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少年“流行语”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及其普遍化,是现代社会、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价值多元程度的扩大,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等等,都成为“流行”现象得以形成与扩散的社会基础。应该说,作为一种独特语言现象的“流行语”,在任何时期都会存在。但是,在社会、文化、心理变化加剧的时期,“流行语”现象不仅会更加丰富,而且常常更加突显。由于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流行语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就“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而言,素有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所创造的“流行语”最为引人注目。“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语”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们需要警惕并密切关注的是:“流行语”背后当代青少年特有的、流动的、真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课题组实施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问卷调查,对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重点关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偶像崇拜”的比例和方式;(2)“偶像崇拜”的原因和认识;(3)“偶像崇拜”的体验与收获;(4)“偶像崇拜”的周围反应和对应。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追求,是想获取当代中国青少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其自身对“偶像崇拜”现象的看法和体认,反思我们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评价或担忧,审视我们对这类言行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而试图以更具前瞻性的视野、更有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方案、更符合青少年现实需求的教育办法,来推进我国青少年阶段的人生辅导和素质教育,并同时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尚消费”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就当今中国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而言,讲求实际、追求实惠是主要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他们自身基本上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则在于诸如“勤俭节约”这一类曾经被长期弘扬的消费观念仍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并通过上一辈人的要求而影响着当今青少年。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相应的强调生活质量、注重消费档次(如名牌)和重视充分享受的观念,在青少年身上正越来越突出地呈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目标。当然,我们也须谨防某些“富裕病态”的发生、甚至提前发生,尤其是在青少年身上发生。但是,从调查结果的总体上看,在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上,当今青少年群体身上并没有呈现出非常态现象。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民族需要用理性精神作为支撑,而理性精神又总是与勤勉、发奋、克俭等精神气质紧密相联。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关注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变化这一个具体层面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极客"是一个被大部分研究者忽略的小众群体,但技术化的世界进程却赋予了他们越来越强大的改造世界的力量。通过对以"威锋网论坛"为代表的苹果电子产品越狱论坛的内容梳理、对以《足球经理》为代表的游戏极客文化的剖析,并结合对极客人群的深度访谈,得出了有关极客群体的一系列文化特征,并认为技术是这一群体与外部普通用户群体形成分野的最明显符号。而从长远来看,对技术的迷恋将从极客群体向外延伸至所有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形式之中,并由此形成文化传承视野里的"断裂"和"反哺"。  相似文献   

5.
屌丝文化的形成,是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形成的一个缩影,其形成的机理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同时屌丝文化又是当代青少年青春情结的再现,体现深层的社会原因与群体心理机制的形成。探究屌丝文化生成与流行的根本原因,有利于把握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更好地了解与理解当代青少年群体,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对于“韩流”,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和态度。本文就是从另一个视角为我们阐述了一个别样的“韩流”:对韩国青少年中的一些时尚事物、大明星等等有好感,“拿来”一些以装点自己的生活。中国青少年中的“韩流”现象,其实质大抵如此。  相似文献   

7.
1.研究性质研究“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是一项新的较前沿的课题,具有探索性、预测性研究的性质。由于“流行文化现象”带有综合性,因此,应遵循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在收集资料方面以定量研究的方法为主,在重大研究结论提升方面则主要凭借定性研究的方法。“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问卷调查,是团中央宣传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2年4-11月开展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调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定量研究的主要方式与途径。2.调查内容、对象及其理论假设调查内容主要围绕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  相似文献   

8.
广州青少年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5月,我们对广州市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基本上网习惯和上网目的,了解网络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何在;调查青少年网络互动和网络生活道德情况;探讨青少年工作如何介入青少年的网络生活。  相似文献   

