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收入分配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建立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是我们关注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执政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分配秩序制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社会各领域的传统伦理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互联网经济也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经济特征。以互联网经济为背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公正新的内涵,探讨在互联网经济冲击下的经济公正的实现,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实现有效的分配公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收入的差距、社会成员所拥有财富的差距是人们当前关注的一个焦点 ,超过国际公认较为合理水平的这种差距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秩序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但是收入和拥有财富的差距作为分配的结果是一定社会价值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的必然产物 ,同时社会价值除经济价值外还有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 ,社会公正的功能性结构是由分配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三个要素构成的 ,只有正确解决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正要求 ,才能实现社会公正。一、社会价值分配起点的公正社会成员合作所形成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基本制度分配的 ,而社会制…  相似文献   

4.
个人收入分配机制的合理与否是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结果要体现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标,需要建立对按要素分配结果进行调整的收入再分配机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对于实现社会公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风险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伟 《长白学刊》2011,(3):134-139
现实世界存在广泛的个人风险不平等.在我国,个人风险不平等以及风险分配不公正导致的社会风险冲突,已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安全和发展.风险分配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促进风险分配公正的法律制度,强化政府对风险分配的调节,发挥各种主体的积极作用.另外,只有培育一个低风险、应对风险能力强的庞大中产阶层,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与公正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在于捍卫和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的完整内涵包括四个层次 :即 ( 1)公民基本权利的平均主义分配 ,( 2 )经济活动收益的效率主义分配 ,( 3)社会底线需求的平均主义分配 ,以及 ( 4)促进社会和谐的综合回应分配。其中 ,第一层次优先于其他三个层次 ,第四层次是对前三个层次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曹阳 《学习与实践》2005,(10):52-53
当经济增长处在需求约束情况下时,实施适当平等的收入分配,有助于社会中间阶层的形成和壮大,提升社会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在建设“和谐武汉”的过程中,实现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不仅关系今后武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更关系到构建“和谐武汉”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征 ,虽其中有超越历史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但从整体上看 ,它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家族宗法伦理 ,其等级特权思想、依附观念等都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格格不入。走出伦理本位的传统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伦理 ,这是建立市场经济公正秩序的需要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对传统经济活动方式和与之相应的法制伦理观念的革命性改造。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政府核心责任之一。论文采用2006年CGSS数据,考察目前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剖析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建设公正分配体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夏旭 《今日海南》2006,(11):38-38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从公务员工资入手。公务员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的收入分配是否能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将对全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实施以公开、公正、透明为主要特征的工资制度改革“阳光工程”,对于实现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目标十分关键。首先,现行工资制度弊端的根源正是由于没有实行“阳光工程”。以国…  相似文献   

11.
陆介标 《人大论坛》2007,(10):21-21
为什么必须强调公正立法? 为什么必须强调公正立法?这是因为所有的立法,都是权力和权利的再分配。在市场经济社会,任何法律问题的另一面,其实都是权利和经济问题,即各种利益群体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领域激烈角逐。以立法形式确定的公共政策,其选择取舍是否公平,是极为关键的。无论是中央的立法还是地方的立法,都是为了保障社会生活的公正,公民政治权利的公正。没有公正就谈不上法律。  相似文献   

12.
周凯 《求索》2010,(12):74-76
无论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还是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目标出发,实现社会公正都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本文拟从客观、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公正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下不公正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社会公正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薛涌 《同舟共进》2011,(9):29-31
最近《纽约时报》有篇文章,考略了25万美元这一界定"富人"的收入线的本末,提出了市场经济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谁是"富人"?"富人"是否应多纳税?多纳多少?如果再上升到理论性的问题,那就是:单靠市场能否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公权力介入进行财富再分配是否会削弱市场经济的效率?这些问题,对于当今中国的改革也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财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存在着必然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和“二律背反”关系。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中功利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和罗尔斯主义“收入分配公平观”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应为我国所批判地借鉴。在现阶段,要较好地解决我国社会财富收入分配中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必须要弄清当前我国社会财富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特征、现状、成因、后果等及需要采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毅君 《前沿》2007,(12):197-200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其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社会和谐的价值性意义,使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社会公正在利益分配、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以及促进人的发展问题上为和谐社会的达成提供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制度保障。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正的制度之上。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差距是当今突出的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贫富分化、失衡,已经严重侵害了社会公正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瑞记 《前沿》2002,(1):19-22
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收入分配体制 ,经过了一段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过程。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又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必须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总结经验 ,积极探讨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管理公正是指在一定的组织范围内,通过对组织角色及其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合理的分配,使每一个组织成员得其所应得。管理公正与社会公正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辩明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管理公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王水兴  刘春林 《前沿》2004,(7):66-68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其实践过程中 ,有积极影响 ,也有消极影响。在实现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相对公平之间 ,政府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须加以制度的规范和政策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由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冲击着国家的社会职能,使效率与公正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这一两难困境中,荷兰模式提供了可能的出路。以保障就业为核心的荷兰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独树一帜的部分就业制度表明,国家通过转变传统的救济式的社会公正观念,进行积极的创造性就业,能够在全球化时代实现效率和公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