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较早、长期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全盛时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光泽、邵武,江西铅山、广丰、上饶、贵溪,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拥有县城四座,人口五、六十万。一九三○年十月,闽北革命根据地同方志敏、黄道、邵式平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为闽浙赣根据地最主要的两大区域之一。一九三三年四月,又与建宁、黎川、泰宁等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闽浙赣  相似文献   

2.
七、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闽北地处武夷山区,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了以崇安为中心的,包括福建的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光泽、松溪、政和,江西的铅山、广丰、上饶,以及浙江边缘地区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大革命失败后,福建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一九二七年七月,出席党的“五大”代表陈昭礼和徐履峻等,受党中央委派,由武汉回福建恢复党组织,在崇安县大埠头村召开全县党员会议,成立了以徐履峻为书记的中共崇安特别支部。之后,陈昭礼又到建瓯,组建了中共  相似文献   

3.
闽北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光泽、松溪、政和,江西铅山、广丰、上饶,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闽北苏区形成于一九三○年春,是年七月,同赣东北苏区合并成为闽浙赣根据地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九三三年四月,又与建黎泰等苏区合组为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崇安(今武夷山市)革命根据地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一块金字招牌,是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诞生地和核心地。2020年5月是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和闽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90周年,为了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特撰写此篇文章,以宣传闽北革命根据地形成的精彩历程。  相似文献   

5.
闽北苏区亦称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福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的著名区域之一。它正式形成于1930年5月,起先以崇安为中心,包括了当时福建省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光泽、松溪、政和诸县,江西省的铅山、广丰、上饶诸县,以及浙江省边缘纵横300多里的广大地区。1930年7月,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933年4月,又与建黎泰革命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直至红军长征止。在这四年多的时间内,报刊活动作为苏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构成,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原崇安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既是闻名中外的国家级旅游风景胜地,又是“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崇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创建了以崇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其间,在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中,闽北兵工厂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方志敏关心闽北兵工厂发展的动人事迹,在闽浙赣根据地的红军队伍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7.
“八七”会议后,陈昭礼回到闽北恢复党的工作,将建瓯支部、崇安(今武夷山市)特支扩建为建瓯县委、崇安县委。随后,闽北党组织逐渐从建瓯、崇安发展到建阳、浦城、政和、松溪、邵武乃至闽北各地,建立了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红军队伍和苏维埃政权。闽北党组织自恢复之日起,始终坚持从思想、作风、组织上加强建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928年9月28日,由中共崇安县委发动的,在徐履峻、陈耿等人领导下的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暴动,揭开了闽北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新的篇章。上梅暴动,为创建闽北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拓了一条胜利之路。它在福建及闽浙赣边区革命斗争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暴动(简称上梅暴动),是党的“八·七”会议之后,党领导的闽北第一次农民武装暴动,也是福建革命史上较早的一次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的暴动。这一暴动,区域较广,影响较大,建立了工农武装,创建了闽北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二战时期曾在闽北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现任湖北省人大主任黄知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左丰美一行,于六月二十一日抵崇安,重访故地。两老到了中共闽北分区委诞生地——坑口,闽北首府——大安,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村头,黄道烈士墓址——长涧源,赤石暴动遗址——赤石以及闽北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参观。黄老说:“凭吊革命遗址,可获历史、地理、党史等各方面的知识,陶冶  相似文献   

13.
闽北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在土地革命战争艰难困苦年代,红军在彭德怀、方志敏、粟裕等同志率领下,先后多次进军闽北,支援闽北红军开辟与巩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 闽北红军劲旅,在黄立责师长率领下,在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艰难的上百次的交战中,从战地火线送来抢救、治疗、调养的伤病员,均由闽北红军医院承担。这所闽北红军医院,在根据地群众的全力接济下,让一批又一批  相似文献   

14.
闽北地区与江西、浙江省毗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闽北划归闽赣省领导,成为中央苏区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北党组织与中央失去联系,独立坚持斗争。1936年,与闽东、浙西南勾通联系,成立中共闽赣省委。从此,闽北红军游击队,在闽赣省委领导下,在福建的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顺昌、光泽、南平、松溪、政和、周宁、寿宁、屏南、将乐;江西省的上饶、铅山、广丰、金溪、资溪、贵溪;浙江省的庆元、龙泉、江山等二十余县的范围里开展殊死的游击斗争。“西安事变”后,中共闽赣省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成了闽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相似文献   

15.
闽北是福建省著名的一个革命老根据地,早在1927年崇安县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928年在徐履峻、陈耿等同志的领导下,举行了著名的以上梅为中心的武装暴动.1930年,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1931年,方志敏率领红十军第一次入闽,消灭了铅山石塘街的民团,进而消灭了崇安长涧源的敌人,闽北革命根据地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闽北是福建省著名的一个革命老根据地,早在1927年崇安县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928年在徐履峻、陈耿等同志的领导下,举行了著名的以上梅为中心的武装暴动。1930年,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直。1931年,方志敏率领红十军第一次入闽,消灭了铅山石塘街的民凼.进而消灭了崇安长涧源的敌人,闽北革命根据地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南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通过武装斗争创建的。闽北红军的发展壮大,是按照方志敏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经过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前辈创造性的实践,使闽北红军和根据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东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8.
崇安地处闽赣边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一九三○年五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崇安人民就在中共崇安县委和县苏政府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财政经济建设,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保卫和巩固了人民江山。崇安苏区财经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建立和发展人民的财政金融事业,开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各种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等4个省级机关驻地。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闽北地委和闽北游击纵队活动的重点地带。  相似文献   

20.
正建瓯,是福建最早设置的4个县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人才辈出,曾是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党史资源也丰富厚重,是闽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建瓯支部的诞生地。建瓯支部的成立,点燃了闽北革命的星星之火,继其之后,闽北爆发了崇浦农民暴动,建立了工农武装,创建了红色政权,建立了管辖20余县、地跨闽浙赣边的闽北革命根据地,成为闽浙赣革命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