9.
组长:刘可为(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郗杰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组长:刘德扬(团中央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刘俊彦(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杨长征(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副编审)成员:沈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陆玉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哲学博士)潘一禾(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教授)吴烨宇(上海团市委研究室主任、社会学硕士)田方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陈思(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特约研究人员)曾坚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特约研究人员)杨守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李广文(中国…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调查问卷与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您的基本状况(略,详见前文“问卷调查技术报告”)A、“偶像崇拜”现象A01.您的同学中有没有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人?(限选1项)犤1犦有79.4%犤2犦没有4.2%犤3犦可能有,但是没有发现11.1%犤4犦不清楚5.4%A02.如果您的班级中,有属于“追星族”的人,他们大约占多大比例?(限选1项)犤1犦1/10-14.2%犤2犦2/10-7.5%犤3犦3/10-11.6%犤4犦4/10-6.2%犤5犦5/10-9.5%犤6犦6/10-4.5%犤7犦7/10-3.6%犤8犦8/10-4.6…  相似文献   

11.
目前很多青少年习惯于在网络上暴露自己的身体、隐私、野心、生活、思想和声音,以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这正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表现,或者说是青少年自我中心感在虚拟世界中的体现。为此,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并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和引导,是本文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5,(9)
<正>能量是代表一切积极向上、对事物起到发展促进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信息、思想、行为等。它与人的心灵能产生强烈的共振,契合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和自身提振的需要。现阶段,我们需要筑牢坚定信念的个人正能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正能量,展现中华文明的国家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一、网络文化倒灌现象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谈的是"文化倒灌"现象。什么是文化倒灌呢?就是青少年掌握的网络文化技术与信息,超过中老年人,他们不仅可以手把手地教你网络技术,还向你传播网络上你所不知晓的信息。过去的网络信息多来自纸媒体,现在呢,  相似文献   

14.
◎73.04%的受访者认为小圈子主要指秘书、上下级◎75.70%的受访者认为小兄弟是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人◎领导干部有了小嗜好,51.62%的受访者认为不应张扬外露,要谨慎节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这是一项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而留守在家,由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的"留守孩"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的原因,直接导致"留守孩"的产生;"留守"经历对孩子的影响呈利弊两端分化趋势,但弊大于利,主要表现为不利于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成绩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调查同时显示,"留守"经历会影响亲子关系的稳定,妨碍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留守孩"群体呈扩大化、低龄化的趋势,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应对农村"留守孩"现象的建议及对策,认为"留守孩"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以及社会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青少年中不断出现一些流行文化层面的时尚现象,如大众传媒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热”现象、外来文化中的“韩流”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不同领域的社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青少年也在创造、积累着自身的“亚文化”,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是其表层、集中、典型的代表,并不断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团中央宣传部与中…  相似文献   

17.
金莹 《人民论坛》2014,(14):158-159,205
随着网络文化对公众生活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出现在大众面前。革新了娱乐方式和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文化观和法律规则。通过深入剖析"网络红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理性对待新兴事物、反思文化传播现状,从而科学地引导和管理网络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一产生就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广大青少年被网络文化所包围,其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必然要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犯罪出现了犯罪总量增多,性犯罪明显上升,贪利性犯罪居高不下,智能犯罪非常突出等特点,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应正确看待当前青少年“高消费”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高消费”现象是当前成人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学生“高消费”忧思录》一文揭示了某些青少年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对青少年“高消费”现象不能一概而论,要作具体分析与深层思考。下面我想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1、青少年消费支出高,但不等于青少年追求高消费。据我国北京、上海等五大城市(2002年)的调查,0—12岁儿童消费支出均占家庭总收入的24%左右。其中,孩子的服装支出占孩子总消费的12.1%,居第一位。儿童的玩具支出占总消费的4.9%,居第二位。以前,花50元能买一小堆玩具;如今,不少父母望玩具店止步,不…  相似文献   

20.
金莹 《人民论坛》2014,(5):158-159,205
随着网络文化对公众生活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出现在大众面前。革新了娱乐方式和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文化观和法律规则。通过深入剖析“网络红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理性对待新兴事物、反思文化传播现状,从而科学地引导和管理网络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