作为专门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能否全面正确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切实有效地发挥法律监督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关系到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进程。检察队伍的主流足好的。  相似文献   

11.
杨士珍 《创造》2003,(6):39-3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教育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高度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明确了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缺少民主和法治传统的国家,如何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实现政治文明,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正确认识中国依…  相似文献   

12.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意味着我们执政党执掌政权方式的重大转变和重大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第三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论上的成熟和非凡的治国才能。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相似文献   

13.
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把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根本和社会基础的思想 ,是封建统治思想中具有开明性的一种。民本思想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发展到高峰 ,贞观民本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贞观民本思想由三个系统组成 ,这就是人民群众在封建国家中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封建治国原则、皇帝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贞观民本思想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治国方略对于我们今天的治国大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治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其民主性。现代民主的实质就是平等的社会主体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平等、人权及社会正义控制和行使国家权利。法治的民主特征决定了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是当代中国国家统治权的最终归属者;当代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决定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宪法和法律确认了人民群众依法治国主体的地位。法治的规范性表明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人的社会行为或社会活动,即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等公权力活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确立的依法治国的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因为它必定是社会主义的法,必定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郑重地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建设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  相似文献   

16.
王兴德 《前进》2001,(5):9-13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 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17.
法治博览     
正党领导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指引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林研究员在《红旗文摘》2016年第9期刊文《党领导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指引》认为,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治国方略论。二是人民主体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明确规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集中反映了我国法治的民主性和人民性,体现了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宪法权威论。该理论主张,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四是良  相似文献   

18.
谁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体力量 ,这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根本性质问题。大多数同志认为 ,依据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 ,依法治国的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概括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仔细分析一下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这一工程中 ,立法机关要按人民的意志立法 ,行政机关要按人民的意志行政 ,司法机关要按人民的意志公正司法 ,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要按人民的意志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企业、事业单位要按人民的意志经营 ,人民群众也要按整体意志的要求 ,遵纪守法 ,维护法治的统一和尊严。显而易见 ,凡是…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写入宪法,这在我国宪法史上是第一次,它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施依法治国,给民族区域自治带来了什么影响,提出哪些要求,本文试对此谈点粗浅认识。党的十五大报告以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为指导,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实质,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相似文献   

20.
岳宣义 《政策》2002,(3):29-30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核心所在,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执法的举动都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权威的认同和依法治国的信念。因此,行政执法,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确定,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和政府运作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